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四章 琅琊开阳 (第1/2页)
汉王朝,终究还是汉王朝。 无论当今天子的权势再怎么小,国土再怎么四分五裂,天下群雄再怎么诸侯并起,这个眼下仍在以汉为名的国家,到底还是一个国家。 一个,仍拥有着十三个州郡的,完整的国家。 天下只有一个天下共主,但在怎么厉害的君王,终究只是一个人,要治理这么大片的土地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民,实在是力有未逮独木难支,虽说各地自有臣工协助天子执政,但臣子终究只是臣子,手中权力大小有限,没办法分担太多压在皇帝肩上的负担。 于是,分封制自然而然,就应运而生了。 分封制,顾名思义,是作为天下共主的皇帝选出一部分土地交给某个选定的人代为管理,或是有功之臣,或是皇亲国戚,是为诸侯。理论上他们只是皇帝的代理人,封地内的所有资源和收益并不属于他们所有,而是该由他们收集整理,再交给皇帝分配。 这样子的办法固然可以减轻皇帝陛下的负担,却也未尝不是他对这些代理人的信任。但,还是那句老话,人无完人,眼睁睁守着金山银山却不从中捞取好处这样子的事,又有谁能做到呢? 只是若只有一个人贪也就罢了,要命的是在周王朝之前,这些由君王亲手分封出去的土地是可以由诸侯自己挑选后代世袭的,是可以一代代传下去的。久而久之,这些原本属于君王的国土就这么慢慢被各诸侯侵吞蚕食,一个完整的国度分裂成了数个诸侯国,然后在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事件后,这个现实就从一开始大家都还在掩饰做戏的虚掩其表中,一下子整个明面化了起来。 然后周王朝陨落,神州大地进入了春秋战国的争霸时期。 随着秦灭六国,重新统一了天下,如何治理这片偌大疆域这个头痛的问题又一次摆在新的统治者面前。只是始皇帝不愧是始皇帝,拥有超强魄力的他,本就是从一个诸侯非常明白分封制弊端的他,干脆就废除了分封制,转而设立了郡县,断绝了世袭的任何可能性。 奈何秦朝的统治手法实在是太强硬了,没过多久就搞到天怒人怨,引发了陈胜吴广的带头起义。陈胜吴广没什么,没蹦跶过一年就被灭了个干净,问题是秦国统治天下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了,被灭的六国遗民还没来得及真正融入到一起,给了不知道到底是不是原诸侯后裔的野心家起兵响应的机会。 随后项羽横空出世,高祖从旁协助。子婴元年,秦三世子婴自咸阳出降,秦灭。 再经过了我们大家都知道了结果的楚汉争霸后,高祖皇帝终于坐上了那独一无二的皇帝宝座,对于那个又一次被拿出来质疑的问题,他也有了自己办法—— 那就是从四百年前就实行至今的,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推行分封制的郡国制,然后再在四百年间数次诸侯反叛中战胜并削弱诸侯了的权力,最终总算是确定了郡县制为主,把诸侯削成了狗的统治制度。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徐州的地界内,竟然还有分什么梁国沛国彭国等国的原因吗?”吕蒙右拳砸在了左掌里,整一个恍然大悟的模样。 “可以这么说,”我抓起茶壶就往嘴里猛灌。这鬼天气已经够热了,还要给这个不学无术的白痴上历史课,真是渴死我了。“不过即便雄才大略如高祖皇帝,恐怕也没有想到,原本只是个人能力出众的文臣武将,经过这四百年的举荐制度,竟也渐渐组成了一个又一个关系彼此之间盘根错节的世家大族,成为这个世道新的诸侯的来源。” 一旁的太史慈也喝着茶,他的面孔上同样挂着诧异的神色,不过他可不是吕蒙那个傻小子,表情不会那么奔放。 至于贾诩……那个被我强行拖出来的贾诩,就已经在拿羽扇掩着嘴暗暗偷笑了。聪慧如他,这样的小事,哪里还用得着我啰嗦。 突然一股震动从跪坐下屁股底下的小腿蔓延过来,随即向上冲击着我的身躯。猝不及防之下我当然没有来不及反应,身体猛的向上一顿,幸好这震动并不算强烈,向上一顿后我的身体马上就回复到了原来的位置。 吊煮在案几上的酒壶规律地摇晃着,青铜铸造的牛形铜觥并没有倒下,倒是周围湿了好大一片。 “这浪……”吕蒙也被吓了一跳。“怎么那么大?” “我们现在……”太史慈用镇定的表情掩饰着他的不镇定。“是在沂水上没错吧?不是在横渡汉水吧?” 我用鄙视的眼神横着瞥了瞥太史慈和吕蒙。江东水军,天下第一?就这? 不过说来我也没有说他们的资格就是了,同样是来自北方的贾诩,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迅速就摆正了身子,脸上一点波澜也没有,就连那永远都在摇摆着黑色羽扇的手,都似乎根本就没有晃动。看来只要这船翻不了,就算我掉下水他都不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