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二章 红楼五十五 好戏 三 (第3/4页)
若不拿着你们作一二件,人家又说偏一个向一个,仗着老太太、太太威势的就怕,也不敢动,只拿着软的作鼻子头。”替秋纹袭人宝玉考虑, ““你听听罢,二奶奶的事,他还要驳两件,才压的众人口声呢。"”果然,幸亏平儿的话及时, ““秋纹听了,伸舌笑道:"幸而平jiejie在这里,没的臊一鼻子灰。我赶早知会他们去。"说着,便起身走了。”得了好处,这里叫“平jiejie”了, ““接着宝钗的饭至,平儿忙进来伏侍。”这是应该的, ““那时赵姨娘已去,”估计早去了, ““三人在板床上吃饭。宝钗面南,探春面西,李纨面东。”暗示不动声色的宝钗却仍是主心骨?或更稳? ““众媳妇皆在廊下静候,里头只有他们紧跟常侍的丫鬟伺候,别人一概不敢擅入。”这情景倒是第一次, ““这些媳妇们都悄悄的议论说:"大家省事罢,别安着没良心的主意。连吴大娘才都讨了没意思,咱们又是什么有脸的。"他们一边悄议,等饭完回事。”(XX注: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小猫啊(外人注:...)) ““只觉里面鸦雀无声,并不闻碗箸之声。”听得仔细, ““一时只见一个丫鬟将帘栊高揭,又有两个将桌抬出。茶房内早有三个丫头捧着三沐盆水,见饭桌已出,三人便进去了。一回又捧出沐盆并漱盂来,方有侍书、素云、莺儿三个,每人用茶盘捧了三盖碗茶进去。”(XX注:好嘛,吃顿饭都这么麻烦) ““一时等他三人出来,侍书命小丫头子:"好生伺候着,我们吃饭来换你们,别又偷坐着去。"众媳妇们方慢慢的一个一个的安分回事,不敢如先前轻慢疏忽了。”态度决定一切,哈哈, ““探春气方渐平,”吃完饭议完事才平,可见被她妈气的, ““因向平儿道:"我有一件大事,早要和你奶奶商议,如今可巧想起来。你吃了饭快来。宝姑娘也在这里,咱们四个人商议了,再细细问你奶奶可行可止。"平儿答应回去。”大事,探春口里的大事,显然是个大伏笔, ““凤姐因问为何去了这一日,平儿便笑着将方才的原故细细说与他听了。凤姐儿笑道:"好,好,好,好个三姑娘!我说他不错。”凤姐儿却真没有忌妒心,这一点也十分难得,也看出她有相当程度是想管好这个家的, ““只可惜他命薄,没托生在太太肚里。"”这话在当时一百个人中至少有九十五个要认同这个感慨的, ““平儿笑道:"奶奶也说糊涂话了。他便不是太太养的,难道谁敢小看他,不与别的一样看了?"”平儿只看一时的情形,显然没有凤姐儿老辣, ““凤姐儿叹道:"你那里知道,虽然庶出一样,女儿却比不得男人,将来攀亲时,如今有一种轻狂人,先要打听姑娘是正出庶出,多有为庶出不要的。”原来是如此,倒是遗传至今,(XX注:?(外人注:细细想想便知)) ““殊不知别说庶出,便是我们的丫头,比人家的小姐还强呢。将来不知那个没造化的挑庶正误了事呢,”这话实际的! ““也不知那个有造化的不挑庶正的得了去。"”这话让人唏嘘的! ““说着,又向平儿笑道:"你知道,我这几年生了多少省俭的法子,一家子大约也没个不背地里恨我的。”探春她妈便是显露出来的明证,下人们却只是背地里或心里恨着,可见贾府改革的难度,却也原来怨不得凤姐儿,多多有错怪她, ““我如今也是骑上老虎了。”一个贾府如此,更大的便更是如此,曹雪芹定想到了这一层的, ““虽然看破些,无奈一时也难宽放;”凤姐儿也着实不容易,做着不得不得罪人的事,可以想象刚开始时凤姐儿所承受的压力,所以平儿说凤姐甚至会怕这些下人,也是丝毫不为过的, ““二则家里出去的多,进来的少。”急也没办法, ““凡百大小事仍是照着老祖宗手里的规矩,”不改革不行, ““却一年进的产业又不及先时。”规矩反而僵化了, ““多省俭了,外人又笑话,”贾府的面子很重要, ““老太太、太太也受委屈,”这两个是必须要照顾到的, ““家下人也抱怨刻薄;”家下人更不会吝啬抱怨, ““若不趁早儿料理省俭之计,再几年就都赔尽了。"”既然产业不济,就只能节流了, ““平儿道:"可不是这话!将来还有三四位姑娘,还有两三个小爷,一位老太太,这几件大事未完呢。"”这里更是明言,这些都是要花大钱的!出阁,迎娶,出丧,秦可卿那次就花了不知多少,更何况贾母的, ““风姐儿笑道:"我也虑到这里,倒也够了:”哦?凤姐儿果然厉害? ““宝玉和林meimei他两个一娶一嫁,可以使不着官中的钱,”注意这句话,这句话的核心价值是非同小可的,以凤姐儿之伶俐,都认定是宝玉和黛玉,为什么,因为宝玉和黛玉好,情感真,而且都受贾母疼爱,不是他们还可能是谁?但如此轻易一句话,就肯定了?显然不是!而如何让其不是此等结果,显然不是非曹雪芹者能完全参透甚至能参透一二的, ““老太太自有梯己拿出来。”老太太和凤姐儿想得一样?很显然,凤姐儿这方面不如贾母老道,贾母以前和老道士说过“只要模样儿好”的话,已经就没有完全肯定黛玉和宝玉,而前不久想撮合宝琴和宝玉,更是明显地可看出老太太是不“看好”宝玉和黛玉的,最重要的原因除了黛玉不符合贾母和王夫人心中的传统模样外,另一个更现实的问题显然是林黛玉的病,而凤姐儿应该意识到贾母是没有肯定宝玉和黛玉的,但也有可能见前面为宝玉提亲两次都没成功,所以只剩黛玉了?(外人注:说早了说早了), ““二姑娘是大老爷那边的,也不算。剩下三四个,满破着每人花上一万银子。”(XX惊注:乖乖,一万两?) ““环哥娶亲有限,花上三千两银子,不拘那里省一抿子也就够了。”庶出的自然就是大大不一样, ““老太太事出来,一应都是全了的,不过零星杂项,便费也满破三五千两。”(外人注:讨论这个,可见人性之残酷) ““如今再俭省些,陆续也就够了。”都归在节省的基础上,恐怕只是凤姐儿一厢情愿, ““只怕如今平空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