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九章印度殖民公司(五) (第3/3页)
强大势力,一般况下,那些大明人是不会跑去与西洋人勾结的,不过唐同对于郑芝龙 直有着防备之心的,因为这家伙有过与荷兰人勾结的同对这种人自然不会放心,只是郑家这股势力够大的,唐同想要消灭郑家也得付出一些代价,所以唐同只在郑家安排了一些间谍监视着郑家的一举一动,暂时将消灭郑家的念头放在了一边。 那郑芝龙率领着队伍在非洲占了一块地方,以他手中现有的实力,几乎是横扫一切,两个月的时间所占领的地方比福建还要大上几分,这也让郑芝龙心中一时之间野心勃勃起来,竟然在这里自封天武大元帅,打算长期占据着这块地方当郑家的基业。 有了郑芝龙这个榜样,一些跑到非洲来殖民的大明商人也各自树起了自己的旗号,不过也有聪明的人仍旧打着大明的旗号或者唐家的旗号,这些人心中很明白,就算要在这里当土皇帝,那也得有个大靠山才行,没有靠山的人,迟早有一天会被别人给灭了。 这些殖民队伍中,田是个异数,这田与唐同算是从小到大的好友,田唐两家又是世交,关系非比寻常,凭着田与唐同的关系加上他那大明皇亲国戚的份,他想占领什么地方到是没有人敢跟他争,但田并没有去占什么地盘,而是让手下带着队伍在非洲四处抢掠宝石,自己则在南洋的大明城享受着各国不同风的美女。 田家的那支队伍在非洲四处乱窜,不管是谁占领的地方,没人敢为难他们,不过人都是有私心的,这些人刚开始时还老实的把抢到的宝石交给田,但后来却渐渐的藏私起来,最后胆子越来越大,竟然把大部分的抢到的宝石都藏了起来,不过很不幸的是,唐同在所以的殖民者队伍中都安插了间谍,这件事被上报给唐同后,唐同派人把这些一网成擒,得了不少地宝石,然后唐同把这些人都丢到一个铜矿中采矿去了。 然后唐同告诉田,他的那支队伍在非洲森林中失踪了,田不明白自己的那些手下为什么会跑到森林中去,但这种况他也无可奈何,唐同安慰的给田在非洲划了一块地方,告诉田,这个时代是占有一块土地地好时候,以后的世界,最值钱的就是土地了。 不过田没有听进去,在田的心中想来,那是个不毛之地,能值什么钱的,田这人也吃不得苦,南洋的大明城虽然也算闹,却是远远比不得大明地京城的,最后这田带着搜刮来的一大批各国美女回了大明,在所有地大明殖民者队伍中是唯一中止了继续殖民活动的人,在若干年后,田才后悔莫及。 唐同在印度的殖民活动中虽然得到了大量的银子,却因为手下地人口太少而不得不暂时的停止对外扩张,同时,唐同也需要时间来消化和巩固已经得到的利益,便得整个的殖民活动变成了由大明的商人为主导,而唐同一方面致力于展南洋的经济,加大工业化投入,一方面加强训练军队,更是大办学校,把原先的唐家学校一分为四,成立了专门地军事院校,工业学院,农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时间一晃就到了崇祯十三年,大明帝国被内乱拖的气息奄奄,这个时代,因为唐同地到来,历史已经变的面目全非,李自成与张献忠没有变成流寇,而是各自占据着一方地方称王,李自成占据着陕西,河南与山西一部分,张献忠占据着江西,湖北,李岩占据着山西一部分,河北一部分和蒙古草原一部分,红娘子与陈子龙占据了山东,安徽一部分和江苏一部分,四股势力将大明地南方与北方隔开了,因为四股势力要彼此的提防对方,反而让京城的崇祯皇帝有了一口缓歇之气,维持着大明的统治。 此时的后金国境内,建奴人经过这些年的休养生息,人口有所增长,但是建奴人却已经为成了三支势力,一支是皇太极,一支是多尔滚,还有一支是唐同扶持的阿敏和莽古尔泰,这三支势力互相牵制,谁也不敢先动手,到也让大明的山海关得到安定。 现在山海关的督军将领是洪承畴,那孙承宗已经告老还乡了,现在的关宁铁骑主要的作战对象也不是建奴了,而是山西,河南,山东这些地方的叛军,虽然各地的地主武装在这几年里展壮大了,但各路的叛军展的更快,并且把南下的所有道路给封锁了,使得崇祯唯一能依赖的就只有山海关的关宁铁骑了。 周霖枫如今已经成为了一名总兵,在与各路叛军的作战中,周霖枫立下许多的战功,同时也得到洪承畴的关照,一路升迁至总兵之位,这让同是总兵的祖大寿心中很是不服。 如今的山海关有着六位总兵,周霖枫,祖大寿,吴襄,姜镶,左良玉,孙望,除了周霖枫年青之外,其他的人年纪都不小了,祖大寿更是当了多年的总兵,却没能再进一步,自然对于飞升迁的周霖枫心有不满了。 这六位总兵中,祖大寿,吴襄是属于山海关一系的,周霖枫只能算半个,其他的总兵却不是山海关的,只是被归入到洪承畴的名下统一指挥,而这些总兵多少有些拥兵自重,并不是很听从指挥,洪承畴拿他们无法,崇祯皇帝到了这个时候也不能把这些总兵如何,自从南下的道路被切断后,没有了南方过来的补给,便是海上的道路也被唐家的舰队切断了,崇祯皇帝手中没有了任何军饷可给那些士兵。 以前行的那些银券,根本就没有地方可以用,当初行那些银券后,普通的商人一个个都搬离了京城一带,留下的那些都是有势力的人商家,哪里会卖这一废纸一张的面子,那些领了银券的士兵,除了去抢那些老百姓的东西外,也是没有其他的活路。 坐困京城的崇祯皇帝年纪不大就已经有了不少的白,但在这一年,皇太极的心中却更不好过,在这一年,忧心忡忡的皇太极终于倒下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