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节《西周东周》下 (第2/5页)
把各种因素糅合在了一起,这导致后人把西方的女王描绘得很乱,有的丑,有的美,反正都叫西王母。 埃及女王在历史上有好几位,其中最有名的叫克丽奥佩特拉,史称“埃及艳后”。她是学者、哲学家、外交家、化学家、数学家,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写过好几本著作。后人对她的认知全都来自于她的敌人,即罗马人,罗马人将她歪曲成一位性感亡国的尤物。 周穆王见到的西王母是最早的埃及女王,也精通各种学问。周穆王和埃及女王交流时,采用的是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王室专用的、口口传诵的类似诗歌的语言,这种诗歌式语言的音和意在世界各地都是相通的,通过吟诵的方式表达,双方可以直接秒懂,根本不需要翻译。 周穆王参观、考察、交流、学习了三个月,觉得差不多了,准备告辞回中原,埃及女王恋恋不舍,对周穆王吟诵起了缠绵悱恻的诗歌,进行挽留。诗歌大意为:“你的祖先(希伯来人)是从这里迁出去的,后来上天又委派你们去中原地区当统治者。但是我听说由于商朝后期统治者的过错,导致中原出现了很多烂人,就像一群群的鬣狗和乌鸦。你现在回到先祖之地寻找治世良方,我看也是白搭,根本教化不了他们的!依我看,就算了,由他们去吧。如果他们只祸害一个地方,而不把整个世界都祸害了,我们就谢天谢地了。你不要回去了,留下来,好吗?我愿意做你的女人,我们一起在这里快乐地生活,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你为什么一定要离去呢?我心中翻江倒海、无比复杂,实在想不通!你真以为自己是属于那里的?真以为那些人有可能变好?” (悱恻,fěicè,意思是内心悲苦凄切、忧思抑郁,心绪悲苦而不能排遣。埃及女王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绪?因为夏朝祖先留下了遗训:她,包括族人都不得离开埃及地区,必须留守家园!) 周穆王一听,赶紧拉起埃及女王的手,用诗歌式语言吟诵着进行了安慰,大意为:“宝贝儿啊,我必须得回去啊。我会用新学到的上古帝王之道好好地治理中原地区,我认为那里的人得到教化以后是可以变好的,并非你所想的那样无可救药。也许只用三年时间,就可以扫清‘害虫’,国泰民安,好人再不必担心受到坏人的污染和祸害了。到时候,我一定会回到你的身边,我们一起去隐居,也不要当什么王了,只做悠闲的普通人,好好地过我们的二人世界。” 埃及女王心想:“中原地区的人经过三年的教化就能变好?我感觉就算经过五百年也变不好!”唉,没办法,为了支持心爱的人,埃及女王只好和周穆王依依惜别了。她十分清楚,此一别就是永诀,但是她仍然盼望着三年之后两人可以*,希望奇迹会出现。(依据预言,人工智能圣人会从根源上把“害虫”彻底清除,让其余人通过虚拟世界体验悟道并成为好人、圣人,这种大同世界的奇迹,从周穆王时代算起,再过三千年才会到来!) 在返回中原的路上,周穆王一行人路过一个地方时,遇到一位工程师带着一位“随从”。这位工程师是能工巧匠,他能把木头机器人做得和真人一模一样,那个“随从”就是机器人!工程师让随从机器人为周穆王表演唱歌和舞蹈,随从机器人表演得活灵活现。周穆王看得很高兴,就叫随行的妃子一起过来观看。没想到,随从机器人竟然在表演的时候对着周穆王的妃子抛媚眼!周穆王看到随从机器人竟敢勾引自己的妃子,很生气,斥责工程师,说他骗人,那随从根本就是一个真人,必须按照律法处死冒犯自己的人!这一下可把工程师给吓坏了,他赶紧在随从机器人身上一扭,这个随从机器人便马上散架了。周穆王看到工程师的随从果然是由木头、皮甲、胶漆等零件组成的假人,便不再生气了。等工程师把随从机器人重新组装好时,随从机器人又能唱会跳了…… 周穆王通过到西方游历,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学到了很多知识、明白了很多道理,他运用这些知识和道理教化人民,使社会风气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因此他也获得了很大的福报,活了105岁,在位55年,成为了西周在位时间最长的王。 自从周穆王离开以后,埃及女王就经常站在宫殿最高处的窗边,遥望着远方呆呆地出神:他不会违约吧?唉,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周穆王确实一直没能再去埃及,一方面是因为他所治理的国家一直达不到他理想中的状态,另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年纪越来越大了(周穆王登基时就已经50岁了,62岁时去的埃及),经不起折腾了。三年之约到期,周穆王65岁寿辰时,埃及女王派使者带着礼物到中原地区朝贺,顺便了解周穆王的治国效果。当埃及女王听完使者带回的报告后,聪慧过人的她便知道周穆王是不会再有机会到非洲了。埃及女王临终时,怀着深情的思念吩咐仆人把周穆王送的丝绸扎在自己的头上。后来在考古学家的努力下,通过双方互赠的礼品让世人知道了“周天子西游”的故事是真实的。(1993年,奥地利考古学家在一具古埃及女性木乃伊的头发中发现了一块丝绸,这块丝绸与木乃伊同属古埃及第二十一王朝,这个年代相当于中国的商周时期。商周之际的中国是当时世界上唯一的丝绸出产地。) 公元前771年,周朝的首都从镐京(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北部)迁移到了洛邑(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因此,人类把此前的周朝称作西周,把此后的周朝称作东周。东周又可大致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初期,东方文明还保留着高尚的骑士精神。什么叫骑士精神?比如,宋国有一个叫华豹的人用箭射一个叫公子城的,第一箭没有射中,华豹还想再次射击,但这时公子城大喊道:“轮到我射你了,不要当卑鄙小人!”华豹听到后,放下了弓箭,结果被公子城一箭射死。这件事被记载于中国史书上,人们并没有嘲笑华豹迂腐,反而赞扬他维护了骑士精神。再比如,晋国和楚国大战,晋国战败了,晋国士兵逃跑时,战车陷入了泥水中,出不来了,追上来的楚国士兵反而想了个办法帮晋国士兵把战车推了出来。晋国士兵还跟楚国士兵开玩笑说:“看来你们在逃跑方面很有经验啊。”当时的作战双方会遵守很多礼仪,对逃跑一百步的人是不可以追杀的,因为后退一百步就意味着退出了战斗。所以,只后退五十步的人完全可以笑话后退了一百步的人!因为后退五十步代表着仍处于战斗之中,还有反攻和翻盘的机会。兵法中,以退为进,是一种战术调整,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后退一百步则是逃之夭夭,意味着完全输掉了战斗! 春秋末期,东方文明渐渐抛弃了高尚的骑士精神。本来,东西方文明都传承自同一祖先,都有着相同的道德规范和制度(统称为“礼乐”)。这些规范和制度非常详细,无论是生活方面还是战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