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九十章 红楼一百零四 回光返照 七 (第3/3页)
可怜的宝玉,在众人的cao纵或说哄骗下,只能用这种“自我安慰”来寻求心灵的只是一丝解脱了! ““好jiejie,你到底叫了紫鹃来。”这里最后又一再重复叫紫鹃,也充分说明宝玉想弄清到底是怎么回事的决心, ““袭人道:“如今等我细细的说明了你的心,他要肯来还好,要不肯来还得费多少话;就是来了,见你也不肯细说。据我的主意:明日等二奶奶上去了,我慢慢的问他,或者倒可仔细。遇着闲空儿,我再慢慢的告诉你。””知道袭人的厉害了吧!袭人之前就是这样哄甚至是哄骗晴雯等人的,而那个时候袭人的地位还比较“阴暗”,所以表现得就更加“阴暗”,而这里已经几乎“名正言顺”了,所以这里的话的“哄”不但更明显而且更具“水平”了, ““宝玉道:“你说得也是,你不知道我心里的着急。””如何?宝玉再次“被哄”成功!而“你不知道我心里的着急”证明宝玉仍然是没有几乎任何心计的,仍然充分相信身边的几乎所有人, ““正说着,麝月出来说:“二奶奶说:天已四更了,请二爷进去睡罢。袭人jiejie必是说高了兴了,忘了时候儿了。””这里也够蹊跷的,正是说到点子上的时候,突然就被打断了!可见宝钗儿的“顺风耳”果然不简单! ““袭人听了,道:“可不是该睡了。有话明儿再说罢。””袭人当然知道宝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可见黛玉死之前和死之后,两人都是非常“默契”的! ““宝玉无奈,只得进去,又向袭人耳边道:“明儿好歹别忘了。””好个“无奈”!好个“耳边道”!显然,宝玉已经隐隐察觉宝钗在偷听他们说话,而且也非常显然,宝玉不是“爱”宝钗,而更多的竟是“怕”宝钗了!而宝玉对袭人还是充分信任的,这也是此时宝玉的一个小悲哀, ““袭人笑道:“知道了。””这个“笑”显然一是笑宝玉的呆,几乎是呆得可爱,另一个是“笑”或说“喜”的是宝玉仍然对自己这样亲近, ““麝月抹着脸笑道:“你们两个又闹鬼儿了。为什么不和二奶奶说明了,就到袭人那边睡去?由着你们说一夜,我们也不管。””这是原来和袭人同为姐妹的打趣话儿,更是完全具备曹雪芹的影子!而麝月为什么能存在于今,正是麝月的小心,任何方面都不表现出“威胁性”,而这个“威胁性”便却其实正是袭人和王夫人强加给晴雯的,可见当时从内到外到底“需要”怎样的人了,长此以往,国就算暂时不弱,人已经开始弱了!而人一弱,紧接着就会是国弱了!而国弱以及人弱,被毁灭之时便指日可待了!因为,落后必然挨打,而别人打你的借口却是信手拈来甚至举不胜数的!如果一直弱,足够打你一千年!而今后两三百特别是那一百年,便是证实这段话证明曹雪芹内含的超级远见的时候! ““宝玉摆手道:“不用言语。””可见宝玉之“怕”,宝钗竟然能让宝玉感到如此害怕,以宝玉之敏锐,所以才说宝钗未来的影子绝对就是王夫人甚至会更甚于他了!仅从一件事便可“小小”地证明,如果宝钗将来至少地位和王夫人一样了,她就不好去“亲自”“听”别人“讲话”了吧,那该怎么办呢,很显然,另一个“小袭人”便“应运而生”了!(外人注:妙!) ““袭人恨道:“小蹄子儿,你又嚼舌根,看我明儿撕你的嘴!””如何,麝月的话果然拿住了袭人的“敏感xue”,即袭人也是怕宝钗的,同时袭人也是非常遵守当时的等级体制的, ““回头对宝玉道:“这不是你闹的?说了四更天的话。””这句话也显见袭人对宝钗儿的忌惮,甚至不惜怪责宝玉了, ““一面说,一面送宝玉进屋,各人散去。”好个“各人散去”!这样的处处互相提防的“各人”,恐怕结局也就是“散去”吧!(外人注:再妙!) ““那夜宝玉无眠,到了次日,还想这事。”“无眠”,“次日还想”,显然,宝玉想了很多,恐怕已经怀疑到某些人了,剩下的只是要去获得证据去最后证明而已了! ““只听得外头传进话来,说:“众亲朋因老爷回家,都要送戏接风。老爷再四推辞,说‘不必唱戏,竟在家里备了水酒,倒请亲朋过来大家谈谈’。于是定了后儿摆席请人,所以进来告诉。”不知所请何人,下回分解。”这个什么“送戏接风”听起来又几乎要让人昏睡!因为前面确实有太多贾府的人接风的文字,而为什么这一回要写如此多接风的文字呢,看到下一回,也许会终于恍然大悟!红楼梦甚至从下一回开始拉开了豁然开朗的结局大幕!即结局或说悲剧的结局大戏高潮大戏就要真正、正式上演了!” “好个‘回光返照’!”小戒叫道,但马上又说:“不过,感觉有些冷飕飕的!” “如何不冷?”小猴笑道,“清朝当时正是回光返照之时!接下来足够你冷至彻底!” “清朝?”小戒暗道,“小猴对历史也感兴趣了啊?” “大师兄所言极是,”老沙叹道,“曹施主深刻之极!” “阿弥陀佛,”小唐叹道,“曹施主如有在天之灵,不知有何感想?” “有何感想?”小戒愣道,“真是哦,有何感想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