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三国_卷八:刘曹联盟 第十九章 各有算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八:刘曹联盟 第十九章 各有算计 (第2/3页)

从自己属下那里已经得到了他们并不在意刘晔如何选择,只是就事论事,而不坚持一种意见的态度,刘晔已经心中有底,只见他沉吟少许时间后,便朗声道:

    “田畴与赵明二人,先时尽为本牧所考虑,虽最终结果稍有偏差,然其之忠心可嘉,现今再提出这等两难之事,明似请示,实际上却已多作准备,将天子之态度附上,可见个中情形绝不简单!今便传之由其自主行事,若携民,则以百姓自发跟随,不忍相弃为由,若直接撤兵,则以先前长驻于首都,是为国家重建都城,今已有朝廷还都,尚有足够自保之兵,故而请退。”

    “还需得一使前往曹孟德处,表述无论携民亦或只是数千军士们经过,都请其配合放行依着现今刘晔能力,往往在一件事情刚刚摆到他面前,稍作考虑下他便有了处理方案,但他仍旧会问于众心腹,不仅是为了给他们表现机会,同样也是为了考虑到他有可能忽略之处,全面再作计算后方才作出最终决定,集自己见识以及属下补全充实,这就是刘晔不知不觉间已完全成形的一套固定处理大事方法。

    跟随在刘晔身边的郭淮,也是默默地将这套极为合理地方法记于脑中,对于整个事件的过程以及复杂的局面更是在脑海中牢记,结合于刘晔的处理决定,到最后有了结果再来回想,如此又会理通不少关键,这也是郭淮自己极为独特的一套学习方式了。

    “主公明见……”

    这等看似并示明确作出答复,极似于“和稀泥”地态度,实际无论在大势还是细节上都显示出了刘晔充分给属下以发挥空间,不以一时成败来决定自己的好恶某人,充分的信任再加上难办之处的亲自处理,无论田、赵二人如何选择,都会是一个不需担忧行路困难的结果。告,以及仍是孙乾主动请缨,使于曹cao处尽述于请其“借道”之事,先后进行最终各于七月十五日以及七月十七日到达洛阳和许县。

    正在全面施行屯田的曹cao,对于刘晔这位盟友的态度在这等“小事”上当然是尽量与之方便,以示其结盟诚意,故而孙乾此次并未花费太多时间,只是两言说尽,曹cao稍作考虑便立即给了孙乾“本牧自省得”的答复。

    带着一份终于算是实际地大功劳,孙乾立时便告辞返回徐州----求学于郑玄,并能得其赏识地他,对于自己的理解却是使得他想着以更重要地位置来发挥更多的才能……

    “哈哈!子泰,我早说了依着往日的性子,大哥必然会答应了,枉你还整日愁眉苦脸……”

    田畴与赵明接到刘晔的“可自行其事,顺机应变”回复后。心头那一颗也有些忐忑的大石也终是落了地。赵明更是极为轻松地调侃道。

    两次地婉拒于刘晔撤回意思。却是发现最终自己坚持得方向正确,实际情况却不容许他们能走到那个程度后,田畴与赵明对于刘晔的态度现在可算是又是敬服又是怕其反对。

    依着现今他们势成骑虎。那件紧要之事也进行到最后阶段,不可能停下来的情况。就算是刘晔再次反对,他们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往前谋划,只期望最后刘晔不会因这三次违他心意而责怪了。

    他们私心里当然还是盼着刘晔能够答应地,不是为了最终若出了岔子可以推脱责任,而是为了使自己能得到一份最为重要的坚持而已。

    “子清莫要五十步笑百步。你先前还不是相似貌样,颇有些坐立不安?何况畴所虑者不仅是为主公之如此态度,更有我等若遭逢万一变故,怎样能利用现今手中只有五千余地兵力保护住所有人……”

    话说到这里,田畴短暂的高兴后又是渐渐沉默下来。显然又是在考虑起事情。

    赵明当然也不想如此打断他的思路,便由得田畴去多想,他自在那里相着自己若归于徐州又应当首先作哪些事情……

    “子清,你说我们如此行事,最终主公会认为这是一件好事么?”

    过了半晌,就在赵明认为万事大吉,思绪飘飞着正想回到徐州后刘晔可能会很快为他安排婚事……之时,忽然听得田畴面色有些犹豫地问道。

    “子泰你这又是何苦?之前不是已然说定,并且付诸于实践了?无论过程如何。便如你早前所言。亦得到前次孙使者之同意,最终得到天子的大哥。必定会占据极其有利地位。现今万事俱备,只待那里准备妥当,我等便可立时拨营,领后携民而回徐州!现时难道还有我们反悔的余地?若是如此,先前你我在天子面前好映像,岂非全成了泡影?”

    赵明原本以为田畴却是在忧心于具体如何行事地问题,却不想他半晌却是问出了这句在他看来“没头没脑”的话语,自然是极为奇怪的连连反问道。

    “因远隔千里,中间又属于他人之地,故而不可能以明言尽述你我布置,若是如此,能得主公明确首肯,我亦不会有此忧心之理。我等早不听主公之劝已错了两次,这最后一次若反而为主公带来麻烦,你们岂非便成了最是无用,不能为主上分忧,反而屡屡破坏其计划之废人?”

    所谋不小的田畴,对于最终将面对的局面,现今他却是极为担心了起来,毕竟那并非是一件小事,而是绝对惊天动地地极大变故,与天子一席谈话,结合以现今之矛盾不可调和局面来反映出刘晔的料事之能,好容易说服了刘协,虽然确如赵明所说,他们没有退路可走,但这依旧免不掉本来敢作敢为的田畴在两次受挫之后的那种诸多顾忌心理……

    “大哥曾说过不以成败论英雄,子泰能得初归时便得大哥之信任重用,位置尚在我之上,便足见大哥对子泰之肯定!先不说大哥必定不会以前时成败而怪罪于你我,便是最后这一事究竟影响如何,能否为大哥带去大利,这也是难以在最先便料定之事!”

    赵明在此时反而显出他极为了解刘晔性情,又属于认为背后有刘晔可以为靠故而遇事不惊的长处来,他此时也扮演起了开导者的角色,先说明成败之论,最后再话锋一转说道:“何况,变不利之事成为有利之因本就是为大哥拿手好戏,就算此次我们不能为他带去直接大利之处,大哥也自会开动脑筋,将此事转变为于其有大利之处,子泰信不过我赵明,总该信得过大哥的处事能力吧?”

    刘晔也未少过遭遇逆境之时,利用本来于己不利之事而行有益之法,也不在少数,对这其中故事极为熟悉的赵明对于刘晔潜意识中那种极为深刻的信服,也是从未改变过。

    “若谋成此事。无论有无益处。到得大哥手上,都会有用处!”

    这就是赵明一直以来地想法,很简单直接却也是根深蒂固……

    “哈!于此事上。反倒是我想得太多了!不错,正如子清所言。现今无论我等意愿如何,当牵扯到天子自身态度问题,都无法轻松脱身!那还不如以轻松冷静之心态面对往后诸事,此节畴乃受子清之教也……”

    实际上就是没有赵明地劝靠,田畴也只是会徘徊很短一段时间。最后也会想到这点。当然,有了赵明的劝说,他清醒得也就极快了些,将先前两次不听刘晔所令,坚持己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