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 管理能手 (第2/2页)
于给人私吞了几百斤货物的钱款。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如果任凭这种风气的滋长,肯定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负责收购原料的七个人都是自家的亲戚,还都是厂里的骨干,如果跟他们逐车过秤再入库,不但费工夫,又抹了大家的面子得罪了亲戚。在这个人手紧张的节点上,万一人家恼羞成怒辞职不干了,还可能误了生产,不是理想的处理方式。 赵子通找来了小舅舅江亮,想跟他合演一场“苦rou计”。江亮虽说是赵子通的母舅,可在年龄上还比这个外甥小两个月。想当年赵子通的mama跟自己的嫂子及母亲相继怀孕,到娘家走动的时候,便出现娘儿三个腆着大肚子的壮观景象,在很长时间里,一直成为亲戚们笑谈的话题。后来大家生出的都是男孩,加上他们住处相距较近,年岁又一样,孩子们从小就玩在一起,感情也相当好。江亮现在又指望着在外甥手下赚钱养家,自然是有求心应有令必从了。 傍晚时分,江亮押着一车笋到厂里来,赵子通亲自带着几个人来给他过秤。整车货都称过后一算,实际重量比账面上的数据少了两百多斤。赵子通当即翻了脸,不管小舅舅怎么解释,就是要他当场补上这两百多斤货款,否则就从工资上扣,而且当时的态度十分决绝,让旁边的职工看了都觉得相当过分。 赵子通却不肯就此罢休,趁热打铁召集几位骨干开了个会,说:“食品厂是我们的家族企业,我们又都是亲戚,所以厂子是我的也是大家的,我们都应该用主人翁的态度来经营管理!只有企业兴旺了,大家的日子才会好过,可不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来工作。做生意一定要精明!你们在收购原料时候,大可像其他商人一样,该怎么计较就怎么计较。这样做并不算过分,又能为企业把好关争得利益。大家可以计算一下,每收购一车原料,都得过几十甚至几百秤。如果每秤都多算或是少算上两三斤,里外里就是大几百斤。认真计算下来,光这些原料的差价,就足够支付工人的工资了。我在这里宣布一条规定:以后choucha时,如果还发现有货物的数量少于账面数的现象,我就将采购员最近收购的几车原料,都照这个斤两数,按双倍的价钱扣他的工资!” 自古以来,“杀鸡骇猴”的招数总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大家见到赵子通连跟自己关系密切的小舅舅都照罚不误,就明白这是个不好糊弄的主儿,谁还敢打他的小算盘?以后进的货都只多不少了。当然,江亮被外甥从工资上扣去的钱,赵子通又加倍地还给了他,还对他更加信任了。 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赵子通总算把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基本都摆平了,大家都把精力投放到生产中去。 通达食品厂加工的罐头笋,其实就是初级加工的产品。每天一开工,工人就会烧起锅炉,将成堆的鲜笋经水煮后,剥去外壳留下可食部分。经过这一道工序,整只笋只剩下了三分之一的份量。剥壳后的春笋在生产车间里,只使用天然乳酸进行发酵,几乎不使用什么添加剂,但得将pH值控制在四点二到四点五之间。发酵一定时间后,再次用高温杀菌,然后密封罐装即可。整个流程为剥笋、分选整型、清洗、预煮、装罐、加汤汁、排气、封罐、灭菌、装箱等。过程并不复杂,但每步都要做到位,否则,有可能浪费原料不说,还会影响产品质量,进而影响企业的声誉形象。 所以在生产的过程中,不但要把好每一道工序,就连照顾好每位女工的情绪也很重要。初出茅庐的赵子通却凭借自己的能力全都做到了! 通达公司的第一批加工产品销往RB这类出口产品对质量的要求比较高,尤其是对农药的检测特别严格。