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62章 红楼110 终极目标 一 (第1/2页)
““第一百十回,史太君寿终归地府,王凤姐力诎失人心”,这里的回目名也是言简意赅,而且贾母后马上“轮”到凤姐儿,也是其中必然的规律, ““却说贾母坐起说道:“我到你们家已经六十多年了,”这句话蛮有意思,贾母道的是“到你们家”,一个当然是当时的“观念”使然,一个却恐怕也代表贾母的一个甚至不少内心的“思维”,即,这贾家是姓贾的,贾家的兴盛败落应该是由你们来负责和承担的,如今弄成这样,不要来怪我,第二个,恐怕也代表贾母对“现在”的这个贾家的没有太多留恋,第三个意思,恐怕是在暗示王夫人,这贾家毕竟还是姓贾,别让你最后弄成姓王甚至姓薛了, “从年轻的时候到老来,福也享尽了。”这也是贾母心中很真实很真切的想法,即贾母之前之所以竟然能为了贾家为了贾政宝玉牺牲自己,这句话几乎是在为自己这种“牺牲”作一个“解释”, ““自你们老爷起,儿子孙子也都算是好的了。”这个“算是好的”恐怕“重点”、“重音”要落在“算是”上! “就是宝玉呢,我疼了他一场——””很明显,这些儿孙中贾母最疼的就是宝玉,除了是他亲孙子外,恐怕宝玉的聪明、性格和为人是贾母最喜欢的! ““说到那里,拿眼满地下瞅着,”这种语言也几乎只有曹雪芹能写得出! ““王夫人便推宝玉走到床前。”王夫人如果有一个命根有一个软肋甚至是一个致命的xue位,那就只能是宝玉!因此,王夫人之后的悲剧要达到她的最大点,宝玉的变化和结局是其中份量最重之一! ““贾母从被窝里伸出手来拉着宝玉,道:“我的儿,你要争气才好!””这话却真不象贾母说出来的!此处争气,一般人理解肯定是要当时的“光宗耀祖”,即进仕为官,而这恐怕不是贾母的“希望”,更象是篡改者更象幕后人的“希望”,因此,才有之后的宝玉去考进士,而且竟然“高中”!因此,这里竟然象是贾母希望宝玉如此,即这里主要不是写宝玉,而是写贾母,即贾母临死时竟然对当时的“价值观”仍然持肯定甚至相当肯定的态度!(XX注:有些看不懂哩,到底是在说宝玉还是说贾母的呢?(外人就:说贾母,看不懂的地方要么跳过先别看要么过几年十几年或几十年再来看,要么一辈子不看也完全是你的自由(XX注:我不过随便说一说,你说这么多干什么?(外人注:你随便说一说,我便很负责任地告诉你你所有可能和可以的选择,这样才对得起你这“随便说说”啊(XX注:…哦,我想想)))) 而贾母此时最切实的对宝玉的嘱咐和关心,恐怕是要宝玉安安心心安安全全地度过接下来的日子,即俗话为好好“过日子”就是贾母最大的放心了!否则,难道也要去当时为官为仕,然后落得个贾家现在的下场?!显然,贾母不但不应该劝宝玉“争气”,而且应该更排斥这一点才是! 而谈到宝玉去考科举,他到底去考了没有呢?恐怕是去了的,因为只有去了,才能从贾家“逃离”, 但是,宝玉到底考了没有呢,而且,到底有没有中那个进士呢?这个,却在两可之间,即两种可能性都有,而且竟然都能有强大的理由! 因此,也代表人生有些事,并不是非做或非不做的,而真是在“两可”之间的, 宝玉当然肯定是要彻底离开或说“背叛”贾家的!但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去参加科考,而且还要“高中”一个进士呢?这里有一个很合理的解释,贾宝玉在彻底离开贾家时,他内心是要还自己父母王夫人和贾政的“债”的!甚至这其中可能还包括他现在的妻子薛宝钗,即,你们不是都喜欢我能光宗耀祖,科举高中吗,那好,我便高中一个进士,将此名“还”给你们,以算是尽孝了!因此,就算宝玉高中,宝玉的内心对这个“功名”仍然是毫无感觉甚至仍然是内心厌恶甚至如之前一样,极其厌恶的! 而宝玉如果没考呢?似乎也很好解释啊,即宝玉不但彻底地背叛背离贾家,甚至也通过这个来彻底地与当时的社会决裂!很有“意义”啊! 但是,红楼梦既然是实录,便请从实际情况来分析吧,即宝玉如果考都没考就提前离开,贾兰是和他同去考的,那贾兰在考前得知宝玉竟然失踪了,那贾兰他还考得下去还能考得好吗?贾兰可没有要离开贾家,李纨甚至整个贾家也是希望贾兰能考上的,如果贾兰因此也没考或者考糟了,宝玉肯定知道他实际上是害了很多人的,宝玉背叛贾家,但宝玉并没有打算去害人,更没有打算去害贾家的人!这不但是宝玉的性格决定的,也是宝玉的心灵决定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