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战神马孟起_第一百九十一章 天下大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一章 天下大势 (第1/1页)

    三国战神马孟起虎牢关下,小将扬名第一百九十一章天下大势虽然在马超看来,改元兴平并没什么好的意味,而且朝廷除了前年差点打进关中,也没做出来什么丰功伟绩。但在过去的初平四年里,汉室还是做了一件比较重大的事情的。

    当然,这个重大的事情就不是政治军事上的了,如今的朝廷也没那么大实力。不过,武功不行,文治还是可以的。而这件事情,便是廷试儒生。

    初平四年九月,朝廷试儒生,在此之前传檄中原各州郡,参加者四十余人,考为上第者赐郎中官,次者赐太子舍人,下第进罢免。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只有四十余人的数量并不算多,但那也得看是那个层次的人次。

    身为能够廷试的儒生,一个个无不是饱读诗书、皓首穷经无数年,对先贤之言、圣人典籍极为熟悉,领会深刻、见解独到,完全可以出师,距离“大家”的水准只有一个层次的差别的人。

    换算成武将来说,这些人里能够过关的,也就相当于是,不是关张这个级别的人,但也是乐进、李典这个级别的。

    这样的人才,这种层次的精英,参加者能有四十人,其实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除了人才汇聚之外,这也是一个强烈的信号,那就是朝廷在人心上还是颇为受到认可的。

    要知道,曹魏代汉时,尚且有不少老臣、不少纯臣为汉室尽忠尽节,那可是接近三十年之后的事情了,汉室都有一点余威,更不要说如今了。

    尽管天下大乱;尽管中央大权旁落,地方诸侯拥兵自重,弱干强支;尽管朝廷、皇帝屡次受辱甚至罹难;但这天下,依旧是大汉天下,人心向汉,大汉这块招牌,依旧好用,依旧管用,依旧响亮。

    虽然不乏对当前时局失望的人,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也只是对时局不满而已,而没有上升到要掀翻了它的程度。

    虽然不乏看出了皇室衰落、大权不再、威望下降,从而心怀鬼胎的人。但这些人也只能在心里、在背后说一些话,做一些事,来满足自己的野心。

    想要明火执仗、明目张胆地跟大汉的旗帜相抗衡,至少有脑子的人还是不会这么做的。尽管他们心里可能会这样想,但都知道时机不成熟。

    当然,有脑子的人不会这么干,并不能说明无脑的也不会这么干。

    在初平四年,还真有人干了这么一件事,而且还闹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这件事便是阙宣起事。

    初平四年六月,下邳人阙宣起事,聚众数千人,自称天子。然而,没过多久,徐州牧陶谦在得知消息后,就率兵进剿,击杀了阙宣,起事迅速被扑灭。

    自然,这件事就只能沦为人们在茶余饭后的谈资了。各大诸侯时不时也会拿这件事来调笑,并警醒自己,目前时机还不成熟,要知道卧薪尝胆!

    朝廷在廷试天下儒生的时候,自然也引来了不少关注。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但乱世期间,文化方面倒不一定繁盛,此番如此大规模的廷试儒生,倒是彰显了日月昭昭,文化鼎盛之象。

    再加上由于此时的董卓并没有和历史上一样的结局,因此在历史上和董卓相关的一代大儒蔡邕,也还没有枉死在王允的屠刀之下。

    有了大儒蔡邕的牵头,这场廷试,以及廷试前后旅居洛阳的天下英才之间的交流和碰撞,自然是无比精彩的了。

    毕竟,此时的洛阳城并没有像历史上那样,被一把火烧了个干净,而是仍旧保持着天下第一大城的煌煌气度。

    朝廷这边文事搞得极为精彩,吸引了天下人的目光。但地方封疆大吏们的表现,也不遑多让。

    在过去的一年里,首先发生的、对天下大势有较大影响的事情,便是曹cao击破袁术。

    初平四年初,占据南阳的袁术,收拢了宛城黑山军余部和南匈奴于扶罗,以为己助,进军陈留,准备进攻兖州和豫州西北的曹cao。

    然而,却遭到荆州刘表进逼南阳,切断了袁术的粮道,袁术军的局面瞬间变得不利起来。

    曹cao乘机向袁术进攻,袁术军不战而溃。曹cao挥师追击,在襄邑、宁陵连败袁术。袁术连连败退,至九江郡淮水流域一带。

    自此,曹cao终于解除了袁术对兖州的威胁,彻底坐稳了兖州,并清除了外围威胁。

    曹cao虽然论出身比不上袁绍、袁术等顶级世家子,地盘、人口、部队等资本也不雄厚,但却有着两个极为优势的地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