好在南山的产品原料都是原生态,生产加工时主要是对其分类,选择好的原料再进行加工使用,一个生产流程下来,原料就变成成品了。至于那些剩下的次等原料,赵子通让工人们把它制成干货,只收些加工费用,按成本价买给周猛、方明,或是让他们代销。 赵子通早就通过堂兄找好了路子,将样品寄到对方公司,质量检测达标后,办好了各种相关手续,双方就进行交易了。 产品一批批运出去,款子也一笔笔汇进来。这类经过加工的出口产品,利润往往要比单纯的原料贩卖要高出几倍,而且国家对这类产品还另有补贴。所以,只做完这一季冬笋和香菇,“通达食品公司”便赚了个盆满钵满。赵子通他们对自己的企业充满了信心,又追加资金扩大了生产规模。 通达食品加工厂的产品多样,因此一年到头都在进行生产。 接下来,在春季做的还是罐头笋,夏秋季则同方明合做,从“明耀土产公司”进到鲜莲子,进行白莲保鲜。产品多样了,销售渠道也跟着拓宽。赵子通又通过堂兄堂姐的介绍,将产品出口到韩国、新加坡等国外市场。 赵子通的“通达食品加工公司”是南山县第一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它在增加本地农产品附加值及缴纳税收方面都走在全市的前列,加上又是以台商的名义开办的厂子,因此更是受到市领导的大力支持。 两年后,赵子通手里积累了相当多的资金,为当地上缴了相当可观的税利,还为国家赚来了外汇,成为南山县食品加工的龙头企业。这一年,赵子通因为贡献突出,被评为“南山县劳动模范”,还被选为市人大代表。 手头上有了相当丰厚的资本后,赵子通同大伯作了商量,还清了当初向他借来的款子,又加紧培训选拔业务尖子,准备到邻近一个资源丰富的县级市建立分支机构。 经过了这几年的尝试,台湾对来大陆探亲的政策又放开了许多,大陆方面对台商的投资一直都有照顾政策。赵子通在征得大伯同意后,准备用他的名义,到邻近的平武市建立分厂。 自然,平武市政府对台胞的投资也极为欢迎。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赵子通很快就在平武市选好厂址。这个场址在平武市的近郊,地势开阔,交通方便,面积比总厂要宽大得多。如果这块地皮只用来建食品厂,显然是大了点。或许赵子通在未雨绸缪,为以后的发展做准备吧。 厂址批下来了总得开始建厂生产吧!否则就是你不想赚钱,政府总不可能把土地划拨给你却收不到税。考虑再三后,赵子通选中了自己的远房堂弟赵子城为平武分厂的建厂人选,到平武市负责厂房建设。 赵子城是个高考落第生,不过他除了高考时运气差一些外,从各个方面来看都相当的优秀:才进入社会不久,接人待物便相当老到;酒量不错,在酒桌上喝起酒来有股子豪气,在现在的这种以酒论交社会里,让他很容易结交到些朋友;赵子城还天生就精于成本同利润间的计算。 在南山总厂开业前,赵子通先将加工技术教给手下的主要干部,当时学得最快的是他。后来,在对工人的培训中教得最好的也是他。所以,以后在食品加工方面有什么新的技术,赵子通都派他出去学习。两年多来,赵子通一直就把这位堂弟当作得力臂助。 赵子城前年结婚,孩子还不到两岁,妻子现在也在南山总厂做事。赵子城虽然有些能力,但家庭经济不是很好,赵子通有把握罩住他。派他到平武去独挡一面,赵子通相信自己的眼光,也相信他的能力。 赵子城果然不负所望!到平武以后,事事都亲力亲为。不但把建厂的每件事都处理得相当到位,还跟那些打过交道的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连工地上好多建筑人员也跟他成了好朋友。 不到一年的工夫,平武新厂所有建设工程全部顺利完工。 目前食品加工行业势头很不错,分厂建好后很快就投入了生产。赵子通就让堂弟以技术副厂长的名义,暂时负责平武分厂的管理工作。 改革时代出现的商机总会多一点,赵子通这边的事情还没忙完,那边的投资机会又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