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从天外来_第一百九十二章 进京(二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二章 进京(二更) (第2/3页)

棉‘花’,也都定下了一个量额。

    而伤病者,也都按着轻重发下了银子,帮助他们医治创伤病痛。

    等到黄管事物资发放到位,已是一天过后了。

    看到黄管事奉上来的明细,可贞松了一口气。不管怎么样,每家每户熬过寒冬,应该是没有问题的。等到明年开了‘春’。这日子就又能过出来了。慢慢的,总会一天一天的好起来的。

    “凡是返乡的佃户,我们仍旧照这个标准来。”可贞收好册子,向黄管事道。

    “是,这我已经知会过各处里长族老了。”黄管事点头应道。脸上也多了两分笑意了。

    “那些二地主们呢,都说什么了。是不是和您哭穷了?”可贞见黄管事脸上终于有了笑意,心情也好了起来,和他打趣道。

    “姑娘说的再不差了……”黄管事失笑,说着就把那些二地主们的事儿告诉了可贞知道。

    那天物资发放到一半,那些二地主们就闻讯赶来了,一见黄管事,就再次哭天抹泪了起来。黄管事和他们打了多年‘交’道,虽也知道必然有损失的,可也不至于像他们说的那样惨重的,因此只和他们打着马虎眼,并没有被他们顺走。后来又有王永生跳出来要和黄管事商量事务,就这么三岔两岔的,话题就岔开了。

    王永生确实很急切,尤其是看到东家这么体恤他们后,就更是打定了主意了,领完物资后,就匆匆问起了黄管事,他还可不可以继续养鱼虾的。

    黄管事自然欣然同意,他本就和可贞商量好的,螃蟹虽是不能养了,可鱼虾总是行的。所以,即便王永生不来问,黄管事也准备去找他的。

    只是没想到,这回不止王永生,大部分佃户们,都想开沟养鱼虾的。

    尤其是以施槐‘花’一家子为首的施家‘荡’一多半的佃户和王家‘荡’一多半的佃户。

    “……我想着,若能成,自然是好的。现在就消毒开沟,等到冬播的时候,也就可以进水下鱼虾了,按照姑娘的意思,冬月里还真是能卖出个好价钱来的。”

    黄管事想了两天了,虽然鱼虾刚刚放养没多少天就碰上了这样的事儿,只不过光看之前的长势,实在是不差的,要不王永生那么‘精’明的人如何能跳出来想要继续养鱼虾的。

    不过,可贞却是没有这样大的信心的。

    和黄管事说好后,又找了白氏苏怀远商量。

    “不过就是开沟罢了,养的不好再平了就是了。若养的好,以后的日子也不用担心了。”白氏说着当即拍板道:“养养养,我那也有几百亩稻田,赶明儿也叫他们开沟,养鱼虾。”

    苏怀远也朝可贞点了点头,“要养就一起养吧,虾苗的事儿我来想办法。只是开沟的事儿,还要借黄管事一用的……”

    苏怀远白氏拍了板,这件事儿就算定下来了。

    趁着秋日里,还不十分冷。大量的生石灰消毒后,每家每户都热火朝天的开起了沟来。

    而苏怀远也果真依诺,解决了虾苗鱼苗的问题。

    九月上旬,虾苗并‘花’鲢、鲫鱼等都下了沟塘。

    九月中旬,种子也到位了,就等着到了下旬,开播了。

    一切就位,就在可贞和白氏商量着要搬回去住的时候,白氏苏怀远二人却突然提出,要上京一趟。

    晚上还有一更~早在燕山上的时候,可贞但凡有时间,就在回想着上辈子是怎么进行灾后自救救助和重建的,然后又和林氏白氏一起商议,把方法细则全都记录了下来。

    又几经删改,在最近官府发布了赈济措施后,又再次删改,也是刚刚才重新誊写,装订成册的。

    黄管事早已对可贞手里的各种各样的小册子免疫了,接过细细一看,整本册子分为两个方面,分别是对佃户和田地的救助。

    可贞知道小农经济的脆弱是很难抵御自然灾害的,一遇上水旱灾害,往往就会造成百姓伤亡背井离乡,甚至于铤而走险相聚为道落草成寇。

    所以,比起田地,对佃户的救助更是当务之急。

    留得青山在,才不怕没柴烧。

    黄管事细细的翻看了一遍,这册册子,完全是根据朝廷发布的赈济措施,又有针对的在住房、粮食、衣被、治病还有因灾造成死伤上,又增加了一些救济的条款。

    黄管事看到最后,手都有些颤抖了。

    “我先替那些佃户们谢过姑娘了。”

    “不敢当得黄管事这声谢,我也只是希望他们能够早日安顿下来罢了。”说着又和黄管事商量起了这些方案可不可行的。

    黄管事亦是老辣之人,很快就进入了状态,和可贞细细商议了起来。

    可贞也拿了一张纸,随手的计算了起来。

    看着条列很多,其实说到底,也不过就是钱罢了。

    现如今,有的人家房子是不需担忧的,可也有的的人家,以土为墙不稀奇,可以草为瓦是肯定需要修缮的。否则能不能过冬都是个问题的。还有粮食、衣被、治病、死伤,都是需要钱的。

    细细算下来,二地主暂且不算,九十多家佃户,即便是解决眼下的困难,这笔支出,也实在不算少的。

    黄管事看向可贞的目光,也多了些意味在里头了。

    可贞虽也心疼,可到底也是心安的。起码,自己还能做点什么。

    大致的商量好后。又征询起了黄管事关于田地的事儿。

    在可贞看来,现在已是快到八月下旬了,若是上辈子。水稻遭了灾,还可以补种些别的。可这里的问题是在于,没有种子。不仅没有稻种或是可以补种的高粱红薯的种子,连秋播油菜小麦蚕豆的种子都所剩无几,都被洪水给冲走了。所以。即便是想补种些什么,也根本就没有办法。

    所以当务之急,是要给田地消毒,预备冬播。

    洪水带来的病菌是很恐怖的,若消毒工作没有做到位,来年的病虫害肯定会非常多的。

    关于农事。即便可贞现在已是入‘门’了。可这样大的灾害摆在面前,可贞又什么都不懂了,所以关于这方面。也写得很简单,关键还是要看黄管事的想法的。

    而黄管事对于可贞的想法是很认同的,一方面给田地消毒,一方面调剂冬播所需的种子。

    能把方案条例确定下来,可贞一颗心也终于安定下来了。

    上辈子。看过一些饥民流民的事例,可贞不希望自己名下的那些佃户们也经历那样的人间惨剧。能做一点是一点。

    黄管事和可贞细细商量好后,取了银票就一径去了乾丰找苏怀远了。

    相比较而言,这种时候,商行中,还是牙行遭受的损失算是比较轻微的。毕竟,很多牙行即便有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