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神昏天殇_第四十五章天下无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五章天下无双 (第1/2页)

      李铭心中吐槽不断,但脸上面色如常,毕竟为今之计他也唯有硬着头皮上了,而既然要上,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气势上不能输,哪怕心里没底也要装作成竹在胸。

      这就是李铭当初编写的《统一三国的一百种方法》中的外交篇准则之一。

      若是以前的李铭常常宅在家里自然是做不到,但现在他经历太多太多,让他本能的对大场面有一种免疫能力,用他自己的话,那就是将装逼之道从意yin变为了实践。

      还别说,这一套B装下来,真把王候给唬住了。

      王候心想:“以吕布为将之楷模,却还神态自若,胸有成竹,莫不成其有必胜之把握?”

      想到此处,王候再也坐不住了,只见其先发制人道:“吕布叛离丁原,投靠董卓,助纣为虐,令汉室衰微,是为不忠。”

      “其重利轻义,为赤兔而诛丁原,为貂蝉而杀董卓,是为不孝。”

      “后其兵败,颠沛流离,先帝惜其才收留,其却背生反骨,谋夺徐州,是为不义。”

      “再之后,其兵败下邳,不听谋主陈宫之策,致使白门楼上血溅七尺。”

      “似此等不忠不孝,不仁不义,有勇无谋之辈有何面目可为将之楷模?我倒是想听听李兄的高见。”

      王候还真够狠的,一口气列举了忠、孝、义三点,在结合其结局进行抨击,最终形成一把攻无不克之矛。

      这柄矛说真的,刺的李铭心中直发慌。

      但李铭深知哪怕再慌乱,也不能表现出来,因为一旦表现出来,他就输了。

      这一连串的说辞乍看之下好像已经把吕布贬得是狗屎都不如了,若想要洗白吕布不说绝对不可能,也算是难如登天。

      但不知为什么,李铭的心中忽然发现出这样一种想法——今天,哪怕是天,他也要试着登上一登。

      “王候同学,我问你一个问题,项羽与韩信二人若是单挑孰强孰弱?”

      “自然是霸王。”

      “那为何最终却是韩信诛杀项羽而非项羽斩杀韩信?”

      “自是因淮阴侯用兵如神,四面楚歌,十面埋伏方才诛杀霸王。”

      “可韩信论武艺明明远不如项羽,何以韩信能诛杀项羽?”

      “战场胜负又非小儿比武,岂能以一己之力论定胜负?”这一句不是王候说的,而是宋修说的。

      “宋修同学说的是,战场胜负又非小儿比武,岂能因一己之力论定胜负?”

      “那么我且问王候同学,吕布不过一介寒门,哪怕曾入丁原帐下也不过谋得一个主簿的文职,何以最后成为了名震天下的第一武将?”李铭问道。

      “因为……”王候这时已经反应过来李铭要说什么了,但他却无力辩驳。

      “因为战功!”李铭道:“从一名文职主簿成长为天下第一武将需要多少的战功堆砌而成?又需要多少场的胜利堆砌而成?”

      “而若是有勇无谋者,又岂能百战百胜?”李铭一连串的反问发出,令王候脸色不禁一变。

      “即使他有勇有谋,也始终是一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畜生不如之人。”王候心知不能再顺着李铭的思路走下去,干脆将问题导回正轨。

      “那么我请问王候同学,在这个乱世,有谁称得上忠孝两全,仁义无双?”李铭反问道。

      “这……”王候一时间竟也有些哑口无言,因为莫说在这个时代,在以往的任何一个时代都找不出这样一个人,可能曾经有过,他的名字叫做王莽,号称当世圣人,可惜后来篡汉了,然后被汉光武帝用开挂般的手段血虐了。

      李铭也是认准了这一点,发出了这个反问,因为他自信王候无论说出谁,他都能举出一堆黑历史来,但现在的局面是不胜不败,他想要赢,必须要兵行险着。

      “我却知道这样一个人,他的名字叫吕布。”李铭平静的说道,其实在说出这句话时李铭自己都是不信的,但今天不知怎么了,一提到吕布两字,他的思路变得空前清晰,以往认为洗不白的吕布,此刻他竟真有一种想把他洗的白白净净的感觉。

      而王候听闻这个名字却是笑了,当然不止是王候笑了,班级里所有的人都笑了。

      或许这个世间根本就没有忠孝两全,仁义无双之人,但若让你说出一个和忠孝两全,仁义无双之人根本搭不上任何边的人,脑海里第一个想到的恐怕就是吕布。

      而此刻,李铭竟然说出了这样一个滑天下之大稽的名字。

      “王候同学,请问何为忠?是忠于人还是忠于心?”这个问题王候不是第一次听到,因为他就在昨天就被人这么问过,而这么问他的那个人就是姜维。

      “我不知。”王候这一次学乖了,直接回答道。

      “我认为,忠于己心,立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