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三国_卷八:刘曹联盟 第二五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八:刘曹联盟 第二五章 (第2/3页)

哈哈!本初即然有此心,大将军吾让之即是!”

    接到这个消息时。曹cāo)便已有了打算,这次在正式议事上提及。而属下们多要限于其它不能直言相谏于曹cāo)究竟让与不让,故而他便直接朗声笑道。

    “无论哪个职位,份又是如何,终究在此时只是虚衔而已,看得依旧是各自地实力。许是明白这点,刘子扬方有很快接受王爵之事,而袁冀州却未免有些过于斤斤计较。徒招人小视而已。”

    对于袁绍并无多少好感的郭嘉倒是对其得寸进尺敢于直言。

    “任本初与子扬如何作想,确如奉孝之言,这些终只是些虚幻之物,能统合天下最终也只是靠综合实力强大与否罢了!吾重复前汉丞相制度,如此大将军与三公便皆为名誉职位,诸卿以为如何?”

    曹cāo)在如何处理这事上,并没有与众人先作商议,却是要趁着这个机会与众人说明,而且他对于这种可以名正言顺借丞相开府之即,以自己班底处理各种事务。让别人在短时间内无法以“挟天子而专权”之事成为理由责怪于他。

    “天子本就年幼难以处事,而朝中百官更乏有真才实干之人,惟有钟繇与杨彪二人可算才能出众。今时主公以丞相制度使得天子掌握名义上最高权力,而主公及我等立于实际处事,可算得明智之举,属下以为此计为绝妙!”

    程昱敏感地发觉了实行丞相制可谓一举而数得,对于曹cāo)而言是极其有利的,不论其中是否有失礼之处。他却是第一时间表示了同意和支持的态度。

    “在重新统一之前,方今乱世便需得主公一力承担重任,分薄权力于朝野以及尚不能独力处事之天子并非好事,攸亦同意此策!”

    荀攸心里与其叔一样,是有着汉室的,但现今乱世中势多变,许多时候都是需得立下决断而不能拖延之时,在这种况下,由一位强势又精明的掌权人物处事。比诸于让意见从来不能统一。按照常规程序更是会拖延不少时间地况来说,却是利处极多。

    有这些考虑。他会这样选择当然正常之极。

    “属下附议……”

    最有可能表示反对地荀攸都表示了支持,当然其余谋士们也没有不识趣的出来表示反对,纷纷称好之下,这事也就这么先定了下来。

    “臣启奏于陛下,方今诸事未上得正轨,各处势万变之时不在少数,故而臣请复前时丞相问责制度,由皇上与百官督于臣下,若有差池则直问吾之过失,未知皇上心意如何?”

    二月十七,在上朝之时曹cāo)第一时间便如此进言道,令无数本以为他会先说早前便已传开地近征讨于袁术之事的百官们颇有些意外。

    “不可!”

    太尉之职让出后,被封为大司空的杨彪第一时间便出列慷慨激昂地说道:“无规矩不成方圆,前汉之时丞相制度正因其有所疏漏故而废弃,现今虽然逢得乱世可有些特殊手断行事,但复改制度却是有动国本之大事,岂能草率行之?何况正如臣所言,若是现今制度有所不宜之处,则可尽力改善,使得效率增大,充分放权曹大将军,为何必须改变制度?”

    杨彪其实从来到许昌后,对于曹cāo)行事态度便极为不满,他从曹cāo)谦恭的背后,感受到了他的那份隐藏极深的野心。一边在心里暗叹幸好天子并未真正来到许昌受到控制,而是选择了相较而言好太多地刘晔,一边又时常与曹cāo)对立,借自己极大地影响力团结朝中百官,使得曹cāo)许多事不能顺利如意进行。

    这样的行为,当然也惹得曹cāo)极为厌恶于杨彪,无奈于其影响力太大,是唯一能与袁氏相提并论地“四世三公”之家族,门生故吏极多,曹cāo)自己又得坚持一贯以来的谦逊实诚模样,故而无法治办于杨彪。

    这里又有一个小插曲,相较而言,杨彪之子杨修却是与乃父意见有些差别,他对于曹cāo)却是持着颇为向往的态度,最近更是在游说其父,使他能够前往丞相府中任职……

    “司空此言亦有些不妥!前人所谓规矩。并非定下便要后中规中矩,墨守陈规而再无改变!诸侯并起相争局面下。并非前时那等一统天下,需得以稳定为第一前提之时,那么由能担当之人暂揽权力,先收拾江山,这又有何不可?”

    众人惊讶地想看看究竟是谁竟然改于直言顶撞于杨彪,却不想正是钟繇这位极有名声,岁数也是不小之人。

    “暂时?汝可知请神容易送神难之道理?权力容易放下。但谁能保证大将军以后需要时会随时放弃权位,还于天子?若不能保证,我等百官设置何用,天子又有何威仪?”

    杨彪对于这位敢于倚老卖老,不将他放在眼里的钟繇也是颇为头痛,辨论之术并非他所长,在这个方面,同为臣的其子议郎杨修却是强了许多,但因为政见不同,杨彪倒也不奢望杨修进言帮助于他。“将来之事。只要非是先知之人,谁又能准确预见?大将军能者多劳,本就是为了重新使天下归于统一。而使得百姓安和,而今我等与皇上皆属于需得仰仗之时,若连奉迎天子的大将军都不难信得过,这天下可还有能信任之人?”

    钟繇的再次出言顿时引起一片哄然的议论声,而对于这点,杨彪却能反驳不少。

    “此言有过失之处。不说他人,便是幽州牧刘晔,便是可以全心信任之人,若以朝廷名义使其能与大将军联合一起,这收复河山之事又岂会难于着手?”

    而这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