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鸳鸯拆散_第12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8节 (第3/3页)

赏之事,大臣们所言甚是,就此作罢吧。

    虽然话虽如此说,但她脸上的失望之色还是让圣上看到了,圣上心里也不是滋味儿,总觉得愧对李淑妍,心内暗自决心,以后必要好好抬举李淑妍

    此事虽然过去,但还是传得满京城里的人都知道,再加上之前几年的事情,更是成了家家茶余饭后的笑谈。

    更有着迂腐呆板的老儒们,自李淑妍身上看到女子多才华的弊处,极力鼓吹“女子无才方是德”,识字多了,心也大了,便不安于室,倒是不识字的好。

    倒真是得到不少人的赞同。不过大多高门大户之家,倒是看得通透,不识字睁眼瞎一般,如何管家理事,故仍是让家中女子读书识字,不过也是多有限制,话本这类移人性情的书不必说,便是些诗词中因有些情爱内容也是被禁止的。

    穿越穿到古代,总要煽动翅膀改变些东西,但是好是坏,只能看后人如此说了。

    既然人人都在谈论,忠义侯府也不例外,不过随着主母们消夏回来,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噤了声,怎么说李淑妍也是少夫人的堂妹,随意谈论,少夫人面上却是不好看。

    二丫也只装不知,但心里倒有些替李淑妍可惜。

    那样一个才貌双全的人物,又是伯府嫡小姐,什么样的人寻不到,在哪一家不是正妻,偏要入皇家为妃。

    妃子也不过是个有品级的妾罢了,既选择做了妾,就该老老实实地守妾的本分。看前世今生,只能说她与圣上倒是有些孽缘。

    这次杨家婆媳出门三个多月的时间,府里有常嬷嬷等人守着,倒也是平安无事。只是一些大的事情不敢随意做主,都留在那里等主母回来处理,所以她婆媳二人初回来倒是着实忙碌了几日。

    这日中午二丫哄着儿子睡了,闲极无聊,便让乳娘及丫头好生照看着,她与万儿等人在外室说些闲话。

    小青是当日留下照看小院子的人,二丫便让她随意说些京城这段时各家发生的趣事。

    虽然不能说李淑妍,但京城之大,每日都有好些事情发生,这其中最为瞩目的便是官居御史中丞的秦业。

    本是个小小的从九品小吏,却在短短两三个月内连级跳,一跃成了六品官,二跃则成了从四品的御史中丞,倒也当得是个传奇人物。

    但让大家津津乐道的是他总是被人打,传言他夜里都不敢出门的,现今都有赌房在赌他何时会被人再次毒打。

    二丫暗道:果是个jianian佞之人,可惜圣上却为自己的小心思,重用于他,对于太子及杨家来说也不知是福是祸

    如此趣人,前世怎么不曾听说呢,二丫倒是细细回忆了一下,仍是毫无印象,此时却听儿子咿呀之声,忙又去了内室,便把此事暂且撂下来。

    这时,杨夫人也着人来唤二丫,二丫忙抱着儿子一同去了。

    杨夫人正在那里逗孙女说话,童言稚语,总能惹人捧腹大笑。

    一时见二丫带着孙子来了,忙又接过孙子,好一番逗弄,这才着人抱去里间,好生照看她姐弟二人,这才带着二丫来到虽一间屋里。

    入目便是满案的账册,二丫看着心里就有几分明白,忙看向杨夫人。

    杨夫人笑道:“我年纪也老了,这个家早晚都要交给你们,从今以后交给你,我也乐得轻松”

    二丫忙笑道:“总是母亲疼爱儿媳,所谓能者多劳,有母亲管家,家里才能如此繁盛,倒是儿媳偷懒了。”

    杨夫人见丫头上了茶,便让她们都下去,只留她婆媳二人说话。

    杨夫人说道:“前日你也知道老家来人的事,岁月不饶人啊”

    前几日老家来人送东西,又说今年一出春天,老太爷身体便明显大不如前,慌得杨夫人婆媳忙忙打点了好些滋补身体的珍奇药材着人送回老家。

    前世老太爷中伏而亡,今生如何,却不是二丫能得知的了。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六六章时机到了

    杨夫人叹道:“老爷年事已高,他又是成年后才来的京城,总要叶落归根,前几年就心心念念要回老家侍奉双亲,便想着等太子一册立,把兵权丢出去,就把家交给你们,我们回老家侍奉双亲。哪知皇后太子不同意,今日看来倒是对的。”

    二丫暗道:前世李淑妍生下杨辉没多久,公公就乞骸骨告老还乡,杨浩年纪轻轻未有大功劳便被封了国公,或许就是因为杨家的识趣吧

    杨夫人又道:“浩儿年纪又小,年少时又一味的顽劣胡闹,老爷不放心,少不得再支撑几年,所以府中诸事,也没急着交给你,也让你有空闲多为杨家添子孙”

    二丫闻言不由粉面微红,她确实也有偷懒的心思,起先是新妇不易争夺管家权,后来则是怀孕,连生两个孩子,更是不把管家的事放在心上了。

    杨夫人笑道:“如今老太爷身体微恙,老爷本就因不能侍奉双亲,愧疚不已,如果再得知此事,越发难受了只希望浩儿这两年能有长进,接过担子来,这府里的事,你也该管起来了,还不知以后会是什么情景呢。”

    二丫忙道:“祖父祖母必会身体安康,长命百岁母亲不必太过担心,儿媳倒是也该学着管家,好为母亲排忧解难。”

    杨夫人叹口气:“到底是七十古来稀,老太爷他们,唉,一边是老父母一边是女儿外孙,真是让人左右为难”

    “兵权之事重大,圣上现在又是这般宠爱李采女。越发重要起来不仅关乎皇后太子的地位,怕是也系着她们及杨家的性命父亲此时决不能把兵权放手”二丫急道。

    二丫想了想,又说道:“既然父母不放心祖父祖母,不如就让儿媳回老家侍奉。一来代父母尽孝,二来儿媳成亲多年,还没回过老家。倒是真该好好尽尽孝心”

    杨夫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