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豪浮沉记_第四十一章 犯 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一章 犯 险 (第1/3页)

    第四十一章犯险

    赵子通玩得太过火了,反而整得自己郁闷窝火没有状态,只好主动从老总的位子上退下来。在赵子达的心里,哥哥一直都比自己强,是赵氏最佳掌权人物。只是目前他的状态实在不宜处在企业的管理层上。也只得暂时代理哥哥的位置,好让他有段时间去反省,改掉那些坏毛病。谁知道赵子通这次被人算计后,心里烦乱得生了场大病,身体精力大不如前,连头顶上的毛发都快掉光了,留下了秃秃的一块。厂里的女工们见了,背地里都戏称他为“一块五毛”(一块无毛),再也更没心情去上班了。

    赵子通忙活了二十多年,这一闲下来,还真不想再去做事情了。他现在是不会再踏进赌场了,平常就是喜欢找人闲聊或者是四处闲荡。开始还经常找那些老哥们儿玩,可方明、刘起他们全是大忙人,哪有那么多时间奉陪呢?更何况,如今的赵子通变得就像块牛皮糖,粘到哪里都牢得很,不管到谁那儿去,一坐就是大半天。一段时间过去了,大伙儿都唯恐避之不及。

    赵子通从小就因为家庭成分高,在村里受大家的歧视,以致于养成了孤僻的性格。读中学的时候,因为受到老师们的重视,又认识了几位趣味相投的朋友,这才让他的这种性格,不那么突出地显露出来。刚参加工作不久,又在大伯的帮助下,创业相当的顺利,这种性格又转为高傲,只喜欢受人尊敬吹棒,受不得什么委屈打击。现在结交了损友沾染了赌博的坏习惯,而且又在这个方面吃了大亏,对他的心理打击实在大。他也明白自己目前的这种状态,对赵氏集团的管理很不利,甚至可能带来毁灭性的伤害。他还是个很理智的人,就干脆退下来进行自己我调整了。

    从一个前呼后拥、能呼风唤雨的企业老总,瞬间变成一个清闲无聊的孤家寡人,这种落差实在太大了,真让他短时间内难以适应。起初跟几个老哥们儿闲聊,还觉得日子过得相当自在惬意,后来见到大家都躲着自己,总觉得自尊心大受伤害,甚至怀疑他们曾经的友情。可换位思考一下,他心里也就逐渐释然了。

    堤内损失堤外补,失去的东西一定要找回来,这是赵子通的又一个性格。否则他也不会被池莞儿牵着鼻子走上赌博场了。他很快又在彩票上找到了寄托,整天都坐在博彩票店里,对着走势图苦思冥想,希望中个大奖来挽回损失。

    赵子通现在能够支配的,就是厂里每个月发给他的工资。月初手头宽裕,想到什么号码就买什么号码,所以他从博彩店出来的时候,手上经常都攥一大叠彩票,连卖彩票的人见到了他,就像见到财神一样客气得很。可是中大奖的机率实在是小得可怜,赵子通似乎也没有这样的好运气,经常是买了多少钱就等于送出多少钱。偶尔的中几个小奖,又让他信心百倍,增加了中彩的欲望,变本加厉地投入。因此经常是还不到月半,腰包里的钱就被挥霍一空了,有时穷得连香烟都抽不起。

    方明几个知道他的困境后,会让人给他送些钱去,赵子通也接了下来。赵子达知道后,马上打电话过来进行制止。方明他们会理解,赵氏不缺赵子通用的几个钱,这样做无非是想逼他转变回来。可是现在的赵子通,却一直都是那幅破罐子破摔的破相儿,大家对他一点儿办法也没有。

    哥哥这边暂时是指望不上了,赵子达只好拿出精神来全力顶上。几位老兄弟本来就把赵子达当作弟弟看,现在出了赵子通的事,对他就更加照顾了。

    在那个年头,像平武这样的小城市,市民的住房条件本来就相当紧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家手里多少都有些积蓄,心里就产生了些想法。现在高楼大厦一座接着一座地矗立起来,多年来憋在心里的老大难问题就要解决了,这是多么让人振奋的事!因此,大家买房的积极性都非常高。在这种形势下,临江楼从动工到销售再到工程全部结束,每一个环节都进行得相当顺利。工程造完一半多,就已经追回了所有投入的成本。后面的收入,除了少量的预算投入外,剩下的就是红利了。临江楼的生意结束后,大家都狠赚了一把。周猛又看到了其它的商机,收拢资金回转到南山去了。

    平武市房地产开发,却在以迅猛的速度向着郊区发展。以前在拓宽街道时,曾经在东郊划出地块补偿拆房的居民,如今大家都把它盖了起来。放眼望去,新房林立,隐然有了城市新区的气象。

    赵氏的通达食品加工厂所处的位置,正在市政府规划的新区住房范围内,而且紧邻着新的居民区。作为一个能制造污染的实体企业,不可能在这儿继续存在下去,或早或迟,都将被拆除或是迁移,取代它的又将是几座巍然耸立的高楼大厦。这对正在投资房地产生意的赵氏企业来说,倒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刘起代表市政府终于向赵氏明确地提出了要求,要他们将通达食品厂迁往更远些的东郊工业区。因为是政府的规划,迁厂的条件相当的优惠,厂址由他们在工业园内选,面积不会小于旧址,而且还可以得到一笔迁厂补偿费。至于原厂的旧址,则由政府收回另行使用。

    赵氏却有自己的打算,他们回复说,一定全力支持政府的工作,尽快地迁移厂房。只是提出了新的处理方案:赵氏可以出钱购买工业园区的新厂址,旧厂址能不能以赵氏的名义,申请转为商业用地,由赵氏来投资开发房地产。他们还请分管副市长刘起帮忙协调运作。

    通达食品厂旧址转为房产开发用地,原本是政府规划中的事,赵氏提出的方案也在情与理之中。刘起因风吹火,很快就帮着将这件事搞定了。赵氏循例走过了一系列程序,交了一笔费用后,就在新区继续开发房地产了。

    赵子通当初受到大伯的提示,买下的厂址就比需要的大得多。而且在当时的形势下,圈定工业地皮只须交个相应的手续费就可以了。手续简单,费用低廉。可是到了现在,这块地皮即使作为工业用地转让给他人,那笔出让费的额度也可观得很。如今在赵子达的cao作下,只要交足两种用地的差额,就可以在这儿开发房地产了。整个赵氏家族的人都感觉到这次要赚大发了,至于赵氏的前途,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片光明!

    手续办得很顺利,因此新区的房地产工程很快就动工了,赵子达把这个楼群命名为绿园。绿园的位置相当好,它同旧城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