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华嫡秀_第十五章 一波未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五章 一波未平 (第1/2页)

    第十五章一‘波’未平

    次日谢朝华与韩琅文便动身回到船上,一路上尽管做了许多安排,到底路上还是颠簸,韩琅文疼得昏睡过去。

    谢朝华看了心里有些焦急。

    一回到船上便让随行的太医给韩琅文看伤,太医看完后,‘私’下对谢朝华说:“韩大人的伤势到不重,只是这次骨头碎裂得厉害,虽然是接好了,可接下来几日最好不要动,不然只怕将来行走还是会有点影响。”

    谢朝华听了低头沉思,汜水可没有一路修到楼南国,再过几日他们就要改行陆路了,“那还有什么法子好好调养一下吗?”她问。

    韩琅文还这样年轻,丰神俊朗,四体健全的,无论如何也不能就这样成了跛子啊。

    太医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喜道:“下官想起来了,江湖上有位神医张德芳,相传是‘药’王的嫡传弟子,医术高明,可以向他求医,若得他妙手回‘春’,韩大人的脚定能恢复如初。而他平日悬壶济世的蓟州说起来倒也算顺路,只是那里已经靠近边境,怕是不太方便……”

    谢朝华挥了挥手,“这就不用您‘cao’心了,我自有安排。就请大人这几日好生看着韩大人便是,医我来负责去求便是。”

    谢朝华在给皇帝的密折里写道:“臣‘女’日日生恐有负圣上临授安危之计,只有竭尽所能,为为上分忧。多日旁观,唯觉韩‘侍’郎心念苍生,贤德盛茂。岂碌碌庸臣所能匹及,如今国家于危难之际。犹当推广贤德,巩固大统……”

    写着写着就又惦记起韩琅文的伤势来。心中当下便有了计较,于是提笔又写了封信,盖上印叠好,扬声唤翠儿进来。

    抬眼看见这个清丽的‘女’孩踏进来的时候,突然便改了主意,她随意吩咐道:“船上寒气湿气都更加重,韩大人这几日‘腿’上关节隐隐作痛,你去关照太医再给开个方子。”

    翠儿应下,转身离去。

    等她走远了。谢朝华才又唤:“青桐!”

    一个十二三岁模样清秀的小丫鬟跑了进来,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看着谢朝华,等她吩咐。谢朝华未马上开口,而她便安安静静地站在一旁等着,有着不属于这个年龄该有的老练成熟。

    云青桐本是一个小县城主簿的‘女’儿,县官贪污受贿,害死人命,被苦主告到上头,县官却将责任全都推到了主簿身上。父亲冤死之后。青桐四处为父伸冤却屡试未果。后来在东平,正好撞上肖睿的车马,她只听人唤肖睿王爷,便像抓住救命稻草般死死追着不放。不断喊冤。

    肖睿他根本不会为这种事情所动,何况东平本不就在中山王府管辖之地,而那时候又是非常时间。牵一发而动全身,保不准这还是别人设下的局。故而他根本没打算管。

    而谢朝华也是在那时候见到的青桐,面黄肌瘦。却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即便被一再冷漠拒绝,却依然沉静稳重,不像其他苦主因为求告无‘门’而哭爹喊娘,叫天叫地的。

    于是谢朝华便提出将她收留,并且‘私’底下明着告诉她现在无法为她父亲洗刷冤屈,一切都需等待时机,问她是否愿意。然后青桐便做了她的丫鬟。

    这孩子大概是因为从小小年纪便遭遇了家破人亡之故,比一般同龄‘女’孩子都要懂事早熟,话不多,做事谨慎踏实。她也算官家出生,比一般丫鬟更知书达理且举止得体,谢朝华很是喜欢她。

    “你现在就从陆路出发,将这封信送到新乐,直接亲手送到中山王府何毅少将军手里。此事断不可让外人知晓。”谢朝华将信递到青桐手里嘱咐道。

    小姑娘机灵得紧,问:“连翠儿jiejie也不让知道吗?”

    谢朝华笑:“对。”

    青桐走后,谢朝华又将翠儿找来,问:“韩大人的伤势怎么样?”

    翠儿道:“太医看了,说韩大人的脚照这情形的确容易落下病根。”她说着看了眼谢朝华,试探地问:“姑娘,要不我走一趟蓟州去求‘药’?”

    谢朝华不‘露’声‘色’,沉‘吟’了片刻,点头道:“这样也好,你明天一大早就出发吧。”

    几日后,一天早晨,谢朝华睁开眼发现天光已大亮,浑身觉得有些酸痛,眨了眨眼,忽然听见耳畔传来均匀的呼吸声。

    转头看去,就见韩琅文熟睡的面孔近在咫尺,一愣,随即脸不由得一红。

    前两天他们已经该走陆路,而兴许是路上受累了,韩琅文昨夜里突然发起热来,到了半夜依然高烧不退,翠儿青桐都不在身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