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空出世之眼花缭乱_第三百六十五章 红楼九十九 假正经 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六十五章 红楼九十九 假正经 四 (第3/3页)

,但怎么去“顾”却自然是另一回事,而其终极目的,却仍然是一个“贪”字,虽然同是贪,但说实话,李十儿此贪是在当时“照顾”了他能照顾的更多的人的,从贪的智商和情商来看,李十儿高出其他贪得无厌贪得让人瞠目结舌的人何止百倍!而被查出的概率以及被人诟病的概率显然要小得多,但也请注意当时的一个现实,即当时要查某人并非全部以事实为依据的,而首先是以“靠山”为依据的,有靠山的,自然可以先不必查,而没靠山的,自然要先查,而且有的还查得更狠更细,而原来有靠山现在没靠山的,因为原来有靠山积累了财富,现在没靠山了自然被查得不亦乐乎,所谓可通过如“抄家”之类又再大发一笔,所以也请注意曹雪芹的思维,贾政和贾赦虽然这里以及之前埋下被抄家的伏笔,但其根本原因是贾府失去了如元妃这样的靠山,并非贾政贾赦贾珍的那些“贪”也好、“害人”也好之事,也就是说,曹雪芹只不过是在说,当时贪之众、贪之大、害之众、害之大是非常普遍的,更众更大的多得是,而贾府被抄的真正原因不过是靠山没了,而曹雪芹借这个“小事”只是为了借这里的所谓的几乎是“小贪”“小害”而让众看官窥一斑而见全豹!如果有看官认为当时是多么清正廉明,连贾府这种小贪小害都要被抄家,那就极大地偏离甚至背离了曹雪芹的原来的意思了!也可见曹雪芹的“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所包含的极深之意!

    ““若是依着老爷,不准州县得一个大钱,外头这些差使谁办?”如何?当时就是“无钱则无事可办”,

    ““只要老爷外面还是这样清名声原好,里头的委屈,只要奴才办去,关碍不着老爷的。”这是李十儿最终要说出来的话儿!相当于一道推理题,李十儿为了得出这个结论,采取了多少论证的方法,而且全是“为贾政考虑”的方法,这里最终还没有让贾政当贪官,仍然让贾政当了“清官”,李十儿之厉害恐怕无人能比吧!

    ““奴才跟主儿一场,到底也要掏出良心来。”如何?李十儿的“良心”全给了贾政(外人注:哈哈,好个“良心”全给了贾政!剩下的“不良心”自然留给了李十儿自己!(XX注:嘿嘿))

    ““贾政被李十儿一番言语,说得心无主见,”这里的“心无主见”却绝非贾政智商不够,而是李十儿谆谆诱导下向贾政道出的让其终于明了的当时内部的小环境和外部的大环境共同“掐”得贾政几乎是“无话可说”!

    ““道:“我是要保性命的,你们闹出来不与我相干。””如何?贾政也知道自己是没什么靠山的了,一旦落下把柄,被其他的靠山一旦拿到,无论多大的把柄都是可以治大罪的!而贾政这句话仍然显其幼稚和“假正”,既然知道是要保性命的,更知道李十儿等会去“闹”的,仍然这里是“默认首肯”了!如何可能不与他这个主管相干呢!这里说白了就是:贾政去做他的“假正”,却让手下尽量去“歪”!还心里“自然净”、“眼不见为净”,这便是在当时小环境和大环境下共同造出的贾政在官场上的可怜的假正经,

    ““说着,便踱了进去。”这“踱了进去”十分有讲究,即默认赋予了李十儿几乎一切执行权!

    ““李十儿便自己做起威福。”李十儿自然“收到”,而且这里的“做起威福”更是曹雪芹一句道破李十儿之前说的那些“顾民顾官”不过是为了让自己更好地“贪”而已了!

    ““钩连内外,”如何?难道不是内部小环境和外部大环境吗?

    ““一气的哄着贾政办事,”虽然是“哄”着,但贾政其实心里是明白一些甚至明白不少的,但贾政又象回到了来地方之前的以往,仍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事不关自己的“清名”以为不是自己亲手做的便高高挂起,这却不是正宗的假正又是什么?

    ““反觉得事事周到,件件随心。”自然,手下的“积极性”被高度调起,不过,是非法捞钱的积极性,也不缺钱用了,自然周到随心,但说到底是谁来买单呢?当然是老百姓!所以贾政想过老百姓的利益吗?显然是没有或者说是完全没有的!他想的只是“做好官”的“清名”和怕担是非的纵容,

    ““所以贾政不但不疑,反都相信。”这便是自己麻痹自己,自己安慰自己,自己纵容自己,其本质就是根本没有看到或去看老百姓的利益,

    ““便有几处揭报,”如此纵容,李十儿等就算当初有所收敛,但胆子随着利的越大肯定是越来越大的,所以,什么顾民顾官,之后恐怕除了一贪再贪,只求越贪越大,而其他什么也顾不上了!自然会有民有小官们受不了要举报其的了!

    ““上司见贾政古朴忠厚,也不查察。”“古朴忠厚”却是一个大大的讽刺,其实就是贾政之愚和“无意识”的纵容,而这里的上司不查察的原因竟是见贾政什么“古朴忠厚”,更是滑稽,如果熟悉曹雪芹笔法的人便知,这上司自然也在李十儿的“考虑”而且是极重点“考虑”范围之内,之前那个生日所谓成千上万地送便已经是明晃晃的证据,

    ““惟是幕友们耳目最长,见得如此,得便用言规谏,”这里幕友们的规谏恐怕也只是曹雪芹的“粉饰”之笔,也许有一两个两三个既不关已利益而且还有些正义心的会规谏,但哪里会有大量的所谓规谏,那些所谓“幕友们”在贾府在贾政身边是做什么的,前八十回早有详描,

    ““无奈贾政不信,也有辞去的,也有与贾政相好在内维持的。”这里什么“幕友们”其实根本不重要,而只是为了说明贾政不信,而其实贾政心里是明白的,否则如何有那句“你们闹出来不与我相干”?只是贾政已经完全被李十儿说得服服帖帖而已,

    ““于是,漕务事毕,尚无陨越。”这里其实也说明两点,其一是:虽然李十儿贪了又贪,甚至还有不少“看起来”是比较大的贪,但在当时,仍然是属于中贪甚至小贪而已,其二是:以李十儿和詹会等的强龙加地头蛇的而且是高智商高情商组合,这些“事”果然做得高明!竟然只有“几处揭报”,而且最终是“尚无陨越”的!果然高明!(外人注:曹雪芹花大笔墨写这样大一段,如果众看官不能领会或如此领会,便可以说是极大辜负了曹雪芹之意了!)”

    “呼!”小戒瞪着眼,长出一口气,一时不知要说什么。

    “嘿嘿!”小猴忍不住笑道。

    “就,看怎么看了。”老沙呵呵半响,笑道。

    “阿弥陀佛,”小唐也微笑道,“痛是会有些痛的,但也许痛后,会,更有力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