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1节 (第1/3页)
呈上的单子,她点头笑道:“有劳太医大人了只是这才两个月,大人回去后,娘娘必会问起,还请大人帮着递个话:这还不足三个月呢,暂不易张扬” 太医忙连连答应着,一时常嬷嬷亲自带人备好金银布帛送了来。太医知道这是为了讨个好彩头,便也不推辞,又说了些恭贺吉祥的话,才告辞回宫复命去了。 太医走后,杨夫人便对二丫道:“这是你第一胎,务必要谨慎细心。如今老爷他们都不在家,不如你就搬过来,与我一同住着,也好有个照应” 二丫想了想,忙笑道:“母亲对儿媳的一片疼爱之心,儿媳自然晓得只是如此却要劳累着母亲,儿媳倒是有些过意不去,竟要拂了母亲的心意了。” “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穷窝,那里到底是爷与儿媳一处住过的,如今爷不在家,儿媳再搬走,人去屋空,这主屋里越发没个人气了,儿媳实不忍心如此况且旁边屋里还供着观世音菩萨,儿媳每日都要早晚一柱清香,念些经书为爷祈平安” 杨夫人听二丫如此说,便知她是不肯搬了。其实她倒是不太在意那些琐事,如今听儿媳一说,便想到大过年的儿子屋里冷清清的,确实是有些不好,再则孕妇不易挪动,于是也不再勉强二丫。 她笑道:“你就是心思太细,总注意这些细枝末节的事。如今怀着胎可不许再如此太过伤神也罢,如今你自家不能再分心管事,少不得我来,这院里人来人往的也不利于你休养,倒是你的小院里还清静些。只是你院里都是些年轻的,就让常嬷嬷过去伺候你” 二丫忙谢过婆婆。杨夫人又对常嬷嬷说道:“大厨房人多手杂的,如今少夫人的身子又娇贵,实在不让人放心,倒是让人在她院里另砌个小厨房,再挑几个稳重可靠的婆子过去,随时都能有热饭热菜的供应着,倒是便宜的很。” 常嬷嬷有些迟疑地说道:“这马上就要过年了,少夫人又怀了胎,院里动土只怕有些不利,为稳妥起见,还该请人看了日子再砌吧” 二丫见杨夫人皱了眉,忙笑道:“倒也不必新砌一个厨房,儿媳院里倒有个小茶水房,让人稍整理一下,倒也能用。” “那点地方够做什么的,又要烧水又要做饭的,转悠不开,实在不行,就在院子旁边砌” 二丫细想了一下,这厨房砌在院外倒是有些不便,于是笑道:“那院里都是吃大厨房的,如果只备着儿媳的饭食倒也使得,那茶水房倒也不小,况且它旁边的屋子都是空着的,到时一并打扫出来使用就是了。” 此事便算是敲定下来,小厨房很快就整理出来,厨房里的人也选了出来。杨夫人亲自去二丫院里,召集了下人们说道:这几个月务必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如果出了什么差错,定然不轻饶,尤其是厨房里的人等少夫人诞下小主子,每人都有重赏 二丫此时借着肚里的孩子,真是过上众星捧月的生活,不单是自己院里的人被杨夫人敲打过,便是整个侯府里,杨夫人也特意说了:凡事以少夫人院里为主,其他都统统靠边站 合府里的人也为侯府有后而高兴,又因前边杨浩的震慑、现在杨夫人的态度,对着二丫更是殷勤小意的侍奉,俱都赞叹少夫人命好,进门不足一年就有了身孕。 卫嬷嬷对女儿叹道:“真没想到,那年那样一个小官宦之女,竟如此有福气先前还只公子把她宠上了天,如今在这府里,竟连夫人都退了一射之地了。” 卫玲儿眼神闪烁了一下,说道:“少夫人不管出身如何低,到底是圣上亲赐的,如今再有了儿子,这份荣耀也是该当的母亲以后不要再存了轻视的心,免得给自己招惹祸事。” 卫嬷嬷说道:“还用你来教训我我吃过的盐都比你吃过的饭多,如何会看不清情势,不过是感叹一下罢了,这少夫人果是受命运眷顾的,连怀胎都是个巧头,如今公子不在家,竟是连通房都不用安排了。” 卫玲儿却只管怔怔看着窗外,半响叹道:“可不是有大福气的人,寻着了这世间真正的伟男子公子明明是个暴躁蛮横的性子,谁会想到他竟会如此宠溺妻子,身边一个侍奉的人都没有,试问这世间又有几人能做到” 皇后也在第一时间就知道了二丫怀孕的事,亦是开怀,因不足三个月不好张扬出去,便只悄悄派人送来些适用于孕妇进补的珍贵食物来。 到了年关,皇后特许二丫不必进宫贺节,众诰命便都猜测二丫有了身孕,果然未出正月皇后就赐给忠义侯府大堆的赏赐,说是弟媳有喜三个月了。 趁着新春之际倒是有不少的人也纷纷送礼相贺,二丫收礼收到手软,她看着库房里的堆成山的礼物,有些不安。如果是孩子满月酒或百日,众人送礼图个喜庆,可现在胎儿不过才三个月,如此却是过了。 杨夫人也叫了二丫来,说道:“圣上娘娘因着新年高兴,便特赏了许多东西,只是我想着这孩子月份还小,怕是福气太过,反而不美。每年冬里家里都会设了粥铺施粥一个月,今年年景不好,食不果腹的人也比往家多了许多,倒是再多施上一个月,也好把福气散与众人,以求神佛保佑。” 二丫颔首赞同,又笑道:“母亲如此惜贫怜老,子孙们定能得神佛护佑” 婆媳二人一时交代下去,二丫又对杨管家说道:“这是为小主子祈福,施粥时务必要和气,不可盛气凌人,舍了米却得了怨气” 杨管家忙笑道:“少夫人尽管放心,咱们家都是积善的人,并不会对领粥的人吆三喝四的” 二丫正色道:“如此甚好只是到底是关我腹中孩儿,所以这一个月里我会让人去各粥铺瞧着,若是有人胆敢借着我杨家的米粮充大爷,可别怪我到时不留情面。” 因为过了元宵节,诸大户之家施粥的便陆续停了下来,倒显得忠义侯府一枝独秀,那些领粥的人便一窝蜂地挤了过来。 这日忠义侯府位于城南门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