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九章红色的石油 (第2/2页)
后来,从西北实业人民委员那里我得知,我的邀请函,是刘将军亲自吩咐的,我到现在也很纳闷,刘将军是如何得知我这个无名小卒的。”(刘琨注:孙工是个从实际工作中锻炼出来的人才,他是从事地质工作一段时间后又进入晋省大学学习的,他还在入大学前就有出色的石油方面发现,孙工到后来也不知道,这是科学诸夏国基金会的科技人才探子汇报的情况,二十一世纪的地球某国人沉迷于娱乐业,雇佣很多星探,我们诸夏民国边区政府对娱乐业不感兴趣,科技人才才是我们眼里的珍宝,上天入地也得挖出来请进来。) 会议一结束,孙建初就投身于新成立的西北石化公司的西北石油勘探大会战中去了。8月孙建初等前往勘察玉门油田的地质状况。他带领全体工作人员,仅用半年时间,便查明了老君庙、石油河、干油泉、石油沟、三獗湾、夹皮沟等地区的生油层、储油层和地质状况写了《甘肃玉门油田地质报告》,要求以老君庙为中心,立即施工钻探。建初亲自主持了玉门汹田第一口油井的钻探工作,钻探130米即见油,日产量达20桶,从此揭开了开发玉门油田的序幕。接着又向其他油区扩大钻探,结果井井见泊,充分证实了孙建初"玉门是一个具有工业价值的良好油田"的科学论断。不久,孙建初被任命为西北石化公司地质室主任,负责西北石油地质研究和玉门油田建设。先后写出《西北油田地质说略》、《发展诸夏国油矿计划纲要》、《如何在钻井下研究石油地质》等石油地质论文。在《发展诸夏国油矿计划纲要》一文中,他全面论述了国内石油资源状况,认为准噶尔、塔里木、柴达木、川贵、陕甘盆地和蒙古高原是最有希望的汹区,晋省盆地是颇有希望的油区,冀、鲁、豫平原是有希望的油区。为更好地阐明这一理论,他还绘制了一幅《诸夏国石油理想分布图》。 发现玉门油田的喜讯轰动了全国,西北开发总公司下属西北石化立即投入财力、物力、人力进行详探、开发和炼制燃料油的筹备。为尽快建成诸夏国的第一个石油生产基地,西北决心采取国际模式,引进世界著名石油公司合作开发玉门油田。经过竞标,民国十八年底,选定了美孚石油公司作为主要合作开发伙伴。利用世界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从世界四面八方聚集到玉门钻探开发石油的人们,迅速建成了75万多吨的原油生产能力和炼制加工能力。玉门成为了诸夏国最大的原油产地,而西北石化,并未停步于炼油,他们与世界最领先的石化公司合作,建设了全产业链的石化工厂。可以生产从塑料到合成橡胶的各种石化产品。在民国二十六年开战时,西北石化已经年产原油876万捅,汽柴油60万吨,包括合成橡胶、尼龙、塑料在内的各种石化产品众多。成了西北开发总公司的黑色金矿。 黄土高原上的秦省延长,很早就有发现油苗的记载,1904年清朝政府开始创办油矿,几起几落,发展十分缓慢,值得一提的是,日苯国技术人员曾经参与延长油田的勘探,然而他们却失望而归,他们断言根据国际流行的理论,延长不可能有大量石油储存,反而是日苯陆军战略家石原莞尔在三十年代初曾经对采访他的某日苯大学教授断言:“我从来没有说过满洲是日本的生命线,也没有这样考虑过。满洲只不过是个手脚架,一定要从这里出发到山西,陕西去,听说陕西有丰富的石油”。 (刘琨注:九一八事变后当时石原莞尔是名扬一时,权重一时,他也是我一生最危险的敌人。石原莞尔有着出色的大局观,他主持修订的《国防国策大纲》对美国则是“努力与美国保持亲善关系”,因为石原知道日本和满洲都有丰富的煤,铁资源,可是缺少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石油和橡胶(那时还不知道后来会有个大庆油田,要是知道,没准石原会把南进都推迟)。那玩艺全在美国人和英国人手里,所以千万不能和美国人翻脸。作为一个日苯军人,对能源战略如此重视的只此一人而已。 石原莞尔是一个从思想到行动无不充满了矛盾的怪物。谁要是以为石原莞尔真的拘泥于满洲这块“前进基地”,真的从来没有想过再扩大战争就错了。1932年1月石原莞尔对应关东军邀请访问满洲的东京帝国大学教授土方成美说:“我从来没有说过满洲是日本的生命线,也没有这样考虑过。满洲只不过是个手脚架,一定要从这里出发到山西,陕西去,听说陕西有丰富的石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