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路通天_第四十一章 梨林老妪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一章 梨林老妪 (第2/2页)

一下香河漂流。

      胡杨拗不过她,便看向我说:“meimei玩心这么大,今天下午要是不去试试漂流,恐怕我们大家都会被她磨疯的。”

      见我对她的提议未置可否,小淘便吐着舌头对我撒起娇来:“黎昂,咱们好不容易来了香河村,总不能吃过午饭在屋子里睡午觉吧?你就让我去吧——要不,你也跟着。”

      我见她玩心骤起,倒也不想扫了她的兴致,于是笑着说:“去吧,注意安全就好。记得穿好救生衣。”

      然后我看向胡杨说:“有你陪着小淘我很放心,漂流我就不去了,一会我准备到河岸边走一走,顺便访访关于卫兰的情况。”

      胡杨明白了我的意思,很淡定地对我说:“没问题,有我在你可以放心的。”

      见漂流之旅已经成行,陶小淘兴奋地原地跳起来,黄点狗小花已经和她混熟了,也围着陶小淘呜呜汪汪地转起来。

      小妮因为还有一些家里的活计,并且还要准备晚饭的吃食,就把去上游漂流点的路线指给了胡杨和陶小淘,而自己留在家中。

      于是,我们三人步行走出了村子,在村口处分手。胡杨和陶小淘在村级公路边搭乘一辆跑旅游线路的小客车,去往上游的漂流点。

      我则在离开村子后,沿着一条杂草丛生的碎石小径一路向香河岸边走了下去。

      我一路探索着前,内心希望着能够找到当年卫兰和他父亲曾经生活过的小石屋。也许身临其境的感受能帮助自己解开围绕在卫兰身上的种种谜团。

      河边小径蜿蜒曲折,静谧异常,一路走下来,竟没遇到一个路人。这本也不奇怪,如今的香河村经济已经发展起来,原就不多的村民现在大都到镇上或县里谋生活去了。村子里留下来的,也大多在政府开发的旅游线路里打工,几乎已经没有人再cao持打鱼和种梨的传统农活了。

      一路孤身行进中,不知不觉脚下的岸边碎石小路戛然而止,不再向前。我定睛望去,原来自己已经来到了梨树园的边缘。

      向梨林中看去,长势茂盛的梨树颗颗粗壮,繁密的枝丫相互间交错在一起,将午后的阳光阻隔在了树林之外。而荒草漫地间隐约一条土路幽暗地伸展进密林。

      我稍作停留后,跨过密匝匝的野草,顺着那条时隐时现的土路走进梨林。

      梨树林里光影斑斑,草木婆娑,原本是历代香河人维持生计的林子因为近些年无人照应,如今也生长得野性十足,竟有些原始丛林的模样了。

      我在梨林中沿起伏地势踯躅前行了数里之后,视野里竟意外地出现了一个用梨树枝桠工工整整围起来的一个小院。

      院落门前的木墩上,一个老妇人正聚精会神地拿着刻刀在一段梨树根上刻着根雕。

      静谧的密林里,突然出现的小院和老妇着实有些出乎意外。于是我驻足定神后缓缓地向老妇人走了过去。

      “婆婆,你好。”走到老妇人近前时,我很自然地向她打着招呼。

      听到我的问候,老妪抬起头,很僵硬地看了我一眼,却并不搭言,转而又低下头,很认真地摆弄起根雕来。

      那是一张苍老的脸,布满皱纹,嘴角向下耸拉着,在林下昏暗的光影中,初看之下,我除了这个印象之外抓不到她的任何脸部特征。

      “方便聊聊吗?”我再次向她搭讪。

      从村里走出来到现在,我没有搜集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不知怎地,我本能地觉得眼前这个老妇像是一个有很多故事的人。

      这一次,她说话了,声音嘶哑而含糊不清:“你是游客?”

      “是啊,我是来香河村旅游的。”我说。

      “很少有游客能走进这片野林子的。”她眼神空洞地看着我,表示怀疑地说。

      “道路不熟,可能我是迷路了。”

      “哦,也难怪。这片梨树林啊,祖祖辈辈种下来的,养活了多少代香河人啊。现如今人都跑外面挣钱了,也没个人照应着它了。这不就成现在这样了,活像个鬼林子。”老妇下放下手里的根雕,很感慨地说着。

      “这里就你一个人?”说话间,我向她身后的院里看去,院中除了一间低矮的砖房和一口爬满青苔的水井之外再无他物。

      “对啊,我一个老婆子,没地方去就留在这个林子里了。”她漠然地说着。

      她的嗓声空洞而沙哑,短短的几句交谈中,让我听起来有种很不舒服的感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