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九章印度殖民公司(五) (第2/3页)
有几人敢私藏东西地。 汉花重金组织了一支二千来人地火枪队。结果还没有就被得知了消息地那知倭人游击队给一锅端了。这支近万人地倭人队伍可是一支老兵队伍了。经历地大小战斗也不少。论素质可以说是一支极为精锐地军队。若是唐同给他们装备上后膛枪。一点儿也不会比唐同手下地正规军差。 短短一个月地时间。印度已经有三分之一地地方落入唐同地手中。除了抢到大量地财物之外。还有大量地人口。这些人口中三十五岁以上至四十五岁地人不分男女被贩卖到欧洲去。若是没人买。则随意地找个地方把他们丢在了欧洲。至于四十五岁以上地人。因为没有任何价值。自然也没有人会去理答他们。十五岁至三十五岁地男人则送到了南洋去开垦田地和种植园。十五岁以下地则男子则贩卖到大明境内。至于女人则分给那些有功地人员。或者是低价卖给在南洋地那些移民充当生育地工具。 大量地财物和人口被运到了南洋后,刺激了更多的人想要到印度的战场上来,一些大明的商人也私下里组织了大量的人跑到印度来抢东西,在得到唐同许后,他们将抢到的东西交上百分之六十的份额,将百分之十五的许给那些手下,这些商人如同过境的蝗虫一般,所到之处,什么都被抢了个精光,让这些商人了大财,其中规模最大的是郑芝龙一家,仗着这些年积累下来的大小近千艘船,一口气从福建运了近十万人来到印度的战场。 郑家这些年苦心经营着福建一地,在当地有着很高的威望,这也使得这一次能号召到这么多的人,而那些大明的商人也从各地运来了二十多万人,连同唐同手下前后运来的十几万人,总共近五十万的人,在唐家军队的占领区内一遍又一遍的扫dàng)着,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小角落,一时运不走的东西就堆在郑和新州的租界内,凡是能有一点用的东西都被这些家伙给搬走了,那些投靠了唐同的印度军阀看到这种景,也不由的庆幸自己投靠的早,要不然,自己的境内也将变成这样的了。 英国的托马斯,罗伊爵士在他后来的回忆录中这样说道:“这是一个疯狂的时刻,东方那个古老的帝国在这一刻展现了他那惊人的强大的力量,在短短的时间内,向着印度支那投入了五十万人的大军,这五十万疯狂的大军足以让一个国家灭亡……” 当唐同手下的军队占领了近一半的印度土地后,那些西洋国家的殖民者再也坐不住了,再让唐同这样打下去,他们在这里的殖民利益将化为乌有,而那个莫卧尔王朝的皇帝沙贾汉在这时也认识到自己不是那世界的皇帝,甚至连莫卧尔王朝的皇帝都快做不成了。 英国,荷兰,西班牙这些殖民者跳出来呼吁和平时,沙贾汉也无奈的同意和谈,唐同一方面不愿意多方树敌,一方面也知道占领了这些地方自己也没有人手管理这些地方,所以在向沙贾汉提出了要一千五百万银子的赔偿款后,中止了军事行动。 同时,唐同与英国,荷兰,西班牙,葡萄牙,法国进行了一场秘密会议,将印度分成了六块大小不一的地方成为各自的殖民地,唐同则占据了其中四分之一地方,那些西洋人这时也不再呼吁和平了,纷纷调动自己的军队去占领各自的那块利益。 唐同提出的一千五百万两银子的赔偿款实在是远莫卧尔王朝的经济能力,更何况与唐同的这一场战争也消耗尽了莫卧尔王朝的国库,那沙贾汉也只能停了泰姬陵的建造,将自己皇宫中的珠宝搜刮一空,加上一些古董和年青地人口,算是勉强偿还了这一千五百万两银子的款子,因为这些东西作价很低,让唐同花了三年的时间转手卖给那些大明的商人后,得到了两千六百万两地银子。 唐同他们这一次抢掠了半个印度,所得的财物高达三千万两银子,当然,这个价值对于印度来说至少高达五千万两,不过抢来的东西,唐同也只能低价处理了,尽管是低价抛售,最后唐同在这场战争中还是有了近千万两银子的赢利。 这场战争也让大明的商人看到了战争的好处,一些胆大地商人向唐同购买了一些前装火绳枪后,也组成了一支支的殖民队伍前往非洲和西亚进行殖民活动,这其中,最积极的还是郑芝龙,野心沉寂了几年地郑芝龙从这一次的战争中看到了一条展之路,在向唐同购买了上万支前装火绳枪后,组织了一支万人的殖民队伍跑到非洲去当土皇帝了。 大明的商人仿佛在一夜之间闻到了海外那银子地味道,自的殖民武装如雨后笋般大量的出现,最早一批的是那些与唐同有紧密联系的商人和田家,周家,张家这些皇亲国戚,因为大明境内那一乱似一的况,也让这些皇亲国戚不得不为自己地家族谋一条后路,凭着与唐同的良好关系,这些人不但在南洋拥有了不少地产业和庄园,更是紧跟潮流拉起了殖民的队伍,只要这些队伍不跑到唐同地占领区内,唐同是不会管的。 这些殖民队伍地迅增长,也让在南洋的造船厂造出的船供不应求,虽然郑家在福建也有一家造船厂,但因为原材料没有南洋的低廉,所以那些海商和殖民者很少有人会去买郑家的船,便是郑家自己,那些大的战舰也是从南洋买的。 当然,最先进的战舰和武器,唐同是不会卖的,这一点唐同心里可清楚的很,万一到时候有哪个不开眼的勾结西洋人,那可是给自己找麻烦了,就算是唐同手下淘汰的武器,也比西洋人的好的多,象那前装火绳枪,无论是在钢材的质量上还是火药的能上都强于西洋人的,对外销售的战舰虽然只有六百吨级,在西洋的舰队中那也是大舰了。 这个时候的大明可是天朝上国的思想与自豪感的,再加上唐同在南洋与印度洋上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