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开流萤见桃花_第四十二章 苍生大,神仙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二章 苍生大,神仙小 (第2/2页)



    还有个“一步可杀,两步能退”的说法。

    就是说,一个窥一的独夫,可以杀得掉一个窥二的窥窥,能够在一个窥三的窥窥手下逃得性命。

    只有,做到了这三步,“同步无敌,一步可杀,两步能退”,才算得上是个合格的独夫。

    不然,趁早别提“独夫”这两个字,丢人。

    敕令山为什么稳稳地坐着“腴洲第一山门”的这把椅子,就是因为敕令山好出独夫。

    天下十大洲,为什么那么多偷偷下来的天上人,跑到腴洲的最少,因为敕令山不待见天上人。

    敕令山规矩重,脾气臭。

    这一点,山上人都知道。

    可那又如何,敕令山的拳头从来没有软过。

    不是没有天上仙人跑到敕令山撒野,更不是没有其他宗门挑衅敕令山的威严,都有。

    而且,声势赫赫。

    好像,最为惊心动魄的那一次,应该就是有天上圣人,不是一位是三位,呈犄角之势,就那么气焰嚣张,在敕令山群峰之上,谈笑风生。

    仿佛下一刻,敕令山便要灰飞烟灭。

    那个时候,敕令山没有圣人。

    最后的结果,谁也没想到。

    敕令山的听雷大阵,就是在那个时候扬名天下。

    天下人人知桃祖,树树桃花生雷霆。

    与此同时,扬名天下的还有一个“最嚣张”。

    那个自冠“天下最嚣张”的道人,一斛春,宰了圣人。

    虽然道号有点,sao气,但是,战力一点也不含糊。

    三位圣人,一个都没走脱,都被困在听雷大阵之中,被那个“一斛春”生生打死。

    也是那个时候,“九叠嶂”,这套拳法,闻名天下。

    现在想来,当然是荡气回肠。

    其实,那个时候,远远没有那么容易。

    桃祖如果不是在那一战中负伤,这悠悠岁月,应该已经成圣了。

    而且,那三位天上圣人,严格来说,算不得圣人,只能算半步圣人。

    因为,那个时候,圣道已衰。

    再就是,天上圣人根本比不得地上圣人,究其原因,在乎三气。

    一旦跨过仙人这道门槛,便不再单单注重天地人某一气,而是讲究“三气入海”。

    海是“心海”。

    至于仙人圆满,才是“见海登圣”。

    见海,见心海。心海,最为玄妙莫测,可知不可见,可感不可寻,说大便大,说小便小,或大如海,或小如泉。

    见海需上桥。

    “三气入海”就是为了搭桥,搭那一座“见海桥”,也叫“三气桥”。

    是一条小小的独木桥,还是一条阔阔的跨海桥,这就取决于三气的厚薄多寡了。

    显而易见,独木桥,跨海桥,其中优劣无需多言。

    哪一位仙人都想搭出座跨海桥,透彻心海,直指圣道。然后,一步迈过仙圣之间的那条鸿堑。

    三气者,人气贵,地气重,天气轻。

    人气最厚重的是什么地方,一目了然,是人间,是袅袅炊烟,是万家灯火。

    仅仅这一点,天上人就远远不如,只能望尘而叹。

    因此,天上仙人的那座“见海桥”,根本不能和人间的仙人,相提并论。

    登圣之辈,大多也就是搭个半座桥,所以说他们是半步圣人。

    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的天上人,偷入人间的缘故。

    三气贵重者,都在人间嘛。

    虞韭白捋了捋胡须,慢慢收回神思,要说三气偏贵人气,这都得归功于三皇。

    三皇皆以苍生为念,以人为本。

    心心念念,是那“民生”,“民安”与“民善”。

    所以,苍生大,神仙小。

    神仙修行,也要图个人气高。

    这就是三皇老祖宗,定下的规矩,言出法随,天地共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