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零二章 红楼七十八 悲心 八 (第2/2页)
的诗?(外人注:诗嘛,往往是起初有真实的感情情绪灵感和冲动,写到后面没什么份量了就以看不懂作为噱头了(XX注:哈哈))) ““问馥郁而薆然兮,纫蘅杜以为纕耶?炫裙裾之烁烁兮,镂明月以为珰耶?”说实话,曹雪芹本身是不善或说不喜作这样的“艳诗”的,这里的“艳”是指看起来颜色鲜艳, ““籍葳蕤而成坛畸兮,檠莲焰以烛兰膏耶?文爮匏以为觯斝兮,漉醽醁以浮桂醑耶?”也好,正好这里可以加快速度些,恐怕这首“歌”又是起一“掩饰”之作用, ““瞻云气而凝盼兮,仿佛有所觇耶?俯窈窕而属耳兮,恍惚有所闻耶?”如果没有特别所指,此两动作那只能用“幼稚”两个字来形容, ““期汗漫而无夭阏兮,忍捐弃余于尘埃耶?”这个就让前面的诗画龙点睛,而让这首“歌”更具浪漫主义气质了,但相比于曹雪芹的深厚和多才,这实在还是只能算是宝玉“个人”的作品, ““倩风廉之为余驱车兮,冀联辔而携归耶?”依旧浪漫, ““余中心为之慨然兮,徒噭噭而何为耶?”这里更显宝玉“形象”,哭望天而无法, ““君偃然而长寝兮,岂天运之变于斯耶?”如果曹雪芹幼子真是这之前而逝,那其实这首诗真的很象曹雪芹更象“间接”为自己幼子做的浪漫歌,因为实在有为儿童写的“挽诗”之嫌,如果是这样,那这首歌的浪漫气质和内含深情就相当饱满了,也可以更好地解释曹雪芹为什么要作这样一首在红楼梦中似乎有些“奇怪”的歌了, ““既窀穸且安稳兮,反其真而复奚化耶?余犹桎梏而悬附兮,灵格余以嗟来耶?来兮止兮,君其来耶!”宝玉最后的呼唤,更象是曹雪芹对幼子的呼唤! ““若夫鸿蒙而居,寂静以处,虽临于兹,余亦莫睹。搴烟萝而为步幛,列枪蒲而森行伍。警柳眼之贪眠,释莲心之味苦。素女约于桂岩,宓妃迎于兰渚。弄玉吹笙,寒簧击敔。征嵩岳之妃,启骊山之姥。龟呈洛浦之灵,兽作咸池之舞。潜赤水兮龙吟,集珠林兮凤翥。爰格爰诚,匪簠匪筥。发轫乎霞城,返旌乎玄圃。既显微而若通,复氤氲而倏阻。离合兮烟云,空蒙兮雾雨。尘霾敛兮星高,溪山丽兮月午。何心意之忡忡,若寤寐之栩栩。余乃欷歔怅望,泣涕傍徨。人语兮寂历,兮筼筜。鸟惊散而飞,鱼唼喋以响。志哀兮是祷,成礼兮期祥。呜呼哀哉!尚飨!”这里更是结尾的“掩饰”了,几乎类同于“命题作文”,而且洋洋洒洒,好不难懂却不想去懂!(外人注:哈哈) ““读毕,遂焚帛奠茗,犹依依不舍。”(XX抹汗注:总算完了!还“依依不舍”(外人注:哈哈))宝玉倾注相当情感和才情于内,仿佛晴雯就“处”于其中,所以焚之时自然依依不舍, ““小鬟催至再四,方才回身。”哗,旁边还有一“小鬟”!此小鬟恐怕不是那“最伶俐”小丫环,而且恐怕在一旁早听得昏昏欲睡烦之又烦了(外人注:哈哈),心想这宝玉这次算真是呆到姥姥家了(XX注:哈哈), ““忽听山石之后有一人笑道:"且请留步。"二人听了,不免一惊。”这才是本回最重一笔!因为这人极其重要!尤其在这“芙蓉诔”被作之时, ““那小鬟回头一看,却是个人影从芙蓉花中走出来,”从芙蓉花中走出来,恐怕很多看官都猜出是谁了, ““他便大叫:"不好,有鬼。晴雯真来显魂了!"”叹,果然不是那“最伶俐”小丫环! ““唬得宝玉也忙看时,──且听下回分解。”曹雪芹要的或说等的就是这个时刻!且看如何分解!(XX注:宝玉不是在唤晴雯回来吗?怎么“回来”了还“唬”成这样?(外人注:呵呵))” “是啊,如何分解!”小戒道。 “分开?解脱?”小猴笑道。 “还有两回的分解。”老沙突然道。 “阿弥陀佛,”小唐念道,“红楼一梦,真是要分解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