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五章 红楼七十四 高潮 五 (第4/4页)
会明白, ““谁知惜春虽然年幼,却天生成一种百折不回的廉介孤独僻性,”这个不能说是贬语,当然也不是褒语,应该是中性语,惜春正如其名,极其“珍惜”自己内心和周围的“清白”或说干净,这其实与她心与“佛”近很有关系,(XX注:与佛近不是要更宽容吗?(外人注:但尼姑的身心是极净的(XX注:哦,原来是女佛(外人注:...))) ““任人怎说,他只以为丢了他的体面,咬定牙断乎不肯。”一尘不染,虽然是一种极端的一尘不染, ““更又说的好:"不但不要入画,如今我也大了,连我也不便往你们那边去了。况且近日我每每风闻得有人背地里议论什么多少不堪的闲话,我若再去,连我也编派上了。"”哈哈!这就忍不住要赞一下惜春了!惜春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敢如此公开而且竟是当着东府的人更是当着女当家的尤氏说出这番类似“只有石狮子干净”的话来的! ““尤氏道:"谁议论什么?又有什么可议论的!”虽未讲尤氏神情,但尤氏内心肯定已经是暴怒!这无疑是将东府掀个底朝天的话,用尤氏的心里话来讲,实属大逆不道! ““姑娘是谁,我们是谁。姑娘既听见人议论我们,就该问着他才是。"”尤氏这话已经隐藏着“大逆不道”四个字,意思是我们都一家的,你说这个也是在说自己! ““惜春冷笑道:"你这话问着我倒好。我一个姑娘家,只有躲是非的,我反去寻是非,成个什么人了!”惜春当然却有自己的理,“我一个姑娘家”的,已经将自己与东府的众人划分开!(XX注:...果然,好象是这样) ““还有一句话:我不怕你恼,好歹自有公论,又何必去问人。古人说得好,‘善恶生死,父子不能有所勖助‘,何况你我二人之间。我只知道保得住我就够了,不管你们。从此以后,你们有事别累我。"”哈哈,惜春真是可爱到了极点,“保得住我就够了”,显然,惜春认为东府其余人已经是“失了”的(XX注:shi身?(外人注:...没那么直白啦!)) ““尤氏听了,又气又好笑,”尤氏自然是又气又笑,因为尤氏其实不属于这些人之内,但她在惜春来看也是未“保住”的,因为尤氏知道这些事却丝毫没办法阻止这些事(XX注:莫非连贾珍的那些事惜春也知道了?(外人注:你说呢?当然很可能)) ““因向地下众人道:"怪道人人都说这四丫头年轻糊涂,我只不信。你们听才一篇话,无原无故,又不知好歹,又没个轻重。虽然是小孩子的话,却又能寒人的心。"”果是小孩子的话,但细细想来,却不得不为惜春叫好!贾府相当多人都知道东府之荒yin事,但能稍微直接如此而且是当着东府的要人说出的,却只有惜春一人而已! ““众嬷嬷笑道:"姑娘年轻,奶奶自然要吃些亏的。"”这话其实也尽显“众嬷嬷”的经验,年轻人说话是没轻重,而且这话对着尤氏说,却也真是有些冤枉和过于打击尤氏了,毕竟贾珍等才是罪魁祸首,尤氏甚至其实还是个受害者, ““惜春冷笑道:"我虽年轻,这话却不年轻。你们不看书不识几个字,所以都是些呆子,看着明白人,倒说我年轻糊涂。"”惜春这样的人其实还是要保护支持甚至适当鼓励的, ““尤氏道:"你是状元榜眼探花,古今第一个才子。我们是糊涂人,不如你明白,何如?"”尤氏这话显然也是被惜春拉到小孩子斗嘴的“状态”了, ““惜春道:"状元榜眼难道就没有糊涂的不成。可知他们也有不能了悟的。"”惜春其实很善于抓住对方话中的漏洞,尤其是对方气话中的漏洞,让对方所谓又好气又好笑,但又越来越气,而且这话中有“不能了悟的”,说明惜春默默之中已经在朝“悟”的方向迈进甚至猛进,所以就算她日后在街乞讨为生,恐怕心中也是相当平静的(外人注:...哎...(XX注:你眼睛怎么湿了?(外人注:...不知道))) ““尤氏笑道:"你倒好。才是才子,这会子又作大和尚了,又讲起了悟来了。"”尤氏此时嘲笑惜春的悟,却真是很不懂惜春了, ““惜春道:"我不了悟,我也舍不得入画了。"”这话却让人突然觉得惜春其实远非“不识事”那么简单,惜春之内心还真是很有自己的主见的, ““尤氏道:"可知你是个心冷口冷心狠意狠的人。"”恐怕这也是不少看官前面见惜春所言所行时不由冒出的想法,但现在看来,却真的绝非如此, ““惜春道:"古人曾也说的,‘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我清清白白的一个人,为什么教你们带累坏了我!"”果然!惜春实在是已经很看不惯宁府所作所为,而厌恶到某个程度而如此的! ““尤氏心内原有病,怕说这些话。听说有人议论,已是心中羞恼激射,只是在惜春分上不好发作,忍耐了大半。”如何,心中其实早已暴怒,就差爆发了, ““今见惜春又说这句,因按捺不住,因问惜春道:"怎么就带累了你了?你的丫头的不是,无故说我,”这话也看出尤氏之冤枉,白白替贾珍顶了惜春这几乎是“骇人”的“攻击”, ““我倒忍了这半日,你倒越发得了意,只管说这些话。”这话让某些旁观者看了真是会幸灾乐祸的忍俊不禁, ““你是千金万金的小姐,我们以后就不亲近,仔细带累了小姐的美名。即刻就叫人将入画带了过去!"说着,便赌气起身去了。”尤氏被惜春气得也成了“不识事”的小孩子了(外人注:嘿嘿) ““惜春道:"若果然不来,倒也省了口舌是非,大家倒还清净。"”惜春此时还能有话!作为看官,真是要大笑了!曹雪芹实在太绝了! ““尤氏也不答话,一径往前边去了。”尤氏可能已经在大大后悔接了惜春那么多话(外人笑注:很是有趣(XX注:嘻嘻,很有喜感!(外人注:不错!)))。” ““不知后事如何──”曹雪芹此时定也笑了,所以这结尾的话也如此轻巧!” “畅快!”小戒叫道。 “哦?为什么?”小猴笑道。 “不知道,只觉得畅快!”小戒笑道。 “什么叫深远,也许这就是深远了!”老沙也笑道。 “清心明目,如飞如翔。”小唐也点头笑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