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节 灵魂学 (第4/5页)
为了解决这种困难,巫师们想过很多办法,尤其是到了超凡王座之后的道路,容纳更多的法则是迈向更高阶生命的条件之一,但越到后面越是困难。 这么看来,七宗罪正是想从开始解决的尝试。 随着对灵魂二元论以及唯灵学派、所罗门学派的其他笔记阅读,王动开始尝试理解七宗罪这很特异的冥想法。这在上古时代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像灵魂二元论这样系统性的灵魂学著作在上古时代,不要说不会有人专门去撰写,就算有,也只会作为学派或家族的核心知识,不会广为流传,而在联盟中,虽然仍未普及,但三阶或试图向三阶发起冲刺的巫师便有资格兑换阅读了,当然能否理解是另一回事了。 王动本来还差点资格的,他还没到面临向传奇阶位晋升的地步,但有血脉之书研究员的身份,这里他还要感谢在地球时接受过的大学教育,地球上大学的教育不光是传授知识,还会培养人系统性的学习方法,而巫师世界传承形式上还面临旧时代的极大阻力,像斯拉瓦这样的学派虽然创办学院,但巫师家族仍然保持着自己那点小心思,愿意从联盟得到更多好处,却不愿同等付出。 随着王动对七宗罪的理解与推论,七只是一个概数,并不是限定于此,但是七宗罪能形成多个魂格,魂格越多,修炼者人格分裂的可能性越大,几乎可以视七为上限。 神格是承载,也是输出,如果对此形成统一的描述,即神格还代表了神力、神性流动时的较稳定频率,神火的点燃,实际就是指的在五阶生命以下,从部份类法则化向较完整状态类法则化转变,体现在神格的影响之一,就是从四阶的生命频率陡然提高到另一种频率上。 频率同样是一种类似的程度性质描述,是诸多含义的集合,例如神力的输出、信力转化的速度。 这里面就包括了对精神是什么的解释,以及精神与灵魂的关系。如果说魔力是半物化的能量形容,那么精神就是频率的含义之一,是由巫师进行主观性引导的频率或频率趋势。 灵魂的存在,不论是增强还是减弱,不论是抵抗位面能量循环的吸纳、分解、转化、重组,还是试图反过来影响类法则化、进行不同聚合,不同状态的转变,会带来频率的变化,在一定的频率上下限间恒动,可视为稳定,跳动幅度越大,对巫师而言越是考验。 王动不得不佩服创造天赋法术力场的巫帝萨加和他的老师霍罗维茨,霍罗维茨是萨加老师的部份真名,联盟中禁止了他的传诵,但灵魂二元论中却提到了他也是天赋法术力场的创造者之一。 上古时代的巫师们醉心于追求力量,在普通人中颇有恶名,有很大一个原因是修炼的力量会法则聚合性溢出,会随高能频率对周围造成辐射和污染,巫师层次的污染与辐射都相当于一个一阶法术的程度,对同阶的巫师来说不算什么,学徒们硬抗着也能在老师面前学习,但对普通人来说就是有生命危险了,等于靠近巫师就可能承受周期性的生命流失,甚至有时候是直死。 天赋法术力场的创建,不但是为巫师利用流失的能量建立了一层最可靠的防护,而且使巫师可以和普通人共存。 灵魂的波动就是精神频率,当精神频率剧烈变动,突破某个极值时,将会与位面法则出现相互间的感应与干涉现像,从而导致能量变化。 王动前世在地球小说中看到的‘xx打出了他充满感情的一击,粉碎了xxx大魔头’这一说法其实是成立的,因为互相作用会导致精神频率的高极植出现,并随之出现聚合现像,这一现像与施法者施法时状态有区别,施法者施法虽然也是有利用精神频率,并且越是强大的法术或巫术,越容易存在灵魂与位面法则的互相作用,但与聚合现像最大的区别就是以失控为分界线,施法要求可控,而聚合现像是失控或正在走向失控。 但聚合现像通常会使生命处于短暂的提升状态,所以生活中往往会出现在生死关头,有人为了自救或是救自己爱的人忽然作出超出自己原有水平的事,甚至觉醒天赋、能力,后两者更是产生的灵魂畸变固化下来的结果。 但是,出现灵魂的聚合性现像,尤其是在自身灵魂没有分裂的情况下出现,实则是对自身灵魂的一种‘扭曲、变形’。 巫术理论中的精神海是生命主要意识精神频率从生命诞生那一刻开始,在经过较长时间内,由身体提供给生命意识活动的养份支持,生命意识的活动持续产生精神频率,精神频率引起持续聚合现像,使原本应该随精神频率滑落而解构的聚合变成一种几乎稳定但低烈度的场态。 施法者并不一定像巫师一样通过研究解析出以上的知识,但是却敏锐的察觉可以通过一些锻炼让这种聚合场态更加稳定存在下去,并随着自身精神频率或生命层次的提升,向更加高能的频率发展。 如此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当大多数生命消失后,精神海会随之消失,因为绝大多数的精神海都是身体—生命意识---精神频率三者间共同构建出稳定聚合场态,失去其一,就必须要有另外的因素来进行补充,比如灵体、恶魂,他们借助与自身契合的地域或避开具有高度集中性能量伤害,能脱离特定条件自由行走的灵体或恶魂,要么有可寄托物,要么是生命层次提升到了可以不依靠身体,直接从位面能量循环中窃取维持灵魂聚合所需,形成意识—精神频率的二元式聚合场态,但这种场态最容易被其他具有高强度集中性的能量打断、破坏,所以神明的力量容易对灵体或恶魂造成伤害。 如果将生命的第一魂格和神明的神格作一对比,就会发现两者追求的结果其实相似,只是大小和层次不同,但实施的条件和过程却大不相同。 第一魂格是依托生命成长过程,聚合场态是可以随生命成长而得到成长的,而神明追求的是一步登天,将自身拔高到一个极高的层次,能对抗位面能量循环体系的地步,神明的五大要素无不依赖于信仰,实质是借助了信徒的灵魂波动来提升、扩大、维持高能频率下的聚合场态。 灵魂学上要理解清楚聚合场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巫师都败退在灵魂学的深遂内涵和枯燥理解面前,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提升自己,只是越到高层次,他们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即使成为五阶生命,也会不够全面,在迈向六阶,甚至七阶时会更困难一些。 而且就算并不理解聚合场态的真正原理,也是有办法在一定程度上找到可以随精神频率变化而变化的参照物的,就是生命意识活动下产生的情绪。 激烈的情绪几乎肯定代表着生命在产生临时性的灵魂聚合变化,七宗罪正是借助这一变相的特征。 否则如果让七宗罪的最初修炼就要去先弄懂一大堆灵魂学的知识,十个巫师里面有九个都会抓狂,剩下一个学习半天可能仍然不明白。 那个传授王动七宗罪修炼之法的神秘老巫师,本身就只是以一个个中低阶巫师来实验如何完善七宗罪,所以索性放弃让修炼者掌握灵魂学后再开始,直接让不同的修炼者开始。 以激烈的情绪作为参照物,代表修炼者进入临时聚合态尝试凝聚魂格,王动之前的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