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62章 红楼110 终极目标 一 (第2/2页)
而不但去考而且考“好”,当然也是同理,即还自己的父母的债,宝玉是对封建社会的虚伪和丑恶那核心部分的彻悟者,但他不是斗士,他也不是改革者,黛玉之死的内幕及相关的一系列内幕被他知晓后,他就对这一切看得彻透了!因此,宝玉的结局便是离家并出家,所谓回归第一回的意思,重做回石头!石头是不会说话也不想说话的, 红楼梦中真正的斗士和改革者和思想者是韩奇、冯紫英、陈也俊和卫若兰,其中,韩奇应该有彻底改变当时封建体制的信念,而冯紫英是全力去“相斗”,陈也俊则有自己的一套甚至还有些成熟的将来世界的规划,而卫若兰则会是之后社会的精神和价值观集大成的代表, 但是这四人在当时肯定只是雏形,即韩奇很可能是有雄才大略的,但韩奇对未来因为没有实践过,所以一个是停留在理想甚至幻想阶段,二个他甚至连当前的雄才大略都没来得及施展或说实践,即第一步都甚至没有实践就死在摇篮里了,更不用说未来, 而之后循此线延续下去的诸如太平天国的斗士、洋务运动的改革者、辛亥革命的“暂时成功”者,一直到唯一真正革命成功的建立新中国,如其中的毛,他却是历经几乎所有艰难险阻的考验和各种性质的实践,而最后建立新中国的,在这个实践过程的雄才大略,或说不断成长不断成熟的雄才大略,已经和之前刚开始的“雄才大略”有相当或说本质上的不同了! 而纯“冯紫英们”就类似上面的太平天国,而太平天国最终失败或说惨败,无论是从外部还自己本身内部的惨败,他们缺少什么?很显然,他们缺少陈也俊这类能提供真正制度建设的人, 而新中国的创建,当然就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制度,即新中国的创立过程中,不但有“韩奇们”,有“冯紫英”们,而“陈也俊们”在建立新中国的过程中肯定也是存在甚至大量存在以及优秀的, 而当然,这里如果继续往下说的话,创建国家和建设国家又是一个面临几乎是“重新实践”的过程,此时应具有的雄才大略可能就与之前的雄才大略又有所不同,此时,陈也俊们便是应该发挥他们的长处而且是不断发挥他们的长处的时候!而使这个制度更加完善更加合理更加巩固!但可惜,这个在建国后三十年内被各种可以说由很多原因引发的甚至有些是残酷的运动冲得可以用支离破碎颠沛流离来形容,即“陈也俊们”中的很多都在这一个接一个的“大”运动中消耗了大量甚至全部的不该消耗的精力乃至生命, 于是,为什么叫规律?规律便有它的规律性,终于,运动或说有些残酷的运动终于停息了,陈也俊们又登上历史舞台了! 残酷运动虽然几乎是一去不复返了,但陈也俊们对制度的建设和完善的实践又要重新开始,虽然有之前的不少教训可吸取,虽然有现在的不少经验可借鉴,但面临中国这个具体而庞大而多样的情况,这种建设和完善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又是一个时不我待的过程, 即既要“陈也俊”,也要“卫若兰”, 也就是说,各种体制的不断完善、合理、和达到巩固性是时不我待的,而同时,卫若兰也不能停歇, 因为,试想,一个完善而巩固的制度可以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但强大的国家如果没有“卫若兰”们,在利益的驱使下,弱rou强食便恐怕会成为“规律”, 当然,弱rou强食本身也算是一条规律,因为,其中属于卫若兰们要注意的规律便是不要成为弱rou而被别人强食了, 但如果没有卫若兰们,这个国家越强大,就越会成为全世界的恐慌、担心甚至愤怒,这个在之前的整个地球历史中已经被无数次地证明,因此,似乎在有些人眼中,卫若兰有些“虚”,甚至还被有的人视为一个“障碍”,但,卫若兰,却是达到或趋向完美世界最关键最重要也最难的一步! 因此,这将最好会是一个“齐步走”或说“同时走”的过程,即陈也俊们在建设完善制度的同时,也是需要越多越好的韩奇们、冯紫英们的,只不过现在做的是建设国家的事,而卫若兰的气质和境界却是不能丢甚至千万不能丢的,因为,他也许代表的是人类的最终理想和终极目标! 小戒愣了半天,道:“还是要从细节做起。” “哈哈,小戒说得极是!”小猴笑道。 “呵呵,终极目标,也许千万年能达到,但也许一瞬间便能感受。”老沙呵呵笑道。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小唐双手合什,含笑闭眼,“路漫漫其修远兮,吾愿上下而求索。” 小戒又愣了半天,心道,“佛就是不同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