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艺术家_第三百六十七章 趣游三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六十七章 趣游三孔 (第1/1页)

    一秒记住!!!【狂沙文学网】手机用户输入:

    ,

    项目组来到“三孔”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仰圣门上方“万仞宫墙”四个大字,刘小柳选好角度,镜头对着四个大字足足停留了有半分钟。聪明的观众已经猜到,这四个字肯定有它的故事。刘小柳接着也就抛出了她的第一个问题。

    “好美的墙,好大的门,好漂亮的字。有谁能说出四个字的意思和故事来吗?”

    大家立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

    “宫墙本来就高,一仞是八尺,万仞宫墙好高好高。”

    “不对吧,一仞应该是七尺吧?”

    “万仞宫墙,不是说墙高,是假借比喻孔子的学问的。”

    讨论了一回,没有理想的答案。刘小柳只好请教颜康教授。

    《伦语》里有这样一个故事:孔子的弟子子贡曾在朝廷铺佐鲁君。有一次,鲁国大夫叔孙武叔在朝廷上对大夫们说:“子贡的学问要比孔子强些。”在场的子贡听到这话,连忙解释说:我打个比喻吧:“人的学问好比宫墙,我的这道墙不过肩头,人们一眼就能看见墙内的一切;我的老师孔子的那道墙有数仞高,如果找不到它的门,就无法看到墙内宗庙的雄伟和房舍的多姿多彩。通常况下,好多人找不到门,进不了里面,所以也就看不到里面的精彩。”叔孙武叔听了这番话,顿时为自己的浅薄感到无地自容。

    古时七尺或八尺叫作一仞,后人觉得“夫子之墙数仞”不足以表达出对孔子的敬仰,于是明胡缵宗题写了“万仞宫墙”镶在仰圣门上。清乾隆皇帝为表示对孔子的尊崇,又换上了自己御笔书写的“万仞宫墙”四个大字。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四个大字,就是乾隆皇帝的御笔。

    颜教授介绍完“万仞宫墙”,大家来到孔庙。

    如今每年的孔子诞辰都会在此举行祭孔大典。

    来到九进院落的第一道门,导游介绍说,怎么进门是有讲究的。大门分东中西三个入口,中门在古代一般是不开的,只有皇帝驾到的时候才开开,并且只有皇帝能走,是皇帝的专用门,随从的大臣们文官走东门,武官走西门。

    现在当然都开着,凭你喜欢,想怎么走就怎么走。不过常言道心诚则灵。既然这样,就想想再走。徐校长想了想就从东门进去了,可能是觉得干教育的要文一些。秦晨想了想,从东门进去,又从西门出来,然后再从东门进去。秦晨的意思是搞艺术的,文要多一些,但也要有斗争精神,要敢于批评。红红和亮亮三个门都进进出出的走了好几次,大家都觉得小孩子嘛,好玩。刘小柳也觉得有意思,就把镜头对准他们。

    “亮亮同学,请问你为什么选择这种方式进门?”

    亮亮说:“东门西门转两圈,我的意思是做个文武双全的人。从中门进去的意思就是皇帝能做的事我们也能做。”

    “请问红红,你的走法的意思是什么?”

    红红说:“我东门走两次,西门走一次,意思是沾点文气,文文静静的,斯斯文文的;也沾点武气,绝不矫。中门也要走走,意思就是走正道,要行得正,走得直,不偏不倚。”

    听了红红和亮亮的回答,大家不自的鼓起掌来。

    进了门来到一处石牌坊前,上面刻着“金声玉振”四个字。刘小柳同样足足照了有半分钟,由于时间的原因,就没再让大家讨论,接着便请颜康老师给大家介绍。

    这四个字可有讲究,出自孟子,孟子对孔子有过这样的评价:“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者也。金声者,始条理也;玉振者,终条理也”。“金声”、“玉振”表示奏乐的全过程,以击钟开始,以击磐告终。以此象征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如同奏乐,以金钟发声,以玉磬收韵,集众音之大成者也。意思就是孔子的思想,与古代圣贤之思想一脉相承,是古代圣贤之思想的集成、发扬和广大。

    穿过棂星门、圣时门、大中门、大家参观了奎文阁以及十三碑亭,再经过大成门,来到第七进院落,在一块石碑上刻“杏坛”二字,相传这就是孔子当年讲学的地方。杏坛十字结脊,四面悬山,黄瓦朱栏,雕梁画栋。空闲处种有好多杏树,眼下正是花开季节,粉红色的杏花婀娜多姿,开满所有的枝条,满树的红散发着淡淡的香,散满整个院落。更有彩蝶、蜜蜂嬉闹其中。那嗡嗡的蜂鸣,仿佛便是孔子和学子们的朗朗书声。

    导游介绍完了,随行的徐校长补充说。

    这个地方确切地说,应该是孔子和弟子们教学相长,谈心交流的地方。孔子讲学叫游学,是没有固定的地方的,意思就是走到哪讲到哪,哪里需要哪里讲。上进皇宫,下入田间地头;高到庙堂,低到土屋。能坐、能站的地方都可成为孔子的讲堂。孔子一生主张“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并体力行。所以孔子讲学遍布他到过的所有地方,面对他见过的所有人,采取的是丰富多彩、灵活多样、因人而异的教授方法。所以孔子才广受上至皇帝下至平门百姓的喜。也正因为如此,才被称为“万世师表”。孔子永远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学习的榜样。徐校长发自肺腑地赞叹和感慨。

    离开杏坛,孔庙的最后一个景点是大成,来到大成一眼看到的是雍正皇帝手书“大成”三个烫金大字,大成是孔庙的主,门外正中是清雍正皇帝题书的“生民未有”匾额,内正中是康熙皇帝题书的“万世师表”和光绪皇帝题书的“斯文在兹”匾额,南面悬挂着乾隆皇帝题书的“时中立极”等匾额。内正中供奉孔子塑像,两侧是孔子的弟子塑像。

    为了表达对孔子的敬重,大家都虔诚庄重地进行了礼拜。刘小柳认认真真地进行了直播。

    直播完了大家的礼拜,刘小柳把镜头停留在几位皇帝所题写的匾额上。“万世师表”、“生民未有”“斯文在兹”等等,刘小柳来来回回地播了几次,为的是让大家都能看清楚。果然多数人都看清楚了,只是有的能看懂,有的却看不懂。有的网友立马发来帖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