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六章八方风雨会雍州 (第2/2页)
奥陶统马家沟组,沿英山至禹门口一带40平方公里范围内均有石灰岩分布。目前已探明的水泥用灰岩储量累计达4951.72万吨。 ②高岭土 区内的高岭土赋存于中上石炭统本溪组、太原组与上二叠统上石盒子组。目前探明的高岭土分布于象山涺水河~马沟渠沟口与竹园~石家沟之间。已探明的保有资源储量630.7万吨,远景资源储量1514.4万吨。为一大型高岭土矿床。 既然探明了韩城确实如银河系地球同一时间系那样有着丰富的煤铁矿资源,西北军政委员会乃决心在韩城设立开发区,重点在这里发展煤钢工业综合体,矿业为区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在韩城工业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了韩城工业化进程,带动了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建材、化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工业体系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发挥着基础性调节作用。为了韩城开发区的发展,西北优先修建的玉潼铁路在1927年从临潼向韩城优先修建了一条176公里长的支线,这条线到1928年完工。韩城开发区是西北整体开发的头炮,不能有失,不过你们可能难以相信的是,这样一个重大的项目,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却是一位春申市来的企业家、天主教徒陆熙顺。 以下记录来自春申市某区的地方志: 他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也是民国前期著名的企业家和慈善家。年轻的陆熙顺曾中过秀才,不久就在教会里跟法国神父学法文,这样他后来就有机会在洋行谋得了一份工作。清末,他随团赴欧洲和美国考察,并专程去梵蒂冈觐见教皇。在国外他尖锐地观察到发达的工业可以造就这些国家国富民强,感到中国也必须以实业来振兴,回国后为此准备了好几年。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接办了债台高筑、濒临倒闭的“华商内地电灯公司”。他经营有方,使公司转亏为盈。次年,他又借拆除城墙之机,投资并筹建“华商电车公司”,在如今春申南市的人民路和中华路这条环城路上,建造有轨电车线。此线路环绕南市老城,沿途人烟稠密,因此公司收益奇高。为得到可靠的数据,在做出投资决定之前,他派人每天坐在将来要铺轨的地方数过路的人数,可见当时也做了大量市场调查,而不是单靠运气。 1918年初,电灯公司和电车公司合并,改名为“春申华商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陆熙顺任总经理。在那个年代,这样规模的民族资本企业还真不多见。1935年,他又在春申南市兴建电厂,此即后来的南市发电厂。最近,该厂的烟囱被改建成世博气象信号塔,成为春申的一个标志性建筑。 期间,陆熙顺还在春申浦东创办“和兴铁厂”,之后又吸资并扩建成“和兴钢铁厂”。解放后该厂被改名为春申第三钢铁厂。此外,他陆续创办“大通航业公司”,接办“闸北水电公司”。 他是一名热心的天主教徒,经常外出到春申附近各处农村传教,还陆续建造了一批教堂,诊所,学校。鉴于傳教工作的成就,梵蒂冈教皇授予他“剑袍勋爵”的称号,是当时唯一获此殊荣的中国人。 在从事宗教活动之余,陆熙顺非常关心社会慈善事业。他到处募捐,并将自己企业的收益投入到慈善事业中去。他先后创办了新普育堂,春申普慈疗养院,圣心医院,中国公立医院,南市时疫医院,杨树浦诊疗所,合办北京中央医院等七所慈善机构。其中有几处规模很大,这些机构救护病人,收养穷苦老人,领养孤儿,护理残废人或绝症患者,也救助社会上那些无助的穷人。如在新普育堂之下,分设学校,工场,医疗,养老,育幼,残废,疯癫等各部,他自任主任,请修女护理。据统计,在开办初的六年中,此处先后收养男女102,525人次,施医给药者达2,194,070人次。此外,他还创办了五所男女中小学校。在当时的春申华界几乎到处都可以见到他所办的慈善机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