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春秋_第九章 之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 之九 (第1/2页)

    第九节再度出走

    (1)

    每个人的成才之路都不会是一帆风顺。

    哪怕是官二代、富二代,想要守住老爸留下来的那份家业,也颇不容易。

    尤其是像韩信:第一,他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父母是赤贫的“无产阶级‘’,靠祖上庇护只能是死路一条;第二,他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只读过几年私塾。他就像野地里杂草丛生自由生长,根本没有人管束、引导他。

    你只要给他一口饭吃和安稳的日子,你就是他的再造父母。所以,这种人由于坐享其成、不劳而获,心也野惯了,往往会异想天开、好高骛远,做事不着边际。

    但如果你彻底鄙视、抛弃他们,你就大错特错了!这种人往往会走向两个极端:天才和傻子。关键看谁来引导?怎么引导?

    这种人模仿能力极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俗语用在这里再恰当不过了。他如果接触的都是有文化、有水平的高级知识分子、专家、社会名流,那么水涨船高,他的知识含金量就相当高;如果他天天和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乞丐、无业人员和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混在一起,他一辈子只能混吃混喝、一无是处,穷困潦倒一生。

    韩信的运气真得不错。他无意之中跌跌撞撞先后拜会了当时最顶尖项羽、刘邦两方面高级人才,为他最后的功成名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我要说,真正的自学成才是不存在的。

    你的成功和你所处环境、周围接触的人是密不可分的。这是外部条件,地利;

    当然你的努力也是非常重要的。然后,加上你的一点点天分。这是自身修养,天时;

    最重要的是看你的机缘巧合了。这是人脉关系,人和,最关键的地方。

    天时、地利、人和,成功三要素,缺一不可。

    刘邦的无限制拖着不回复,韩信当然明白自己相当大将军的梦想就像天上的月亮,可望而不可即。他脑子清醒的时候,也该明白自己的真实处境。那么多战功赫赫的将军在那儿摆着,恐怕下辈子也轮不到你韩信!

    他如果不服输的牛急脾气一条道走到黑,除了粉身碎骨万劫不复,还会留下什么?!人有的时候,只要你努力了、付出了,此事却依然遥遥无期看不到希望,那你就放弃吧!也许,你换一种思路、换一种活法,“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你的好运在不远处静静地等着你。

    (2)

    “韩信,你在这里已经当上了治粟都尉,比起项羽那儿执戟郎中不可同日而语,你就知足吧!”

    “萧丞相说你能当大将军,不过是听你吹了几句牛皮,算不得数。”

    “凭你韩信的资历,混到这一步真的不容易了!真的,一般的士兵再怎么努力,到死也爬不到都尉一职!”

    “爬得越高,摔得越惨!高处不胜寒啊。”

    不少关心韩信的人都在劝他。

    韩信的内心世界翻江倒海、左右为难。

    他经历了那么多苦难、挫折,他真的不想再折腾了,还是见好就收吧!

    可是夏侯婴、萧何他们却像着了魔似的盯住了自己。夏侯婴隔三差五请韩信喝酒聊天,恭恭敬敬奉为上宾;萧何更是不耻下问、洗耳恭听韩信滔滔不绝长篇大论,时不时点头哈腰、眉开眼笑。两人似乎不是等级森严的上下级关系,倒像是多年不见的老朋友。灌婴简直忘了自己还是个将军,似乎只要韩信一声令下,他马上行动刻不容缓。

    这几个人对韩信考察下来,一致认定此人绝不是吹得天花乱坠的绣花枕头。这小子肯定有真家伙,说不定还有压箱底的绝招还没有使将出来。大家眼下见到的只是沧海一声笑九牛一毛而已,只是他轰轰烈烈伟业正式拉开序幕之前的一场开场秀。

    韩信其实对自己现在到底有多少本事心中也没个底,他只是觉得隐隐有一种水到渠成、不吐不快的渴望与冲动。

    哲学上有一种理论,说的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它是指一个人从无数次失败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总结经验教训,累积发酵到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