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春_第一百零二章 董氏事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二章 董氏事故 (第1/2页)

    回到清和宫里,元好是百思不得其解,按说,圣祖太皇太后还是很好讲话的,一直以来,都很支持小庸儿,说实话,若是没有圣祖太皇太后的支持,庸儿还不一定能坐上这皇位呢。

    这修一下火凤宫,并不废什么事儿,也不耗太多的银子,至于银子,宫里每年都有一笔用于修缮房屋的费用的,可为什么火凤宫都毁了这么多年了,一直都没修了,宫里有这样一处所在,总是不太好的。

    会不会这里面有些什么别的内情呢。想到这里,元好决定去问问容华太皇太后。

    走进佛殿。

    元好虽然不信佛,但她喜欢闻那佛香的闻道,那蒙蒙烛光,袅袅的佛香,以及那种古沉沉的香味,总之,人一置身其中,就有一种脱俗的感觉,能得到一份宁静。

    “你来了,先去上几柱香,我这里给你煮壶茶水。”容华见元好进来,便笑着对元好道,反正不管谁进到佛殿,香是要先上的。

    元好上完香,便在容华面前坐下,此时茶水已经煮好,元好端起来喝了一口,觉得特别有味道,喝茶也要讲究意境的,在这佛香袅绕的地方喝茶,那茶便有一股禅味,若是在青钟灵秀的山林间喝茶,那茶便有一种清秀的灵气,若是读书时喝茶,那茶便有一种书韵。总之,茶的味道随着意境改变而改变。

    “在你进来之前,我正在观音面前祈求,求能让我爹多活几年。”容华太皇太后道。

    “王大人现在情形怎么样?”元好问。心里突然就有些沉重了起来,上个月,王丞相病倒了,差点就去逝了,宫里派了御医,元好也用金针之术,总算是将他从鬼门关里拉了回来,只是情形还是不太妙,元好知道,王丞相已经这个年龄了,他的身体已经油尽灯枯了,随时走都有可能。

    只是,若是王丞相一走,四大辅臣去了最强的一个,其它三个便会失去制衡,陆太师不用担心,元好担心的是元阁老和尹随。

    元阁老是一直以来都是支持庆王的,而尹随,其实暂时的,元好倒是不必担心他害庸儿,毕竟在尹随的眼里,庸儿是他的儿子,只有支持的份,只是元好却要担心尹随陷害自己。

    “就那样,能活一天是一天。”容华太皇太后道,随后问:“你今天来找我有什么事情?”

    元好说:“皇上想重修火凤宫,圣祖太皇太后不准,两爷孙俩正闹别扭呢。”

    “皇上这么小,他为什么会突然想起要修火凤宫?”容华太皇太后问。

    “这孩子,在想他爹了,知道那火凤宫是他爹小时候的住处,就想着修修,没事进去坐坐。”元好回道。

    “也是,真难为这孩子了。”容华太皇太后道。

    “那你知道圣祖太皇太后为什么这么反对修炎凤宫吗?”元好问。

    “具体什么原因我也不知道,总之以前,先皇也提过要修的,但都被圣祖太皇太后阻止,我猜测,越妃的死,可能跟圣祖太皇太后有关。圣祖太皇太后心中有避讳,所以才这般。”容华皇后道。

    是这样吗?也许有可能吧,但一切只是猜测。

    “那越妃到底怎么死的?”元好问,她总觉得越妃的死是一个迷,突然的元好又想起了南雅的死,也许以后,在别人的眼里,南雅的死也是一个迷,而这样的迷,在历代的宫里,也许很多很多。

    “不知道,当年,是圣祖太皇太后处理的,这种事情,在宫里是很忌讳的,不关系到切身利益,没有谁会去查这种事。”容华太皇太后道。

    元好点点头,抛开越妃的话题,随后又同容华太皇太后聊了几句,便告辞回宫。

    火凤宫虽然修不成了,庸儿便退而求其次,让无风着手,将火凤宫整理一下。

    而无风的手脚还是挺快的,接了整理火凤宫的差事,便带着人将火凤宫里的一些碎石焦木往外搬,还真弄出不少来。

    另外,圣祖太皇太后听说在理火凤宫的事情,也派了身边的太监焦公公来帮忙。但元好看着焦公公的眼睛,总觉得是来盯着无风做事的,突然的,元好有一种感觉,这火凤宫有秘密。

    七天后,火凤宫就整理好了,虽然外墙看上去仍是焦土,但里面倒是挺干净的,还有两个没烧太多的小殿住人都行了。

    整理好这天是晚上,庸儿特意在火凤宫摆了香案,放上周潢同南雅的牌位,拜了拜,元好陪着庸儿上了柱香。然后牵着庸儿的手在火凤宫里随意走了走。当然,元好也顺便留意了一下有何特殊之处,只是走马观花的,却看不出什么。

    火凤宫很大,可见当年德中帝对越妃的喜欢,因为这宫是德中帝专门为越妃建的,而整个宫殿的布局是由越妃亲手设计。

    主殿烧掉了大半,但偏殿的规模也不小,再加上整个院落,当然,这些年来,院落没人打理,花木和杂草交织在一起,显得特别的荒凉,元好不由的想起当年在南楚时,罪奴宫后面的那个荒院,跟火凤宫的情形有些象。

    元好倒是挺喜欢这个荒院的,想着,干脆有空时,带人来把这荒地整理一下,种些花木和药材,岂不很好。

    “太后,我们很久没出宫了,明天我们出宫走走吧,到董氏书斋去看看。”这时庸儿道。

    元好自病了后,也有大半年没出宫,闷在宫里总有些闷气,于是道:“好啊,那庸儿今晚早些休息,明天早朝后,我们把政事处理完,就出去走走。”

    得了元好的应承,庸儿便高兴的回了寝宫

    第二天,仍是一个大晴天,这入了冬,天气却不见冷,反倒迎来小阳春的气侯。下了早朝,元好便换了男装,带着庸儿小鱼以及小梅马公公悄悄的出宫了。

    运河码头仍是一片热闹,尤其这眼看着就要进入腊月了,货物的往来更是繁忙,倒是今年的叫化子比往年少了。只是等元好一行到了董氏铺面那里时,却没看到往日的热闹,再看那十几间的铺面,全都关上,上面贴了衙门的封条。

    “这是怎么回事?”元好问一边正在卖糖葫芦的小贩子。

    “哈,这么大的事,你们不知道啊?原来这董氏一家都是水匪,前些日子,宋家的一艘货船在水上叫人劫了,结果不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