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八章 红楼七十三 大事 一 (第2/2页)
在工业革命时代,象科技之书如何能入得了其“法眼”,则之后便全民皆废了,当然,更不用说还有诸多的“禁书”,就是连文的方面也不但不能尽全,更是似乎越来越狭窄, ““至于古文,这是那几年所读过的几篇,连《左传》《国策》《公羊》《谷粱》汉唐等文,不过几十篇,这几年竟未曾温得半篇片语,虽闲时也曾遍阅,不过一时之兴,随看随忘,未下苦工夫,如何记得。这是断难塞责的。”“一时之兴,随看随忘”,可见根本没有投入兴趣进去,既然暂时还无兴趣,为何不就暂时随看随忘呢,而象“这是断难塞责的。”不过是曹雪芹在为这些“必读甚至必背书”的“不满”作一个掩饰而已, ““更有时文八股一道,因平素深恶此道,原非圣贤之制撰,焉能阐发圣贤之微奥,不过作后人饵名钓禄之阶。”这里便可看曹雪芹的态度,前面讲的并未批判,只是说要全背下来似乎有难度,可以背基本的,然后广泛阅读,以寻求其中自己的兴趣或及真正兴趣,没有兴趣又非基本的,随看随忘是当然允许的,而如果只是为了应试甚至为了当时应合皇帝的想法而做的“饵名钓禄”的“八股文”,则用了“深恶此道”,坚决予以反对, ““虽贾政当日起身时选了百十篇命他读的,不过偶因见其中或一二股内,或承起之中,有作的或精致,或流荡,或游戏,或悲感,稍能动性者,偶一读之,不过供一时之兴趣,究竟何曾成篇潜心玩索。”全凭兴趣在读,宝玉其实已经找到最佳的出发点,如此大量涉猎之后,定能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也极可能是最擅长的, ““如今若温习这个,又恐明日盘诘那个,若温习那个,又恐盘驳这个。”曹雪芹的意思就是完全并非为了兴趣而读书,完全是为应试而读书,应试并非完全不好,但如果完全为了应试就绝对不好,人的灵性和提前发现的兴趣可能就因此而被早期抹杀,(XX注:那宝玉适合做什么,看他什么都不行哪!(外人注:宝玉?也许适合做曹雪芹?哈哈(XX注:...))) ““况一夜之功,亦不能全然温习,因此越添了焦燥。”而且如此影响心情,真是可用“糟糕”二字来形容, ““自己读书不致紧要,却带累着一房丫鬟们皆不能睡。”恐怕这倒是宝玉更“在意”的, ““袭人麝月晴雯等几个大的是不用说,在旁剪烛斟茶,那些小的,都困眼朦胧,前仰后合起来。”哈哈,好个“前仰后合”,可爱有趣之极啊, ““晴雯因骂道:"什么蹄子们,一个个黑日白夜挺尸挺不够,偶然一次睡迟了些,就装出这腔调来了。再这样,我拿针戳给你们两下子!"”晴雯是刀子嘴豆腐心,以前对芳官即雄奴就是如此,结果两人成了绝配, ““话犹未了,只听外间咕咚一声,急忙看时,原来是一个小丫头子坐着打盹,一头撞到壁上了,”可怜啊,跟着宝玉受罪,曹雪芹虽然不忘写得有趣,但想想要睡而不能睡,却也是真是一件残忍的事, ““从梦中惊醒,恰正是晴雯说这话之时,他怔怔的只当是晴雯打了他一下,遂哭央说:"好jiejie,我再不敢了。"”哈哈,真是可怜可爱又可趣, ““众人都发起笑来。”恐怕此笑能暂时缓解一下睡意, ““宝玉忙劝道:"饶他去罢,原该叫他们都睡去才是。你们也该替换着睡去。"”宝玉定会如此, ““袭人忙道:"小祖宗,你只顾你的罢。通共这一夜的功夫,你把心暂且用在这几本书上,等过了这一关,由你再张罗别的去,也不算误了什么。"”袭人的话也对,就这一夜而已,大家苦就苦些吧, ““宝玉听他说的恳切,只得又读。”(外人注:...此景似曾相识(XX注:你考前有过?(外人注:恐怕很多人都有过))) ““读了没有几句,麝月又斟了一杯茶来润舌,宝玉接茶吃了。因见麝月只穿着短袄,解了裙子,宝玉道:"夜静了,冷,到底穿一件大衣裳才是。"”宝玉哪里有心思读书?心思全用在照顾“jiejiemeimei”们了, ““麝月笑指着书道:"你暂且把我们忘了,把心且略对着他些罢。"”麝月等定是又好笑又哭笑不得, ““话犹未了,只听金星玻璃从后房门跑进来,”好嘛,曹雪芹真的来幽默了,从芳官到雄奴又到这里的“金星玻璃”,足见曹雪芹对其喜爱,莫非他也想有这样一个伶俐精怪的小女儿?(外人注:很有可能)或者曹雪芹很想小时能有一个这样的小伙伴?(外人注:也很有可能(XX注:...)) ““口内喊说:"不好了,一个人从墙上跳下来了!"”宝玉读书说实话并非本回之“大事”,而真正的“大事”便由此话而来了!” “事情真多啊。”小戒道。 “嗯,周围全是事情。”小猴笑道。 “大事最重要。”老沙笑道。 “阿弥陀佛,难得大事。”小唐念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