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372 宫廷 (第3/3页)
高明许多……依我说,一家人有一个做官的就够了……” ……… 白雾无声无息地笼罩了大地,让远处的景物有些模糊不清晰。 南乔站在马车前,最后一次确认道:“嬷嬷,各处的礼物可都准备妥当了?” 韩嬷嬷闻言,对着手中的单子,又一次打开箱匣检查了一番,向南乔回道:“主子,妥了。太皇太后的白玉观音观音像;太后娘娘的珊瑚树;皇后娘娘的一对南海明珠;两妃各两对顶级红宝石;两嫔各两对粉钻;三阿哥是仿真火铳;四阿哥金玉麒麟锁;三公主的紫水晶镶钻头饰;五公主是花丝镶嵌的八音盒。都妥了。” “里面的数目可对?”南乔再次询问道。 “一、五、二,都对。”韩嬷嬷回道。 一,是给皇后匣子下压着的一万两银票;五,是两妃下匣子中的五千两银票;二,是两嫔的两千两。按韩嬷嬷的话说,往宫廷送礼,人家并不缺宝石美玉,缺的是白花花能用的银子。所以说,这送礼不能只看表面,收礼的也不会只看表面。 至于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她们那样的地位的女人,怎么会缺银子?不管是真不缺还是假不缺,反正你得认定她们不缺…… 恩,破了点儿财。 只希望能够破财勉灾吧……只要能让她顺顺利利的,她倒是不介意时常进贡些银子…… 南乔点了点头,同韩嬷嬷一起登上了马车。 雾气很重,所以车子走得很慢。 车子抵达神武门时,宫门尚未开启。宫门外也没有等候进宫的车辆。应该是宴会之时极之后的一两日,该做的联络都做了,然后就是细水长流,并不用日日请安。 “和善格格吉祥!” “任公公不须多礼。”南乔微笑地问道:“我这阵子身子有些不爽快,倒是往宫中走动的少些。敢问公公,宫里可有什么变动没有?” 变动大了去了……任公公笑道:“若是格格不嫌,奴才陪你走着?” “多谢公公。” 有宫制小车到了,南乔换了车。 任公公坐在车辕上问道:“格格是先去慈宁宫吗?万岁爷这会儿在早朝呢……”他可是知道这位格格的,以前觐见先皇的时候比向贵人们请安的次数都多。虽然现在是新帝了,但她的名声还在,由不得他不提一声。 “恩。”南乔淡笑道:“我从南边回来之后,还未给太皇太后她老人家请安。今日来,自然是要先叩头赔罪的。” “格格孝心,太皇太后定是知晓的……”任公公应了一句。 南乔顿了顿,又淡笑道:“说起赔礼,皇太后娘娘那里,皇后娘娘那里,都是要赔礼的。真不知道这一日能不能够用呢。” 任公公闻言笑道:“格格多虑了。太皇太后凤体有恙,不喜有人打扰。皇太后娘娘虽也有说了不必麻烦,但皇后娘娘诚孝,每日辰时一刻,都会带领贵人们去永和宫请安的。若是格格赶的巧,在永和宫就能见到所有的主子呢。” 这倒是一个有用的信息。 南乔点了点头,淡笑谢过了他。她倒是忘了,现如今这皇宫有女主人了,皇上的小老婆们每天都要定时向正宫大老婆请安的。事有事假病有病假,若非皇后特旨,或者皇上好心说句话,这无论雨打风吹的,都必须按时报到…… 剩下的都是些不大重要的事儿,比如说这一阵子都有那些命妇们分别向哪位贵人请了安之类的…… 康熙相对来说显得庞大些的嫔妃们搬出宫或是搬到寿安殿养老之后,这偌大的宫殿群显得有些冷清。南乔一路上没有碰上一个主子的车轿,很平静地走到了慈宁宫,赏了那任公公后,捧着那放着观音像的盒子,恭敬地站在宫门口,等待通传。 听说康熙走了以后,太皇太后病的很严重,身体一日差过一日,很久不曾见外人了。除了皇上,就算是皇太后和皇后前来请安,也多是避而不见的……所以,南乔也没有指望这位痛失了儿子的老人会见她这个外人。她来,只是因为按规矩,她必须第一个到这里报到。 但世事总是难料。 南乔看见太皇太后身边的的麻姑姑走了出来,已经准备好说辞,让其转交礼物了,却听见她道:“和善格格?太皇太后宣您进去。” 南乔愣了一下,又飞快地回神微笑,道了一声:“麻烦姑姑引路。” “格格客气。”麻姑姑行了行礼,侧身前行引路。 南乔犹豫了一下,终于开口问道:“太皇太后她老人家,凤体还好吧?” 话虽问出了口,她也没有期望这位老嬷嬷会认真回答她。毕竟那不是随便谁都能知道的消息。 但没想到,麻姑姑闻言,沉声道:“前些日子一度昏迷,曾神志不清过……万幸的是,最近慢慢有好转了些,每日能用两碗膳粥。所以……” 麻姑姑慎重地向南乔行礼道:“她老人家见格格您,想必是因为您曾是先帝很喜爱的人。请格格谨慎言行,万不要再引起她老人家的悲痛之心。” 原来因为这个,才告诉她太皇太后的病情吗?但她……那位老人家既然是因为那个原因才见她的,又怎么能不会因她而想起康熙!想起康熙,她又怎么会不伤心!这是她能够控制的吗? 南乔被麻姑姑这一嘱托,心中一下子没了底。但被麻姑姑那样慎重的眼神盯着,她也只有重重地点点头。 之后便没有了聊天的心思。 站在寝殿门口,南乔深吸一口气,走了进去。 太皇太后斜靠在床榻上,目光浑浊地望着宫殿半开的窗子,出神。 窗外枝头有泛黄的叶子挂着,有些清冷。 “奴婢给太皇太后请安,太皇太后万福安康!”南乔很努力地使自己的请安的声音略带轻快,却又不会太轻快,以至于突兀这寝殿中满满的沉重和哀伤,让听到的人心生不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