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47章 梦回六 机缘 二 (第5/5页)
话之人便听他说了,阿凤厉害处正在此。问看官常有将挪移借贷已说明白了,彼仍推聋装哑,这人为阿凤若何?呵呵,一叹!】"”这批看得细想得深!而且竟然出来“呵呵”两字,足够传神!(外人注:呵呵,确实有水准) ““不必说了,我知道了。"因问周瑞家的:"这姥姥不知可用了早饭没有?"刘姥姥忙说道:"一早就往这里赶咧,那里还有吃饭的工夫咧。"凤姐听说,忙命快传饭来。一时周瑞家的传了一桌客饭来,摆在东边屋内,过来带了刘姥姥和板儿过去吃饭。”凤姐儿在贾蓉来之后,明显心态好不少, ““凤姐说道:"周jiejie,好生让着些儿,我不能陪了。"于是过东边房里来。又叫过周瑞家的去,问他才回了太太,说了些什么?周瑞家的道:"太太说,他们家原不是一家子,不过因出一姓,当年又与太老爷在一处作官,偶然连了宗的。这几年来也不大走动。当时他们来一遭,却也没空了他们。今儿既来了瞧瞧我们,是他的好意思,【甲戌侧批:穷亲戚来看是"好意思",余又自《石头记》中见了,叹叹!】也不可简慢了他。便是有什么说的,叫奶奶裁度着就是了。"【甲戌眉批:王夫人数语令余几□哭出。】”此余批果然将王夫人当“偶像”了!(外人注:脂批在不遗余力地“证明”自己的“身份”!(XX注:哈哈,倒省事啊)) ““凤姐听了说道:"我说呢,既是一家子,我如何连影儿也不知道。"”这里也足见凤姐儿或说贾府对所有有用亲戚的重视程度,当然,这个也属人之常情之一,曹雪芹不过实录而已, ““说话时,刘姥姥已吃毕了饭,拉了板儿过来,舚舌咂嘴的道谢。”哈哈,曹雪芹的实录也是丝毫不留情面的! ““凤姐笑道:"且请坐下,听我告诉你老人家。方才的意思,我已知道了。若论亲戚之间,原该不等上门来就该有照应才是。但如今家内杂事太烦,太太渐上了年纪,一时想不到也是有的。【甲戌侧批:点"不待上门就该有照应"数语,此亦于《石头记》再见话头。】况是我近来接着管些事,都不知道这些亲戚们。二则外头看着虽是烈烈轰轰的,殊不知大有大的艰难去处,说与人也未必信罢。今儿你既老远的来了,又是头一次见我张口,怎好叫你空回去呢。【甲戌侧批:也是《石头记》再见了,叹叹!】可巧昨儿太太给我的丫头们做衣裳的二十两银子,我还没动呢,你若不嫌少,就暂且先拿了去罢。"”这话足显凤姐儿的水平,于情于理而且于最后的实都是天衣无缝的! ““那刘姥姥先听见告艰难,只当是没有,心里便突突的,【甲戌侧批:可怜可叹!】”此批深知当时劳苦百姓之心,值得一赞! ““后来听见给他二十两,喜的又浑身发痒起来,【甲戌侧批:可怜可叹!】”哈哈,此批也是有些不留情面的,同样是批四个字,但此时也是对百姓如果只知利只认利,却也真是“可叹”的, ““说道:"嗳,我也是知道艰难的。但俗语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凭他怎样,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呢!"周瑞家的见他说的粗鄙,只管使眼色止他。”二十两对于刘姥姥一家来说,几乎数年的用度!因此,刘姥姥这番话真是发自内心而且完全可以理解的, ““凤姐看见,笑而不睬,只命平儿把昨儿那包银子拿来,再拿一吊钱来,【甲戌侧批:这样常例亦再见。】都送到刘姥姥的跟前。凤姐乃道:"这是二十两银子,暂且给这孩子做件冬衣罢。若不拿着,就真是怪我了。这钱雇车坐罢。改日无事,只管来逛逛,方是亲戚们的意思。天也晚了,也不虚留你们了,到家里该问好的问个好儿罢。"一面说,一面就站了起来。”凤姐儿的话儿说得真是滴水不漏!仅接见刘姥姥这事,说是阿凤正传,已经足显阿凤十分的能力!更不用说凤姐儿在贾府的施展,因此之前才说贾府中所有男子加起来,恐怕都不及凤姐儿的一根手指儿! ““刘姥姥只管千恩万谢,拿了银钱,随了周瑞家的来至外面。周瑞家的方道:"我的娘啊!你见了他怎么倒不会说话了?开口就是‘你侄儿‘。我说句不怕你恼的话,便是亲侄儿,也要说和软些。那蓉大爷才是他的正经侄儿呢,他怎么又跑出这么个侄儿来了。"”哈哈,周瑞家的常在这种等级环境中,当然对许多词的敏感程度远远高于刘姥姥的! ““【甲戌双行夹批:与前"眼色"针对,可见文章中无一个闲字。为财势一哭。】”呵呵,这个批之“无奈”表现得也尽显无遗!也足见当时的社会中,等级森严会造成多广泛和多深层的不公平和当然的不公正! ““刘姥姥笑道:"我的嫂子,【甲戌侧批:赧颜如见。】我见了他,心眼儿里爱还爱不过来,那里还说的上话来呢。"”如何?刘姥姥能如此从内心待凤姐儿,一足见凤姐儿的情商的程度,二也为刘姥姥在八十回后为报此恩为报凤姐儿,几乎肯定会拼命也要救下巧姐儿的!(外人注:哎,这段情节和文字定是感人的,可惜关于巧姐儿这段重要文字,被篡改太多) ““二人说着,又到周瑞家坐了片时。刘姥姥便要留下一块银子与周瑞家孩子们买果子吃,周瑞家的如何放在眼里,执意不肯。”这里也见刘姥姥之“明事理”以及周瑞家的确实帮了一些好忙的, ““刘姥姥感谢不尽,仍从后门去了。正是:得意浓时易接济,受恩深处胜亲朋。”呵呵,这句“受恩深处胜亲朋”自然是明指刘姥姥之后救巧姐儿! ““【甲戌:一进荣府一回,曲折顿挫,笔如游龙,且将豪华举止令观者已得大概,想作者应是心花欲开之候。借刘妪入阿凤正文,"送宫花"写"金玉初聚"为引,作者真笔似游龙,变幻难测,非细究至再三再四不记数,那能领会也?叹叹!”此总评极是!真是大家批!尤其是“非细究至再三再四不记数,那能领会也?叹叹!”更是深得评意! ““蒙:梦里风流,醒后风流,试问何真何假?刘姆乞谋,蓉儿借求,多少颠倒相酬。英雄反正用计筹,不是死生看守。】”这评便索然无味了!虽然“押韵”,虽然“表面”看起来是“标准”的词,但内容实在相去太远!且先到这。” “果然精彩!”小戒叫道! “不但不能删改一个字,而且几乎每个字都重如千字甚至万字!”小猴笑道。 “曹施主是真正做到了‘机缘巧合灵感突现精力持续情感投入’的。”老沙叹道。 “阿弥陀佛,”小唐笑道,“机缘万年积累千年一现,绝非虚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