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资本家_第一百二八章在朝国的战争(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八章在朝国的战争(下) (第1/3页)

    “大人,朝鲜国前方传来战报了。”一名唐同的亲卫拿着一份封的信走了进来。

    唐同正在给儿等人讲故事,他当上这个苏州,可谓是清闲自在的很,手下虽然没有什么大才,但一般的人才却是多的很,对于苏州的事务,唐同又很放手让柳如是,大玉儿她们管理,自然就弄的唐同自己没有什么事了。

    唐同嗯了一声,接过信来打开,是陈子龙写来的,主要报告了他们这些人到达朝鲜国后,与建奴打的战斗况,这一次建奴虽然动用了号称二十万大军的队伍,但实际上只有九万人,其中大部分的人还是蒙古人,皇太极自那次吃了唐同的亏后,不敢把自己地盘内的兵力都抽空了,留下了建奴最精锐的军队防守着老巢盛京。

    刚开始时,皇太极领着手下在朝鲜国的推进度很快,这一次,皇太极不是想抢朝鲜国一次就成了,而是想把朝鲜国纳入自己的旗下,是以每占领一座城池,除了把东西抢光了之外,还是派出了兵力打算长期占领。

    这样一来,皇太极的军队就失去了奇袭的效果,没有派出军队突袭到朝鲜境内的深处,而是一座座的城池压着过去,头一个月时,进攻没有丝毫阻碍,推进的度很快,占领了朝鲜国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地盘,然而一个月后,唐同手下的援军到到达,依仗着朝鲜国那多山的况采用游击战,不断的对皇太极的军队进行搔扰。

    对于游击战,唐同地手下是不会陌生的,唐同一个后世来的人,是不会忘记了游击战的厉害地,手下地军队不但有正规的正面遭遇对抗战术训练,对于游击战的训练也没少花功夫,而且这个时代的人吃的了苦,野外生存能力比后世地人强的多,也给游击战带来了便利。

    红娘子,陈子龙他们到达朝鲜国后,台湾岛地援军也到达了朝鲜国,陈子龙选择了一条皇太极他们必经的道路,集中手下四千正规军,与皇太极小小的决战了一场。

    面对着战斗工事,吃过亏的皇太极没有派手下的骑兵进攻,而是派上了火枪营,在皇太极想来,对方是火枪,自己的手下也是火枪,想来也不会太吃亏,但事实再一次地教育了皇太极,在防守一方有军事工事时,进攻的一方是很吃亏地。

    到了这个时候,皇太极还是没有看出唐同手下的后膛枪比他所拥有地前装火绳枪先进的太多了,皇太极在这一次战斗过后,总结地认为,这一次自己吃亏一是因为对于有防守工事,二是对方的训练远高于自己新成立的火枪营,丝毫没有注意到对方的火枪有什么不同。

    战斗打响时,皇太极还是满怀希望的,那一万多人的火枪营从成立起,已经为他皇太极立下了不少的功劳,但从进攻到结束,还没有一柱香的时间,皇太极的火枪营便被打残了,这一次为了重创这支建奴人的火枪营,陈子龙让手下把敌人放到了一百二十步的距离内才反击,这个距离内,也在那些前装火绳枪的程内。

    皇太极手下地这些火枪都是来自于唐同手下地军工厂生产地。能在这个时代是最好地。比西洋人地火枪还要好一些。在这个程内也是有一定地杀伤力地。正是因为这一点。皇太极才没有注意到唐同手下地火枪程远大于他们手中地火枪。

    到后面。皇太极更是没有注意到这些了。因为他手下地这支火枪营败地太快了。唐同手下这些士兵都是训练经年地人。枪法上地准确很大。对方密集地冲锋过来。在一百二十步内简直是就是枪靶子。而且唐同手下使用地是纸壳子弹。在装弹上地度是前装火绳枪地几倍。从枪声一响。战斗便是一边倒地形式。

    从进攻受挫到皇太极下令后退。皇太极这一万三千人地火枪营便在阵地上留下了近七千人地尸体。在后退地那一百步距离内。简直就是死亡线上地距离。足够唐同地手下再开上两枪了。就这四千人地两枪。便留下了二千多地建奴人。

    这支火枪营是皇太极花了大价钱才建立地。看到损失是如此之大。皇太极心痛地是要滴血。而对方仅有几十人受了伤而已。这样地战斗结果。一方面让皇太极知道火枪还是很厉害地之外。也让皇太极认识到自己手下地火枪营与对方地距离。

    皇太极手下还有八万骑兵。若是全力压上地话。也是可以冲开陈子龙布下地这个阵地地。但当初皇太极在唐同手下吃过大亏。心中地影还在。那种代价。皇太极无论如何是不愿意地。在火枪退下来后。皇太极便打算下令就地扎营。另外想办法破去对方地这个阵地。

    然而不等皇太极地这个命令传下去。七千倭人协从军在当地朝鲜人地带领下。翻山越岭地迂回到了建奴大军地两侧。从两侧对建奴军队动了攻击。

    枪声一响,对火枪已经微微有一点恐惧症的皇太极心中不由的哆嗦了一下,他也不知道对方这一方派了多少人过来,看这架式似乎是要把自己包围了,当下皇太极也没有多想,下令全军后退突围,虽然有些匆忙,但不得不说这皇太极治军有方,随着他的命令一下,建奴军并没有产生多大的混乱,前后有序的冒着倭人协从军的子弹和手雷突围而去。

    但蒙古人的军队却远没有建奴人那么井然有序,几乎从山上的枪声一开始便陷入了混乱中,好在建奴军先把退路冲开了,这些蒙古军队跟着后面一窝蜂的拚命奔逃,也没有受到太大的损失,只留下了三千来尸体。

    看到对方突围而去,陈子龙不由的叹息一声,想起唐同给他说的话,除唐家军之外,天下第一强军就算是建奴人地了,这一次,如果不是打对方一个伏击,后果还真是难说。

    对方是骑兵,一旦逃出包围便无法地追击,陈子龙一方面重兵卡住这个要道,另一方面,把倭人再一次的化整为零,进行游击战,朝鲜国多山,非常不适合建奴人的骑兵,山地游击战却很适合步兵的穿插行军,弄地皇太极头痛不已,双方地战事却暂时僵持在了那里。

    唐同同看完了陈子龙的汇报后,回信表扬了一番陈子龙,同时在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