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战神马孟起_第一百九十二章 二位豪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二章 二位豪杰 (第1/1页)

    三国战神马孟起虎牢关下,小将扬名第一百九十二章二位豪杰说实话,对于公孙瓒,马超本人还是极为敬佩的。尤其是对于早期的公孙瓒而言,更可以说是一方良将、戍边大将以及值得人们敬佩的保家卫国的典范。

    且不说公孙瓒的后期,如何不听人言,如何治下谋士和政治人才短缺,如何失去人心,如何各种乱七八糟的智障cao作,导致他最终将一副好牌打成了烂牌。

    最后的公孙瓒只能凄凄惨惨地自焚。在易京之战后,在京官中,妻儿老小都被自己一个个亲手斩杀,落得个如此惨烈的局面。

    至少,就目前的公孙瓒而言,他还是非常的英明神武的一员边疆大将。

    公孙瓒在早期,其实是优势较大的。在各路诸侯纷纷起兵对抗董卓的时候,联军阵营里面,真正有军事策略,而且有过真正实战经验的,其实也就是孙坚和公孙瓒两人而已。

    那个时候的袁绍和曹cao等人,虽然能力出众,年龄也到了三十多岁出头的时候,但是由于早年的蹉跎和年龄、资历比较浅,因此只是在军中担任过一些将官,并没有经历过多少真正的战斗。

    譬如说,他们都曾经身为西园八校尉之一,统兵上万,身为大汉朝的至少也是中级武将,权力之大,地位之高,也算是其他人难以企及的。

    然而,这一切并不能改变他们算是生在象牙塔之中,并没有经历过战争残酷的现实。

    尽管他们在黄巾起义之中经历了一些战斗,但这些战斗,其实都只是稀稀拉拉的小战斗。

    他们在剿灭黄巾的时候,最多只是作为别人麾下的武将,率领小股军队参与了一些战争,逐步参加了一些沙场上的磨练而已。

    二人只算是崭露了头角,展示了军事天赋,但没有经过真正的长期的战场训练,而孙坚和公孙瓒则不同。

    他们在黄巾起义的时候,虽然也算不上经历过的太多。但在黄巾起义到汉灵帝驾崩,洛阳各种乱七八糟波谲云诡接二连三的政治事变的这五年里,多了许多实战经验。

    一个在西凉参与了多次战事,一个在北疆的战场上磨练了数年,都是真正参与到边疆和少数民族战斗之中,或者是和实力强悍的边疆部队的战斗,可以算是经历了战火的重重洗礼和考验,已经能够出师的、实力已经初步奠定了的成熟将领了。

    因此,像曹cao和袁绍这样只是经历了一些战斗训练,但实力并没有完全稳定下来,也没有经历过长时间的战斗,没有经历过比较惨烈、强度比较大的战斗,只是和黄巾军这样的农民去战斗过的人,他们在对战争的认知方面,在统军作战,在对军队和军事的认知上面,是完全比不上这两人的。

    曹cao和袁绍尚且比不上,就更不论那些对军队几乎是完全不了解,甚至是纯粹是文人身份的其他各路诸侯了。

    因此,在早期的时候,公孙瓒和孙坚算是占尽了优势。

    不过可惜的是,在这个世界上,不仅仅是你有军事天赋就能够崛起的。

    尽管这个时候已经陷入乱世,但在乱世中,地盘、人口、声望、出身、背后的世家和势力支持等等,都是一些非常重要的影响条件。

    再说了,皇室也没有完全被推翻,对于他们的制约还是有的。公孙瓒身在幽州,尽管手下有一支战斗力强悍的边疆部队,但是他们的粮草供应就比较尴尬了。

    而孙坚这样在荆州南部当太守的人,虽然说没有北部边疆那么苦寒,但是这个时代的南方,还远远没有被开发起来,也算是一片荒蛮之地,甚至在某些地方还比不上幽州。

    唯一的好处就在于,长沙附近的那些什么五溪蛮之类的东西,战斗力并没有幽州北面的胡人强劲罢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现在的孙坚虽然没有全部占领整个荆南四郡,但是也已经稳住了长沙、武陵和桂阳三郡,并初步招了一些人才,为他治理地方,巩固实力,训练军队,扩大势力。

    至于剩下的零陵郡,当地的人口、军队、人才也远远不足以和孙坚对抗,如果在未来的一年之内没有发生奇迹的话,也没有外来的强力干扰的话,零陵郡被孙坚拿下,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而不同于孙坚那样的幸运,公孙瓒虽然在幽州和刘虞对峙,隐隐有自立一方的趋势,但是他的地理环境优势,还是远远比不上孙坚在荆州的优势的。

    尽管在整个荆州,刘表已经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地方,孙坚所在的荆南四郡,只是比较偏僻的荒蛮贫穷之地而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