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空出世之眼花缭乱_第二百八十五章 红楼七十四 高潮 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五章 红楼七十四 高潮 五 (第3/4页)

大跌眼镜!一时还没意识到凤姐儿原是不怎么识字的,这也是她和探春的最大差别的根本原因,

    ““便看那帖子是大红双喜笺帖,上面写道:"上月你来家后,父母已觉察你我之意。但姑娘未出阁,尚不能完你我之心愿。若园内可以相见,你可托张妈给一信息。若得在园内一见,倒比来家得说话。千万,千万。再所赐香袋二个,今已查收外,特寄香珠一串,略表我心。千万收好。表弟潘又安拜具。"”很好,说得清楚,明明白白,连传递者张妈也顺便供了出来,可谓“最终裁决”,

    ““凤姐看罢,不怒而反乐。”所谓正合凤姐儿之意!对于凤姐儿来说,由一出憋闷之戏成了一个大喜剧,

    ““别人并不识字。王家的素日并不知道他姑表姊弟有这一节风liu故事,见了这鞋袜,心内已是有些毛病,又见有一红帖,凤姐又看着笑,他便说道:"必是他们胡写的帐目,不成个字,所以奶奶见笑。"”这话说的!

    ““凤姐笑道:"正是这个帐竟算不过来。你是司棋的老娘,他的表弟也该姓王,怎么又姓潘呢?"”凤姐儿此话接得如此巧妙实在让人无法揣测,

    ““王善保家的见问的奇怪,只得勉强告道:"司棋的姑妈给了潘家,所以他姑表兄弟姓潘。上次逃走了的潘又安就是他表弟。"”凤姐儿“审讯”的方法实在独到啊!

    ““凤姐笑道:"这就是了。"因道:"我念给你听听。"说着从头念了一遍,大家都唬了一跳。”此等铁证还是其次,这事却可能是贾府极其罕见甚至仅此一见的,

    ““这王家的一心只要拿人的错儿,不想反拿住了他外孙女儿,又气又臊。”如何?曹雪芹千转百回,仔细看看,几乎用了好几回的细节却出来这样一个结果,实在令人难以反应过来!

    ““周瑞家的四人又都问着他:"你老可听见了?明明白白,再没的话说了。如今据你老人家,该怎么样?"”这里便看出王夫人集团和邢夫人集团的对峙了,

    ““这王家的只恨没地缝儿钻进去。”一句话也说不出,再比照一下起初自己那番的“带劲”,自然无地自容,

    ““凤姐只瞅着他嘻嘻的笑,”自不用多说,

    ““向周瑞家的笑道:"这倒也好。不用你们作老娘的cao一点儿心,他鸦雀不闻的给你们弄了一个好女婿来,大家倒省心。"”哈哈!凤姐儿实在不愧为凤姐儿!这样有趣得要紧至极的话儿整个贾府却真只有她一个人说出得来!(XX注:还有焦大!(外人注:...他甚至也只敢喝醉酒而且恼火的时候说))

    ““周瑞家的也笑着凑趣儿。”周瑞家的其实是有些儿深得凤姐儿之“真传”的,

    ““王家的气无处泄,便自己回手打着自己的脸,骂道:"老不死的娼妇,怎么造下孽了!说嘴打嘴,现世现报在人眼里。"”额,这话儿说的,而且也懂“现世现报”,其实内心也知道自己前面说的那些话和做的那些事是很毒的,(XX注:那她还要做?(外人注:有些事与人本身调理有关,调理不好,就要做,也许就要出事(XX注:...太深奥,完全掌握不了)))

    ““众人见这般,俱笑个不住,又半劝半讽的。”恐怕早憋着一肚子气在内,心想:你一个邢夫人的人,竟然在我们王夫人如此这么多人面前狂成这样,哼,不知怎么死的吧!(外人注:...都厉害)

    ““凤姐见司棋低头不语,也并无畏惧惭愧之意,倒觉可异。”司棋其实此时已过了那心中忐忑不安要死要活的躁动期,所以反倒落下一块石头来,但当然,之后的残酷现实必然又会将其“反转”过来,

    ““料此时夜深,且不必盘问,只怕他夜间自愧去寻拙志,遂唤两个婆子监守起他来。带了人,拿了赃证回来,且自安歇,等待明日料理。”可谓“大获全胜”,

    ““谁知到夜里又连起来几次,下面淋血不止。”但实际两败俱伤,凤姐儿如果身体儿好,以她的“坚强”,说不定能熬过之后的残酷现实,所以,这些伏笔相当重要,

    ““至次日,便觉身体十分软弱,起来发晕,遂撑不住。请太医来,诊脉毕,遂立药案云:"看得少奶奶系心气不足,虚火乘脾,皆由忧劳所伤,以致嗜卧好眠,胃虚土弱,不思饮食。今聊用升阳养荣之剂。"写毕,遂开了几样药名,不过是人参,当归,黄芪等类之剂。”还要管事,却也如何是好,

    ““一时退去,有老嬷嬷们拿了方子回过王夫人,不免又添一番愁闷,遂将司棋等事暂未理。”岂知司棋之事一“拖”就拖到了八十回之后!惜哉啊!损失关于司棋后来的“正宗”的妙文或绝笔,

    ““可巧这日尤氏来看凤姐,坐了一回,到园中去又看过李纨。才要望候众姊妹们去,忽见惜春遣人来请,尤氏遂到了他房中来。惜春便将昨晚之事细细告诉与尤氏,又命将入画的东西一概要来与尤氏过目。尤氏道:"实是你哥哥赏他哥哥的,只不该私自传送,如今官盐竟成了私盐了。"”有尤氏作证,应该无事,

    ““因骂入画,"糊涂脂油蒙了心的。"”不过照照场面,照顾照顾惜春的心情和面子,

    ““惜春道:"你们管教不严,反骂丫头。这些姊妹,独我的丫头这样没脸,我如何去见人。”可惜春是个“不识事”的啊,如果是个“识事”的,也就顺势下了台阶大家皆好,

    ““昨儿我立逼着凤jiejie带了他去,他只不肯。我想,他原是那边的人,凤jiejie不带他去,也原有理。我今日正要送过去,嫂子来的恰好,快带了他去。或打,或杀,或卖,我一概不管。"”惜春的话虽是很认真如此说,但总是让人有发笑的感觉,不得不又赞一下曹雪芹,他是从何“录”来的!(XX注:那时就有录音机了?或窃听器?(外人注:...恐怕录也录不了这么好(XX注:...又这么深奥)))

    ““入画听说,又跪下哭求,说:"再不敢了。只求姑娘看从小儿的情常,好歹生死在一处罢。"”入画跟了惜春,说句公道话,挺倒霉的,只要看看其余姐妹身边的丫环便知入画的处境,(XX:那晴雯跟了宝玉呢?(外人注:...被倒霉在王夫人身上了))

    ““尤氏和奶娘等人也都十分分解,说他"不过一时糊涂了,下次再不敢的。他从小儿伏侍你一场,到底留着他为是。"”正是,换作贾府中的其余任何一人可能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