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空出世之眼花缭乱_第二百二十二章 红楼五十五 好戏 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二章 红楼五十五 好戏 三 (第4/4页)

生出一两件事来,可就了不得了。”(XX注:正是,用钱的地方多着呢(外人注:有经验?(XX注:惨痛的经验)))

    ““──咱们且别虑后事,”凤姐儿突然醒了过来,这是实干家的心态,

    ““你且吃了饭,快听他商议什么。这正碰了我的机会,我正愁没个膀臂。”可见探春的才能不但受到肯定,而且机会甚好,

    ““虽有个宝玉,他又不是这里头的货,”(XX注:正是,宝玉是女人堆里的货(外人注:说什么呢,说话客气点!))

    ““纵收伏了他也不中用。”就算宝玉突然中邪了,想来管家了,但他又确实没那才能,

    ““大奶奶是个佛爷,也不中用。”恐怕心里还要加一句“只有和我闹的本事”,

    ““二姑娘更不中用,亦且不是这屋里的人。”迎春的性格弱点,所以日后被恶夫的欺死,(外人注:说早了),

    ““四姑娘小呢。”不但小而且性格较孤僻与世无争,所以日后信佛去了,

    ““兰小子更小。”只能看日后的造化,

    ““环儿更是个燎毛的小冻猫子,只等有热灶火坑让他钻去罢。”只能吃现成的,所以日后做起拐卖人口的无本生意来了,

    ““真真一个娘肚子里跑出这个天悬地隔的两个人来,我想到这里就不伏。”何止探春和贾环,还有宝钗和薛蟠(XX注:虽然一个娘肚子,但莫非...(外人注:莫非什么,不要让我扁你啊))

    ““再者林丫头和宝姑娘他两个倒好,”智商和情商都相当地高,数一数二地高,

    ““偏又都是亲戚,又不好管咱家务事。”倒真是如此,除非一个嫁过来,

    ““况且一个是美人灯儿,风吹吹就坏了;”形容得妙,

    ““一个是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也难十分去问他。”意思是就是知道了也绝不说的,

    ““倒只剩了三姑娘一个,”凤姐儿的排除法相当有水平,

    ““心里嘴里都也来的,”果然是如此,不但心灵嘴巧,而且心明嘴能狠,

    ““又是咱家的正人,太太又疼他,”都是关键要素,少一个不行的,

    ““虽然面上淡淡的,皆因是赵姨娘那老东西闹的,”凤姐儿心明,而且可见探春被她妈害得不浅,

    ““心里却是和宝玉一样呢。”和宝玉一样有灵窍,

    ““比不得环儿,实在令人难疼,要依我的性早撵出去了。”哈哈,这梁子算是结下了,

    ““如今他既有这主意,正该和他协同,大家做个膀臂,我也不孤不独了。按正理,天理良心上论,咱们有他这个人帮着,咱们也省些心,于太太的事也有些益。”这是大道理,

    ““若按私心藏jianian上论,我也太行毒了,也该抽头退步。回头看了看,再要穷追苦克,人恨极了,暗地里笑里藏刀,咱们两个才四个眼睛,两个心,一时不防,倒弄坏了。趁着紧溜之中,他出头一料理,众人就把往日咱们的恨暂可解了。”果真是这个理,凤姐儿如果去做官儿,定能八面玲珑,

    ““还有一件,我虽知你极明白,恐怕你心里挽不过来,”却不知平儿刚刚已经见识过已经几乎完全明白过来了,

    ““如今嘱咐你:他虽是姑娘家,心里却事事明白,不过是言语谨慎;”如何不是,平儿前面正有类似的话儿,

    ““他又比我知书识字,更厉害一层了。”这个厉害,因为如此,探春儿更有深度,她那句做一番大事绝不是虚话,

    ““如今俗语‘擒贼必先擒王‘,他如今要作法开端,一定是先拿我开端。”凤姐儿果然料到,犹如看到的一般,岂不知平儿已经帮她化解了不少,

    ““倘或他要驳我的事,你可别分辩,你只越恭敬,越说驳的是才好。”平儿前文已经完全做到,

    ““千万别想着怕我没脸,和他一犟,就不好了。"”可见平儿和凤姐儿除了主仆外,真是真正的铁杆搭档,

    ““平儿不等说完,便笑道:"你太把人看糊涂了。我才已经行在先,这会子又反嘱咐我。"”平儿这方面实在不亚于凤姐儿,

    ““凤姐儿笑道:"我是恐怕你心里眼里只有了我,一概没有别人之故,不得不嘱咐。”平儿最大的一个优点却正好恰恰相反,她可能是红楼梦中等级意识最淡薄的人之一,虽然知道等级,但是这等级并未进到她骨子里甚至心里,而只是在她眼中而已,

    ““既已行在先,更比我明白了。”凤姐儿这话可能无意中说出了一个“事实”,

    ““你又急了,满口里‘你‘‘我‘起来。"”主仆还是要讲究,莫非凤姐儿心中隐隐有些怕平儿翻过身来?

    ““平儿道:"偏说‘你‘!你不依,这不是嘴巴子,再打一顿。难道这脸上还没尝过的不成!"”也许真是平儿隐藏的厉害之处?这话虽然是俏皮话,但如果真有一天认真说出来,却也是很骇人的,(外人注:估计肯定不会啦)

    ““凤姐儿笑道:"你这小蹄子,要掂多少过子才罢。”还记着“前仇”,

    ““看我病的这样,还来怄我。”这是凤姐儿的可爱之处,

    ““过来坐下,横竖没人来,咱们一处吃饭是正经。"”凤姐儿心中其实还真是把平儿当姐妹的,因为象平儿这样知心又得力性格又相投的人,还真哪里去找?

    ““说着,丰儿等三四个小丫头子进来放小炕桌。凤姐只吃燕窝粥,两碟子精致小菜,每日分例菜已暂减去。”(外人注:病中不能吃,还是节省从自己做起?)

    ““丰儿便将平儿的四样分例菜端至桌上,与平儿盛了饭来。”(外人注:恐怕是病中不能吃)

    ““平儿屈一膝于炕沿之上,半身犹立于炕下,陪着凤姐儿吃了饭,”此处证明,平儿虽然受了委屈,虽然如上面如此似乎“记着”前“仇”,但从心底里骨子里是将凤姐儿视作主子的,所以即使今后平儿被所谓“扶正”,也绝不会对凤姐儿落井下石,

    ““伏侍漱盥。漱毕,嘱咐了丰儿些话,方往探春处来。只见院中寂静,人已散出。要知端的──”探春口中的“大事”在后。”

    “太复杂!”小戒看得有些晕道。

    “却活色生香。”小猴笑道。

    “这戏却不是能演出来的,”老沙道,“实在于智于情,到了各人的最深处。”

    “老沙总结得好!”小唐笑着赞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