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72章 梦回九 误伤 七 (第2/3页)
,又把宝玉的一碗茶也砸得碗碎茶流。【蒙双行夹批:好看之极!不打着别个,偏打着二人,亦想不到文章也。此书此等笔法,与后文踢着袭人、误打平儿,是一样章法。】”哈哈,正是怒急攻心,便容易出差错,如果贾菌能有贾蔷的心思,此时“挑选”一本不轻又不重的书,抓在手中,而且看准时机,瞄准人,肯定会大大提高命中率,至少不会造成误伤(外人注:哈哈,有趣有趣) ““贾菌便跳出来,要揪打那一个飞砚的。”这里贾菌误伤已方,恐怕更是怒极,于是便有这“跳出来,要揪打那一个飞砚的”的动作,也是造成之后全学堂混乱的一个关键因素之一, 而且,这里虽然主要暗写贾兰,但贾菌如此跃然纸上,包括金荣,其实八十回后他们长大后,都应该能有他们的“用武之地”的! 这才符合曹雪芹的几乎不“浪费”一笔一墨的几乎是红楼梦的本质写法之一! 否则,这次大闹学堂除了带出几个人物,在整部红楼梦中就有些白写的感觉, ““金荣此时随手抓了一根毛竹大板在手,”哈哈,金荣恐怕是打架老手了,知道这个时候首先手中应该有东西, ““地狭人多,那里经得舞动长板。”这自然是金荣的蠢决定的, ““茗烟早吃了一下,乱嚷:"你们还不来动手!"”挨了一下,想挨第二下就比较难,这正是曹雪芹写“地狭人多,那里经得舞动长板”的原因,否则,金荣很可能就得势了, 而这里茗烟叫帮手也是非常标准的打架之“法”, ““宝玉还有三个小厮:一名锄药,一名扫红,一名墨雨。这三个岂有不淘气的,”自然,见茗烟如见此三人, ““一齐乱嚷:"小妇养的!动了兵器了!"【蒙双行夹批:好听之极,好看之极!】”哈哈!妙哉妙哉,批中的“好听之极,好看之极!”可谓批得极其恰到好处!恐怕这个批者恨不得曹雪芹能专门写几回各种人物各年龄人物骂人的话吧!(外人注:哈哈,说实话,我也想看,确实好听好看!骂得痛快又用词确实“动听”!没有那种强词夺理的粗鄙感(XX注:哈哈,是的是的,比我强多了,我要多学学(外人注:哪个让你学这个了!))) 而且这里的“动了兵器”,说明如果非要到了打架的程度,那打架就打架,输了就输了,赢了就赢了,而更多的是没输没赢,动两下手也许就发泄完了,知道自己冲动了, 但如果动所谓兵器那就性质不一样了,象金荣那边的板子和飞砚,已经一开始就违反打架“规矩”,这样,就可能打架升级成为斗殴甚至犯罪甚至恶性犯罪了!结果几乎必然是“打不偿失”! (外人注:哈哈,不忘了普及法律啊(大白纸注:哈哈,是啊是啊,有时一不小心写“错”几个字,就容易伤了人,特别是如果误伤了善良的人误伤了好人,真是让人事后突然发现后特别特别过意不去(外人注:嘿嘿,本来就不是有意的,而且肯定是好心却有可能会误伤,人家大人有大量,肯定会理解你,知道你肯定不是伤人尤其是不会去伤那些善良的好人好事的意思的))))) ““墨雨遂掇起一根门闩,扫红锄药手中都是马鞭子,蜂拥而上。”哈哈,显然这些都是短兵器,而且人多,金荣必败无疑, ““贾瑞急拦一回这个,劝一回那个,谁听他的话,肆行大闹。”贾瑞是绝没有那种能收拾场面的能力和威望的, 这里也再可见,如果能和几乎所有小儿们都能融合和带来欢乐和受欢迎和能一直拥有一片童心,必定是会让人让人们内心欢欣鼓舞的!(外人注:没错没错!) ““众顽童也有趁势帮着打太平拳助乐的,也有胆小藏在一边的,也有直立在桌上拍着手儿乱笑、喝着声儿叫打的,登时间鼎沸起来。【蒙侧批:燕青打擂台,也不过如此。】”哈哈,正是人以类聚,所谓此事完全触发了学堂这个“小社会”的几乎全部“动态”和内在, 但此批批为“燕青打擂台,也不过如此”,只是说明了热闹的一点,其他各点如暗藏的等级亲疏关系却全部没有谈到,因此,这也属于只看到了些许皮毛的批, 而且,这里燕青如果是指街头说书或戏文的还罢了,如果是指水浒,则将水浒的内容用在红楼梦,只有极少的象之后的鲁智深的“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而且那也其实也是戏文,即水浒的内容与红楼梦的内容几乎是完全没有交集的,因此,这里的批随手用了燕青,其实是比较离题的,但热闹方面还是批到了, ““外边李贵等几个大仆人听见里边作反起来,忙都进来一齐喝住。问是何原故。”只有这几个首先制住茗烟等,才能制住事态,因此,也不能这里误以为这几个大仆人似乎一下就这么“厉害”了, ““众声不一,这一个如此说,那一个又如彼说。【蒙双行夹批:妙!如闻其声。】”哈哈,正是小儿之态, ““李贵且喝骂了茗烟四个一顿,撵了出去。【蒙双行夹批:处治得好。】”这个批却有些过了,不是处治得好,是当时只能如此,即大仆人当然只能处置小仆人,当然,这个效果自然是最好的, ““秦钟的头早撞在金荣的板上,打去一层油皮,宝玉正拿褂襟子替他揉呢,”哈哈,这就是金荣蠢的地方, ““见喝住了众人,便命:"李贵,收书!拉马来,我回去回太爷去!我们被人欺负了,不敢说别的,守礼来告诉瑞大爷,瑞大爷反倒派我们不是,听人家骂我们,还调唆他们打我们茗烟,连秦钟的头也打破,这还在这里念什么书!茗烟他也是为有人欺侮我的。不如散了罢。"”这里正展现出宝玉逻辑性极强、情理性极强的地方!而如之前所说的,宝玉在八十回后这些逻辑这些情理几乎完全不在! 因此,也正如之前所说,这里恐怕又要对八十回后说,象宝玉的玉不见了,而导致宝玉痴傻的那些篡改文字,要再说其完全违背曹雪芹的意思了! 即八十回后关于宝玉的几乎所有文字从写定宝玉痴傻开始,所有关于宝玉的情节几乎全部删改了! ““李贵劝道:"哥儿不要性急。太爷既有事回家去了,这会子为这点子事去聒噪他老人家,倒显的咱们没理。依我的主意,那里的事那里了结好,何必去惊动他老人家。这都是瑞大爷的不是,太爷不在这里,你老人家就是这学里的头脑了,众人看你着行事。【蒙侧批:劝的心思,有个太爷得知,未必然之。故巧为辗转以结其局,而不失其体。】众人有了不是,该打的打,该罚的罚,如何等闹到这步田地不管?"”这里却足见李贵的厉害!即红楼梦中,除了象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