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三四章 上梁抛馒头 (第3/3页)
人。 “不是,不是……”唐大海摆着手。“喏,我是那家铺子的东家,我家昨儿个上梁了,这不,给你也送些包子……” 包子铺的老板放下一屉蒸笼,“原来是你家啊,我家从前日就在做包子了,原来是送到你家的啊?就是小河村的那个?” 唐大海点点头,说道:“是啊,就是那户呢……” 唐大海夫妇俩人都很少到镇上来,是以这周围的几家铺子老板都不怎么熟悉。 包子铺老板这才接过包子,“那多谢你家的包子了,让我也沾沾喜气……你家那排场可真大,怕是有好几千个馒头包子了吧……我家做不及,这西市的好几家包子铺都多少接了生意……” “没有,没有,都是亲戚朋友捧得场……”寒暄了几句,唐大海就回了铺子。挡在人家铺子门口,总是不好。 铺子里。 “咱东家昨儿个上梁了,这些个包子馒头都免费送,都沾沾喜气……” “哟,还有这等好事儿呢,昨儿个你们铺子关门,我今儿个特意来早,看来我倒是来对了。” “可不是嘛,这天气凉了,你家铺子里的吃下去怪凉的,你家东家可要上点儿什么新鲜吃食不?我也就馋了这味儿,来解解馋儿。” “是啊,咱都是老顾客了,来这儿吃饭倒是自在,这么一坐,倒是能说说话儿,倒也乐呵。只是这吃食怕是得换换了吧,面条也好啊……” 这几日,铺子里的生意明显一日不如一日了。这渐渐地冷了,这凉皮、仙草冻吃着凉飕飕的,凉拌面也没啥胃口了。 吃下去,都是凉的。这会儿虽说还不冷,但是总归还是热点儿的,吃着舒坦。 后院,唐大柱也很是空闲,有些忧心。“大海,这割了稻子后,这生意一日不如一日了,上回我跟你说的,你说回去好好想想的,可有想过?” “倒是我的疏忽了,这些个日子尽忙着地里的起房子的事儿。这事儿我都忘了说了……我去我跟你嫂子去商量商量……”唐大海有些不好意思,他将这事儿忘在了脑后。 唐大柱还以为没啥法子,倒不好一直催去,这才耽误了近半个月的生意。 “那你赶紧地回去啊,这会儿也没什么事儿了,你回去跟嫂子商量商量。赶紧的啊,这一****地都亏银子了,免得到时候连工钱都发不出来了……你不急,我们瞧着都急死了……”催着唐大海赶紧地回去。 唐大海看着这铺子里冷冷清清的生意,也不敢耽搁,赶紧地回村子去了。 吕氏娘家人得了信儿,来了大舅和大姨,不过今儿个都得回去了,毕竟也住了好些天了。 “娘,这银子给你,给你的家用……”大舅拿出一个荷包,往方氏手里塞。 吕氏见状,不等方氏拿了荷包,就伸手夺了过来。“大哥,哪能要你的银子呢,你这银子留着给侄子侄女娶媳妇儿,当嫁妆的。你也瞧见了,我也是嫡亲的闺女的,可委屈不了娘……” 吕大舅推拒,“这儿子是儿子给的,都吃穿住都在你家了,这点银子给娘用用还是要的……” “行了,你们也别推来推去了,小妹这儿也不差这么点儿银子。你没瞧见吗,咱这几兄弟姐妹的,现在可就是小妹过得最好了。”吕大姨是个利落的,也不在乎这些虚的。 方氏点点头,“听你大姐的,我这儿也没什么要花银子的地方,这私房银子还越来越多了,可是小竹子他们给了我一点儿股……我这私房银子比你们都要多了……” 方氏说起自个儿的私房钱,很是自得,要不是时间不允许,她倒是很想拿出来显摆显摆。有时候方氏也和夏竹一道儿,倒出自个儿的私房钱,数上一数。 数完,果然心情愉快。吕氏经常笑道,“一老一小,两个财迷……” 只是吕氏不知道的是,文佑他们则都是夜深人静,点着灯,偷偷地数。 吕氏也没什么好送人的,无非就是装了些自家产的东西,不怎么值钱,倒胜在这片心。吕大姐倒是很欢喜这些,每次都被吕小舅给分走了大半。 “来年,等屋子造好了,有个住人的地方了,让嫂子侄子他们都来……”吕氏笑着说道。 “行,娘,大海,我们走了啊……”上了马车,走了。 住了这么多年,方氏也渐渐地习惯了,吕大舅他们,每月总会来一二个人,住个几日。 唐大海一回村子,就忙着送吕大姨她们走,这会儿坐下来,才想起了镇上的铺子。 “这铺子里的吃食,可真没啥生意了,我瞧着都冷冷清清的。你们想想这卖什么好了,这铺子是你们的,我话儿传到了,你们想办法去吧?” 夏竹才猛然发觉这也入秋了,难怪最近的银子越来越少了,再这么下去就要掏老本付工钱了。 “爹,咱收上来的稻子都卖了吗?”夏竹想到了之前就打算好的“盖浇饭”。 “没呢,这稻子刚刚收上来,这价儿都不高,咱这百来亩收上来的,肯定被压价。我跟你娘商量了,想着过了年再说。”唐大海想也没想,回答道。毕竟,不指着这些稻子换银钱,唐大海倒也不急着卖出去。 夏竹谄媚地拉着唐大海的胳膊,说道:“爹,那你便宜点卖给我们吧,我们铺子里收。咱这是什么情分,怎么都得比粮铺里便宜吧?” “别忽悠你爹的,一码归一码,平日里都没向你们要伙食费,就是仗着那什么情分。你们开铺子赚钱,就想着坑我们这些庄稼人啊?没这么便宜的事儿……”吕氏不等唐大海点头答应,干脆利落地拒绝了。 “其实也没必要这么计较了,这不是从一个口袋到另一个口袋,咱有用处,几个孩子还能不拿出银子来啊……”唐大海是个实实在在的“孩子奴”。 其实,盖浇饭啥的,也赚不了多少钱,但是胜在方便。这铺子空着也是空着,一个月赚一点儿倒是还是有的。毕竟,老主顾倒是不少,倒是挺多人愿意来铺子里吃饭,闲话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