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72 宫廷 (第2/3页)
行! 果然。 芊芊重重地点了点头,道:“我昨天进宫请安,怀容公主,就是兰儿格格,她告诉了我这个消息,说是……” 芊芊说到此处顿住,将南乔一只手握住,眼神忧虑地望着她——她之前杂七杂八地说那么多,不过就是想要告诉南乔,下面这个消息…… “说吧,我准备好了。”南乔见她如此,深吸一口气,平静地道。 有什么能比的上康熙临终下旨指婚还要恐怖呢?雍正总不能不经选秀,就下圣旨将她弄进宫去……他若那样做,实在是不想要他皇帝的那张金面皮了…… 芊芊轻轻说道:“公主说,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已经将明年所有待选秀女都信息汇集成册,又从中挑出一百人,被宫中戏称为百花榜的,为此后充掖宫廷的重中之重……听说宫廷至少要留十人……” “十人并不算多。”南乔平静地道:“那么,我也是那百花中的一朵了?” 芊芊松开南乔的手,点头道:“没错儿,你排第三名,燕宁排第五名。” 排名挺靠前的,不错……南乔心中突然有了些小满意,又问道:“哦?前面两位是谁?” 芊芊看她如此,揉着脑袋,嘀咕道:“枉我昨儿担心你知道这个消息会吃不消,一夜没睡好……今儿一早就匆匆地来报信……我我我……”她真是被这阵子南乔的表现蒙住了眼! 南乔一见芊芊如此沮丧,不由的心情不错,拉了她一把,嘻嘻笑道:“大姐!这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啊,你的消息很重要,真的!是咱神经粗大,不知天高地厚,您别跟咱一般见识呗?说说,这前面两位是哪家的?” 芊芊没好气地瞪了她一眼,哀叹自己多管闲事。 又一想,南乔能有这样的心态,总比惶惶不安好,于是心下一松,道:“第一位,是科尔沁草原来的格格。她之所以排第一,是因为她几乎一定是要被选中的……你知道,草原上每隔些年,就会送一个格格入京,而如今又是新皇……” “明白明白。她是内定的人选吗。”南乔点头,抿嘴道:“这下一次应该是兰溪吧?” 芊芊摇摇头,微笑道:“你错了。兰溪在你后面,是第四。第二是皇后娘娘的本家幼妹,与嫂嫂也是沾点儿亲的,闺名叫做闵柔的。然后才是你,兰溪,燕宁……” “能够理解。”南乔点头。 皇后娘娘想提携一下娘家人,这是无可厚非的。她本人无子嗣,引一个娘家人进宫,日后也好有其他的打算…… “总之,你明儿进宫,跟兰儿好好聊一聊。她现在是公主,里面的事多少知道些内幕。但住进宫中也就没有了自由,不方便出来与我们这些人聚聚了……” 芊芊又说完了几个人名,又细细叮嘱南乔了一番——她曾经说过会照顾她的。 “恩。”南乔抿了抿嘴,点头道:“我也挺想她的。” 既然定下了次日入宫,芊芊陪着一家人用了晚餐之后,十六阿哥来接,她红了脸不好多留,同他离开了。 “额娘,芊芊很幸福吧?”南乔挽着陈氏的手臂,缓缓往内院走。 此时天光尚有一些微亮,屋檐下道路上亮起了白色的灯笼。夜风有一点儿冷冽。 “是啊,她很不错。”陈氏感慨道:“除两个通房奴婢外,世子爷身边只有芊芊一个。这虽然同芊芊的身份有关,但也是世子爷真心尊重她……?” “还有两个通房?”南乔抬了抬眉,道:“我怎么没有听说过?” “这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陈氏嗔了她一眼,解释道:“宗室成婚前三日,内务府都会送这么两个奴婢,以……” 以教导其男女之事……但她怎么说给南乔听? 陈氏脸上红了红,请敲了一下南乔的额头,薄怒道:“瞧你这不平的样儿,像是世子爷犯了多大错、芊芊受了多少委屈似的……” 南乔其实听懂了陈氏的话,于是嘀咕道:“所以我才不想嫁给他们那些人,这样那样的规矩,烦不死人,也得恶心死人。” 陈氏听了,没有立即说话。默默走了一段路之后,她才叹息道:“乔乔,万一……你这样,将来怎么生活?乔乔啊……” “额娘,您不要再说这样的话了,我不爱听。”南乔打断了陈氏的话。 她知道陈氏想说什么,无非是“万一怎样”,让她“想开”些之类的。 但她和李言之间没有万一。必须、一定、绝对会在一起的。 陈氏住了口,待南乔离开之后,看见房檐下站着的宝柱,她走上前去,同他一起站在房檐下,看着南乔离去的身影,叹息。 “爷,乔乔她……” 那个熟悉的背影,看似柔软,却又是格外地倔强。陈氏看着看着,直觉的心中隐隐作痛。 宝柱闷声道:“咱们的女儿,早年已经受够了苦的,以后只会有更好的日子。不必咱们太cao心。” 但真的会如此吗?若有万一……而乔乔又不愿意委屈,日子怎么能够更好? 陈氏心中也不愿意说悲观的话,只好说道:“乔乔跟我提起说,十八爷,恩,广成郡王,与咱们家的齐齐林林相处融洽,说是让他们去给广成郡王作伴。乔乔说,有先帝最后的那番话,以后再海军和对外贸易上,皇上必要有大作为。而广成郡王是很合适的代表人选……” 这些话陈氏听的不大懂,说的也不大明白。但她还是继续向宝柱转达道:“乔乔的意思,是说既然有南英在京城中了,不如让两个小的往外看。跟着广成郡王历练学习,比关在府中要好的多。让我们两个考虑考虑。” 宝柱沉默了一会儿,道:“过了新年,让他们两个去就是了。我们的女儿,比我们看的深远。” “我也是这样想的。”陈氏说道:“广成郡王尚未成年,府上请的文武师傅,也定是比我们能请到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