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神昏天殇_第四十五章天下无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五章天下无双 (第2/2页)

平定这板荡乱世是为忠,不知王候同学以为如何?”李铭道。

      “李兄见解独道,我难评对错,姑且算作忠吧,但不知其为赤兔而杀丁原,为貂蝉而诛董卓,何以言孝?”王候回答道。

      “王候同学莫不是也信这套坊间流言,文人把戏?

      “想象总是浪漫的,现实却是残酷的,在这乱世之中,文人通常会用自己的浪漫来掩盖现实的残酷,但现实就是现实,无论你再怎么掩盖也改变不了。”

      “一个天下第一武将,世之虓虎,不世枭雄又岂会因为一匹宝马,一个女子而做下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

      “莫不成王候同学真的相信曹孟德兵伐东吴只是为了大小二乔而不是为了那天下一统,为了那不朽之霸业?”

      的确,哪怕是自己,也绝对不会为了一匹马,一个女人而冒那么大的风险,更何况是被称为天下第一武将的世之虓虎吕布吕奉先呢?

      但那又如何,即使不是为了赤兔与貂蝉也绝对和孝字扯不上半点关系,想到此处,王候不禁笑道:“的确是我唐突了,但不知李兄所言与孝字何干?”

      “何为孝?孝者,上为老,下为子,子能承其亲,顺其意,便为孝。”

      “何为仁?推己及人,兼济天下即为仁。”

      “何为义?合乎时宜之道理即为义。”

      “恒、灵之时,民不聊生,黄巾叛乱,群雄割据。使多少孝子不得承其亲而失孝?”

      “而子承其亲者,乃小孝。能还孝于天下孝子者,方是大孝。”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三国割据之雄,哪一个不想还孝于天下孝子,让子可承其亲,天下归太平?”

      “袁术也好,袁绍也罢,他们都本可苟全性命于乱世,却最终拼上性命一搏,只为推己及人,兼济天下,这是何等大仁。”

      “他们这群人,又为自己所认定的合乎时宜的道甘愿献上性命与国家,又是何等的大义啊?”

      “在这青史之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的乱世枭雄,又有哪一个不是大孝、大仁、大义之人?”

      “而吕布比起那些同时代的乱世枭雄更加仁慈,他可以抛却这个时代比性命还要重要的东西——名声!”

      “在这个时代,忠于汉室,为汉室抛头颅洒热血,视为荣耀。在这个时代,死永远比活着光荣,但那些因为这个而死的人全都是傻子,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人死了,要名声有个屁用!”

      “勾践舍下名声,经卧薪尝胆方有三千越甲可吞吴的不世神话;韩信舍下名声,经胯下之辱方有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的不朽战役。”

      “而吕布,舍下了名声,诛丁原,杀董卓,割据一方,世人皆骂其三姓家奴,但我且问世人,若用世人眼中的大义诛丁原,杀董卓需要多少人的牺牲?多少父母将失去奉养的依靠?”

      “武王举大义伐纣,尚且血流漂杵。而吕布只是舍下名声,就能以最小的牺牲成就了霸业,这比那些表面上满嘴仁义,实际上却是借着大义的名号不断兴杀伐战事的人仁慈了不知多少倍,这世间还有比这更为仁慈的统一方法吗?”

      “在这个乱世,每一个都扯着一面大义的旗帜,或中兴汉室,或平定狼烟,或兼济天下,可他们没有一个人说了实话,他们只是想扯着大义的旗帜满足自己肮脏的利欲。”

      “而吕布,至少比他们更真实,他不似那些人表面上举着大义的旗帜,行事上却彻彻底底的将大义踩在脚下。他是真正的将那假的大义旗帜踩在脚下,一直遵循着自己心中的大义。”

      “可惜,他的思想太过超前,而这又是个守旧的时代,所以世人皆不容他,而他孤独也造就了他的天下无双。”

      “翻开史书,有多少人,三易其主,四易其主,甚至五易,六易其主,可是当人们想起三姓家奴时,只会提起吕布,只因他是吕布,天下无双的吕布。”

      “而那些讥讽他的,嘲笑他的,最终都成了历史的过客,唯独他吕奉先反而名留青史,哪怕是遗臭万年,也比那些消逝在历史的尘埃要伟大的太多太多。”

      “吕布,吕奉先,一个孤独的灵魂,因为思想超前而不容于这个守旧时代而走向败亡。但他永远会存在于史书中,成为那个天下无双武之顶峰,也是我心中的将之楷模。”

      当李铭的最后一句话落下时,大家方才如梦初醒。

      期间的一些点可能讲的并不是很完美,但王候却似感觉眼前的李铭越来越大,最终大到他只能仰望。

      这一刻,王候知道自己输了,输的心服口服。

      一名王者若是连自己的失败都要自己骗自己,那么他便不配成为一名王者。

      但王者还有一个特质,他们会知错,会改错,就是不会认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