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空出世之眼花缭乱_第四百零一章 红楼一百零六 抽筋剥皮 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零一章 红楼一百零六 抽筋剥皮 四 (第2/2页)

注:倒真是一一验证大白纸之前说的那些(外人注:奇妙便在于此)),于是,这样的借口自然在曹雪芹眼中也是属于假正经的借口,所以说,如果说清朝所有人都是李十儿那样的人显然太过夸张,但李十儿那样的人遇上贾政这样的人,但如鱼得水,而曹雪芹的另一层意思便是,贾政这样的人在当时也绝非少数,这正是曹雪芹隐含在其中要道给众人听的!

    ““只是奴才们在外头招摇撞骗,闹出事来,我就耽不起。””如何?这里几乎就是在说贾政几乎明明知道这些人在外面几乎会招摇撞骗的!却在事后“委屈”地道一句“耽不起”,难道只能寄希望于众人“理解”,主上“可怜”,来达到自己“解脱”?这样下去,事早已坏,实早已毁,这“理解”和“可怜”又有何用?贾政之迂腐便在于此!只是单纯为了一个所谓“好人”的名声而已!

    ““众人道:“如今怕也无益,只好将现在的管家们都严严的查一查,若有抗主的奴才,查出来严严的办一办也罢了。”这却又很好地承上启下,只好将“现在的管家们”严查一查,自然就是再次“催”着贾政去查出凤姐儿干的那些事!而贾政第一经贾琏“催促”,是自己知晓厉害,第二经亲友“催促”,是亲友让贾政知道“厉害”,贾政必将查不可,而且一旦查出来,此事事关不但贾政现在的地位更关系贾府最后仅存的希望,贾政恐怕真是必须含泪亲自要将凤姐儿驱逐出贾府了!以贾政现在必须要重新掌管贾府的决心和实际的地位和他一根筋的做法,恐怕就算王夫人和贾母为凤姐儿求情,贾政也会绝不允许甚至以死相抗的!这里这许多文字正是在为贾政之后对凤姐儿痛下杀手打下非常坚实的铺垫和基础!(外人注:果然随便看看就是随便看看,仔细看看便有回味,而再深入看看便觉惊心动魄!)

    ““贾政听了点头。”这“点头”由以上推断,便知绝非一般的“点头”,而是隐含及饱含“坚决”两个字!

    ““便见门上的进来回说:“孙姑爷打发人来说,自己有事不能来,着人来瞧瞧。说大老爷该他一项银子,要在二老爷身上还的。””哈哈,好孙子!果然不赖,果然名不虚传!而这里出现姓孙的孙子,迎春的不祥之照大概也快到了!而且理由也相当充分,贾政哪里有银子给他?他要不着银子,自然又拿迎春儿出气,这种几乎天天喝酒撒酒疯的,迎春儿当然凶多吉少!

    ““贾政心内忧闷,只说:“知道了。””“忧闷”二字虽然看似顺手写来,但仔细一想,便知也用得非常到位,

    ““众人都冷笑道:“人说令亲孙绍祖混帐,果然有的。”绍祖二字隐含方言中的“shao猪”,兼之又是孙子,当然混帐,

    ““如今丈人抄了家,不但不来瞧看帮补,倒赶忙的来要银子,真真不在理上。””趁火打劫也好,得“理”不饶人也好,孙子总是以为自己是吃亏那一方,所以从来都不会意识到自己是孙子,

    ““贾政道:“如今且不必说他,那头亲事原是家兄配错了的。”贾赦之混帐其实从本质上来说不亚于孙子,所以贾赦实在难“赦”,

    ““我的侄女儿的罪已经受够了,如今又找上我来了。””贾政于一些基本“要素”还是具备的,反而言之,贾赦是连一些最基本的“要素”都缺失甚至完全缺失的人,而这种人恐怕在当时也是绝不在少数!只是自己没有意识到或者精神或神经在贪、yin、权等各欲下确实有或处在某种“异常”罢了,

    ““正说着,只见薛蝌进来说道:“我打听锦衣府赵堂官必要照御史参的办,只怕大老爷和珍大爷吃不住。””如何,贾府的事远没有完,老赵可不是吃素的,没在贾府这捞到足够油水甚至是有些扫兴而回,这里便要来还债了!而是如何“吃不住”,且看下文。”

    “抽筋剥皮?”小戒愣道,“上刑啊?”

    “不抽筋不知痛,不剥皮如何见骨?”小猴叹道。

    老沙也叹:“不痛不知真切,不剥不见真实,虽说良药苦口,但在吃药之前还是先看清楚病甚至病根吧!”

    “阿弥陀佛,”小唐念道,“我佛慈悲!也知苦行之修!”

    “难道不吃饭不睡觉不喝水不上厕所不成?”小戒愣道。

    “二师兄,”老沙笑道,“从心修起,而且,修,并非故意受苦吃苦,只是,去除或说切除一些顽疾时会苦甚至会痛甚至会很痛甚至会非常痛苦。”

    “哦…”小戒愣道,突然朝老沙:“你非在我称呼前加一个‘二’是什么意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