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54章 红楼109 本质之一 二二 (第1/2页)
““邢王二夫人、凤姐等请安,见贾母精神尚好,不过叫人告诉贾政,立刻来请了安。贾政出来,即请大夫看脉。不多一时,大夫来诊了脉,说是有年纪的人,停了些饮食,感冒些风寒,略消导发散些就好了。开了方子,贾政看了,知是寻常药品,命人煎好进服。”这里也有几个有些“敏感”的词,即“贾政看了,知是寻常药品,”,才“命人煎好进服”,这里为什么贾政要特别“看看”,或者说为什么要写出贾政要特别看看,恐怕贾政已经对王夫人等开始有所怀疑甚至有所防备了, 王氏集团所做的事几乎纯粹是为王家的,这样的话,贾政不但不会赞同他们所为,甚至得知更多更深后会视其为敌!因为,他们间接兼直接害死的林黛玉可是贾政亲meimei的女儿!他们明的暗的争斗的对象可是贾政的母亲!后一点贾政是尤其不能容忍的,因此这里,突然出现贾政如此“小心”的敏感词是有些奇怪,当然,如果这里有个别原文,但显然更多的相关原文被铲得如秃山一般了! 而因此,在更多的原文中,王氏集团是不太可能在贾府完全得势的,这其中除了贾母自然而然的“牵制”外,贾政后期的“觉醒”恐怕会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 贾政在前八十回与王夫人不要说“貌合神离”,几乎连“貌合”都难以看到,反而是有过与赵姨娘同房的描写, 而赵姨娘在八十回应该是一个“重要棋子”,她与王夫人一家应该是死对头,之前应该依附于邢夫人, 即邢氏集团在贾赦在的时候应该与王氏集团有个或明或暗或轻或重的对抗,但贾赦一被流放,邢氏集团便瓦解,邢夫人和赵姨娘几乎比之前在贾府还要处于更底层, 但后来“机会”来了,王氏集团如果与贾母的冲突半公开化和激烈化,则贾政就算再愚钝也会终究有察觉,此时,王氏集团的“对立面”便可能会是以贾政为主体的“群体”, 而凭与贾政的“关系”,赵姨娘当然如鱼得水,邢夫人自然也会被赵姨娘拉过来或甚至由于与王氏集团的“新仇旧恨”,应该会主动过来“帮手”,更甚至尤氏都会由于之前和王熙凤的“过节”以及自己是“属于”贾家的,而暗中是支持贾政这边的, 再加上上面有贾母的形式之“罩”,与王氏集团当可以达到分庭抗礼的程度! 不过这两大群体只能是相互制衡,贾政应该是不想再有什么大动作,如驱逐王夫人之类的举动来破碎贾家的,而王夫人更不会与贾政所谓拼个鱼死网破, 于是,这其中的“牺牲品”只可能是其余人,王夫人这边只可能是王熙凤,即最后以王熙凤抵上所有的“罪”来作为王氏集团的“妥协”,这也是王熙凤最终的悲剧,也是王熙凤最终是终于逃不脱这悲剧的最后一个决定性因素! 而以王夫人等的厉害,贾政这边恐怕也要付出至少是赵姨娘和贾环的代价,即赵姨娘咒过王熙凤和宝玉,尤其是后者,一旦王夫人等拿出或显示出证据,作为贾府几乎所有人不待见的赵姨娘只有被赶走的份,而这也为贾环之后要卖巧姐埋下伏笔,即贾环等卖巧姐绝非只是缺钱,最重要最具决定性的原因是贾环等与王熙凤与王家的“深仇”甚至“大恨”, 而邢夫人估计见势头不妙,应该会赶快“撤”了,因为邢夫人没有贾赦在后面撑腰,哪里还有之前的“胆气”,而贾赦放罪在外,双方也不会对邢夫人怎样, 于是,双方如此“扯平”后又会表面“相安无事”,只等贾府彻底散架后一同散架(外人注:扑!这句话包含的内容虽然有些残忍,但仍忍不住想笑!) 而以上也不是曹雪芹或别人就能来杜撰的,而实在是曹雪芹似乎不写都不太可能,因为,从八十回开始发展,到如今,所谓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这也是红楼梦和曹雪芹的巨大魅力所在,真实到几乎无法再真实! “再回到回文,“以后贾政早晚进来请安。一连三日,不见稍减。”这“不见稍减”中的“稍减”几乎又是比较“突兀”的地方,即贾母不可能是撑死的,但篡改者们是完全可以将其写成“正常而逝”的,因此就没必要这里留下什么“不见稍减”的“断语”,因为,连“稍减”都没有,而大夫的判断不过是“说是有年纪的人,停了些饮食,感冒些风寒,略消导发散些就好了”,这中间差距可为够大!而贾政的表现也象前面所说,和以往差异也有些“明显”,因此,不得不让人怀疑贾母这病到底是怎么看的, ““贾政又命贾琏打听好大夫,“快去请来瞧老太太的病。咱们家常请的几个大夫,我瞧着不怎么好,所以叫你去。””如何?这里已经说得比较“明显”了!即“常请的几个大夫,我瞧着不怎么好”,“常请”的为什么反而不好了?常请的应该好才常请啊,贾政这里几乎是在怀疑这些大夫了!即常请,则可能被某人或某些人“收买”了,所以要请一个不“常情”,最好某人或某些人不认识的,才能真正“看出”是什么病来! ““贾琏想了一想,说道:“记得那年宝兄弟病的时候,倒是请了一个不行医的来瞧好了的,如今不如找他。””请注意这里的描写,贾琏“想了一想”,说明其是认真在“想”,贾琏虽然也好色来耍各种花样,但在长辈面前尤其在贾政面前如果没有事先“铺垫”,是不敢耍花样的,更何况这里是关系到贾母的病,因此,这里贾琏“想了一想”推荐的医生应该肯定没问题, ““贾政道:“医道却是极难的,越是不兴时的大夫倒有本领。你就打发人去找来罢。””这里突然又出来个“医道”两字,到底是指医术还是医德,还是两者皆有呢?恐怕是两者都有,甚至更“指向”其“医德”,所以才道“越是不兴时的大夫倒有本领”,贾政这句话明显在为自己“圆话”,即贾政明显已经开始怀疑王氏集团甚至对贾母的看医生也要做手脚了,但哪里能和哪里敢明说出来,于是,这里这一番莫名其妙逻辑混乱的话倒正好露出贾政的心思来! 贾政离“jianian猾”两字相去甚远,所以要说一些“狡猾”和“严厉”的话往往会让人产生啼笑皆非的感觉,象之前的骂众仆人在贾府落难时都“逃”了,便让人不知该说什么好, ““贾琏即忙答应去了,回来说道:“这刘大夫新近出城教书去了,过十来天进城一次。这时等不得,又请了一位,也就来了。””这句话更是莫名其妙了!“大夫”竟然“教书”去了?教什么?去“医学院”教医学?古时的医生基本上只收徒而且是只传一两个徒弟,哪里“舍得”如此“贡献”,不是砸自己的饭碗吗?而当时大夫竟然没有教书的赚的钱多?况且这位刘大夫竟然给宝玉看过病,而且能看好,恐怕生意好得不行,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