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25章 梦回十八 使命 五 (第1/2页)
““一时传人一担一担的挑进蜡烛来,各处点灯。”好家伙,一担一担挑蜡烛,(外人注:蜡烛要配美人才好看(大白纸注:是滴是滴)) ““方点完时,忽听外边马跑之声。【庚辰双行夹批:静极故闻之。细极。】一时,有十来个太监都喘吁吁跑来拍手儿。【庚辰双行夹批:画出内家风范。《石头记》最难之处别书中摸不着。】这些太监会意,【庚辰侧批:难得他写的出,是经过之人也。】都知道是"来了,来了",各按方向站住。”好家伙,太监开始急了,(XX注:哈哈,太监不急是因为还没到时候(外人注:…这是什么理由)),这些都是极其写实的,其实足见曹雪芹从小就有的甚至是极强的观察能力, ““贾赦领合族子侄在西街门外,贾母领合族女眷在大门外迎接。半日静悄悄的。忽见一对红衣太监骑马缓缓的走来,【庚辰双行夹批:形容毕肖。】至西街门下了马,将马赶出围幕之外,便垂手面西站住。【庚辰双行夹批:形容毕肖。】”(XX注:红衣太监?有点类似红衣主教(外人注:…)),正式开始,有前面的种种铺垫,气氛所谓不怒而威,空气中几乎满是紧张! ““半日又是一对,亦是如此。少时便来了十来对,”这种实录也只有曹雪芹这里可见了,其实恐怕也是曹雪芹对曹家四次接驾的一种怀念或说纪念,虽然曹雪芹对这种事当然没有置可否,(XX注:太监十几对?怎么越看越滑稽?(外人注:是有些意思)) ““方闻得隐隐细乐之声。一对对龙旌凤翣,雉羽夔头,又有销金提炉焚着御香;然后一把曲柄七凤金黄伞过来,便是冠袍带履。”这些用词,一个当然见实录,另一个则可见汉字的丰富, ““又有值事太监捧着香珠、绣帕、漱盂、拂尘等类。一队队过完,后面方是八个太监抬着一顶金顶金黄绣凤版舆,缓缓行来。”主角此时才登场, ““贾母等连忙路旁跪下。【庚辰侧批:一丝不乱。】早飞跑过几个太监来,扶起贾母、邢夫人、王夫人来。”虽然“贾母等连忙路旁跪下”很不人性,但这个“早飞跑过…”却还挺有人性的考虑, ““那版舆抬进大门、入仪门往东去,到一所院落门前,有执拂太监跪请下舆更衣。于是抬舆入门,太监等散去,只有昭容、彩嫔等引领元春下舆。只见院内各色花灯熌灼,【庚辰侧批:元春月中。】皆系纱绫扎成,精致非常。上面有一匾灯,写着"体仁沐德"四字。元春入室,更衣毕复出,上舆进园。只见园中香烟缭绕,花彩缤纷,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说不尽这太平景象,富贵风流。""”虽然“太平景象,富贵风流”有暗讽,但到此时仍按部就班地实录, ““此时自己回想当初在大荒山中,青埂峰下,那等凄凉寂寞;若不亏癞僧、跛道二人携来到此,又安能得见这般世面。本欲作一篇《灯月赋》、《省亲颂》,以志今日之事,但又恐入了别书的俗套。按此时之景,即作一赋一赞,也不能形容得尽其妙;即不作赋赞,其豪华富丽,观者诸公亦可想而知矣。所以倒是省了这工夫纸墨,且说正经的为是。”这一段非常“突兀”,是红楼梦中仅见的与红楼梦几乎“无关”的长段文字,而竟然出现在多个版本的红楼梦的正文当中! 但这段无论从文字还是情节还是语气还是内容来看,都绝非曹雪芹原文! 而无论从文字还是情节还是语气还是内容来看,就是脂批! 更何况其中几乎充满了对石头宝玉的暗讽以及对皇家派头的赞颂,更是脂爷们的标准标签! ““【庚辰双行夹批:自"此时"以下皆石头之语,真是千奇百怪之文。庚辰眉批:如此繁华盛极花团锦簇之文忽用石兄自语截住,是何笔力!令人安得不拍案叫绝。试阅历来诸小说中有如此章法乎?】”这里真是绝妙! 其一,这些批将脂爷批当作正文,充分证明这些批者本身的混乱, 即很有可能某位脂爷将这段伪批误抄录成原文了, 而其余脂爷见有如此“脂样”的“正文”,当然是喜出望外,又加“千奇百怪之文”以及“是何笔力!令人安得不拍案叫绝”之“再再评”, 足见这些脂爷们不但穿同一条裤子而且互相之间乱成了什么模样! 其二,“本欲作一篇《灯月赋》、《省亲颂》”再次见证脂爷们的“高超”的故弄玄虚装神弄鬼! ““且说贾妃在轿内看此园内外如此豪华,因默默叹息奢华过费。”元春其实与贾敏不但年龄而且性情应该挺相似的,即相当难得地很“实在”,这恐怕也是其与众不同而能加妃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且元春恐怕也知道贾府此时定也是入不敷出,如此耗费,皇帝又不可能给报销,只能起到加速贾府经济难堪的作用, 而此处,除了曹雪芹对接驾的熟悉外,曹雪芹对皇家似乎也颇为熟悉, 当然,首先与曹家一直与皇家甚至是亲密的关系有关, 其次,与曹雪芹之后与皇室子弟的敦敏和敦诚关系相当之好有关, 曹雪芹与敦敏敦诚兄弟俩不但关系好,而且性情恐怕也类似,更甚至如兴趣抱负也是相当投合的,这三人如果能在一起饮酒聊天,定会是畅快之极甚至畅所欲言无所不言的, 因此,红楼梦中有的人有一点点这两人的影子是肯定不足为奇的,如冯紫英,恐怕就有两人的一些性格在内的, 而曹雪芹与敦敏和敦诚在闲聊或畅言时,肯定会聊到皇家的一些事甚至是私密之事,这些恐怕都会或多或少反映在红楼梦中, 但恐怕还有一个人,虽然曹雪芹没有亲身与其交往,但对这个人,曹雪芹恐怕是神交已久的,因为,这个人与《情僧录》三字可能甚至很可能相当紧密的关系! 如果说曹雪芹所处时代,最著名的由俗家而出家的人是谁,那非方以智莫属! 方以智当时有大量的文字留下,内容涉猎之广泛,思想之前进,定是让初次接触方以智文字的如幼年的曹雪芹大开眼界的! 即,曹家很喜欢收藏,有大量的收藏,而当时近代的人物,如果画可以收藏如唐伯虎的,文则绝对少不了方以智的文字! 因为方以智无论是从才气还是正气上,都远超明末的很多人, 而方以智早年一直与清相抗,于是,作为清廷在南方的重要耳目的曹家恐怕对方家对方以智的情况是了如指掌的,其中恐怕就包括收藏了大量方以智的文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