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一章 犯 险 (第3/3页)
方明暂时停止开发房地产项目,收拢资金观望形势的发展。他还有那么多生意呢!土产公司和明耀酒店的生意就够他忙活的了。 方明接到赵子通打来的预约电话后,就把他们请进酒店的办公室。他对这位把兄一直都非常尊重。他是那么有能力,有才华,没想到居然跌倒在女人的石榴裙下,接着还被牵进赌场,以至于沉迷赌博不能自拔。现在虽然戒了赌,可再也不是印象中那个意气风发的赵老大了。 方明也曾尽心地劝导过几次,可是一点效果也没有,赵老大的情绪还是那样低迷。自己对他也爱莫能助,只能在私下里衰其不幸,怒其不争了。看来这种心病一定要等心药来医,没有重大事故来刺激,是不可能让他重新站起来了。 “老五,我们把平武分厂的旧址从工业用地改为商业用地,并在那里开发房地产了,这件事你是知道的。可是目前商品房卖不动,造成我们的资金周转出了大问题。我想来想去,只有你可能会帮得上这个忙,所以今天带着子达找你来了。”赵老大很直率,一见面就开门见山。这也是把弟们喜欢他的原因之一吧。 方明点了点头,说道:“你们用分厂旧址改做房地产生意的事,我听刘起讲过了,但具体的细节我还不大了解。当时我们就在为你高兴,都说你很有先见之明。当初圈下那么一大块地,现在可要赚爆了。目前我把资金都收拢过来了,手头上还比较宽裕,可能会帮得上你们些忙。只是你们资金使用方面的情况,我还不大清楚,能不能让我多了解点情况?” “你把情况都介绍一下吧!明子不是外人,有什么就说什么,不要有隐瞒,尽量介绍得详细一些。他只有了解情况了,才能给我们适当的帮助。”赵子通对弟弟说道。 赵子达点着头,轻咳了一声,清了清喉咙,说道:“当初我哥圈下了那么一大块地,位置又恰好紧邻新的居民区。从平武的发展情况看,已经不适合在那里继续生产了。市政府也正式通知,要求我们迁移厂址。在刘起哥的帮助下,我们顺利地把它转为商业用地,用来开发房地产。我总以为几个哥哥已经创造了这么好的条件,赵氏这下子可以乘势狠赚一把了。我当时的打算是买下新厂址,交完旧厂址的差价,手头上剩余的资金加上银行的贷款,完全可以支撑到第一座楼盘销售期,以后则可以依靠售房款循环使用,一直到生意结束。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第一座楼才开始建造的时候,市场就开始不景气。结果商品房没卖出一套,银行的贷款期限却到了。万般无奈下,我从周猛哥哥的担保公司,用五分的高利借到了两千五百万元,还清了银行的贷款。可是因为房地产不景气,银行不肯再放贷,又让我们缺少了周转资金。我当时是想尽了办法四处求借,好不容易在刘起哥哥的帮助下,贷来了三千万元,总算熬到了现在,商品房却仍然没有买出,银行还款的期限又要到了。如今我也是走投无路了,所以哥哥带我到这儿,向明子哥求救来了。” 方明听到这里,心里在暗自庆幸。要不是听了女儿的劝告,自己今天也很可能到了这个境地,甚至还可能更糟呢。 赵子通见方明没说话,以为他心里有什么顾虑,就插话道:“虽然这段时间我没管事,但对房地产的行情还有些了解。就目前来看,不管是南山还是平武,这几年盖好的房子,并没有从根本上满足大家的需求。就连城里都还有相当一部分市民住房紧张亟待缓解,更不用说乡下还有很多人想到城里购置房产了。应该说各地对房产的刚性需求量还相当大。现在房地产的冰期已经持续两年了,估计很快就会复苏,这一点我还是比较乐观的。” 方明点着头说:“这种看法我认同!我也对周边几个县城进行过调查,目前很多要买房子的人也正在着急呢。只是在这种形势下,他们只能持款观望。因为对绝大部分家庭来说,这毕竟是一桩大买卖,关键的时候是得谨慎!目前政府又准备给大家提工资了,我估计过不了多久,房地产生意又会回暖。只要再坚持一阵子,你们就海阔天空了。再说,朋友有通财之义,我们相交了这么多年,助你一把是我份内的事。说吧,要我怎么做?” 这么大的事情,方明居然答应得这么干脆。赵子达很受感动,他有些激动地说道:“明子哥!我找过那么多人,只有你才真心想帮我!谢谢你!”稍微平复了一下情绪,赵子达又接着说道,“我们来这儿之前也考虑过,并且准备了两套方案。第一种是我们以两分月息向你借钱。不过我们要的钱比较多,可能会影响你在其它生意上的投入,我觉得不够理想。第二种是我们两家合股做这个生意。第一座楼盘已经完工了,只是耽误的时间过长影响效益,你可以不参加。但我们还需要为它投入部分资金,这些钱我们按息向你借。第二个楼盘马上就动工,我们一起做。地价就以目前的市场行情来算,超出的资金我们一样算息给你。这样,你的钱不会在我们这儿只吃利息,同时也能解决我们资金上的问题,应该说,这会形成一个共赢的局面。当然,后面还有三个楼盘,明子哥要同我们一起开发也可以。不知道明子哥有没有更理想的办法?” 方明爽快地说道;“行啊!房地产沉寂了这么久,估计不久也要开始回暖了,我也正准备找个楼盘做。我把钱投到哪里不是一样!如果顺便还能帮你点忙,那是最好不过的了!我就跟你们合作第二、第三两个楼盘吧。要多少资金你们预算一下,我明天就给你转过去。” 有了方明的支持,整个绿园重新焕发了生机,资金周转流畅了,工程继续进展下去。经过半年多的时间,第二个楼盘就盖好了。这时,全国各地的房地产又迎来了第二个春天,原来库存的商品房供不应求,房价又在飞速上涨,赵氏的所有投入资金很快就回拢了。 有了充足的资金周转,他们加快了工程速度,三、四、五几个楼盘同时开工,终于赶在第二个楼市的高峰期,把绿园的所有生意都结束了。 在这次房地产投资中,赵氏总算有惊无险地挺了过来,还狠捞了一大笔。并且附带着方明不但赚笔了钱,还赢得了好口碑。大伙儿都说方明是个福人,只要有他在,就没有不顺畅的生意。其实这也是实情,从这么多年的经历来看,他始终走的都是好运气。这不,他家里的好事还多着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