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淞散文随笔集_报界巨头之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报界巨头之死 (第3/6页)

上缺了眼睛,少了鼻子,成什么样子?让人心痛啊。他为职员担心,他们都是报业精英,一代人杰,如果再有闪失,怎么承受得起呀?他也为家人担心,他们整日担惊受怕,还面临着生命危险。晚上,史量才经常从噩梦中惊醒。这段时间,白发明显增加。秋水夫人心疼他,不断换着膳食的花样,可他的饭量还是减少,心有块垒呀。

    史量才多么希望能够平平安安的工作,平平安安的生活,把悬着的心放下来。可是这是一个动荡的社会,“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这一天,又一个重大事件摆在史量才面前。

    1932年*,南京中央大学发生了*。*起因于朱家骅。朱家骅曾留学德国,学习地质。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五四”运动中,他是国民党右派领导之一。其人虽为知识分子,但却善于周旋、吹捧,因而得到蒋介石的赏识,官运亨通。1930年由广州中山大学校长调任南京中央大学校长。可他到中央大学不到两年,学校经费和教员工资却积欠半年以上,并被揭露出挪用公款数万元,引起师生强烈不满。1932年初朱家骅走门路离开中央大学,升任教育部部长。他指任工学院院长刘光华代理中央大学校长,可学生坚决反对。他又提请行政院委派教育部政务次长段锡朋兼职中大校长。学生们认为段锡朋是朱家骅的亲信,又是官僚政客,还是反对。*学生们开会讨论如何拒绝段锡朋,段锡朋却坐着汽车来上任了。愤怒的学生蜂拥到校长室,向段锡朋当面质询。段锡朋摆起官僚架子,申斥学生,并且举起双臂推搡为首喊反对口号的学生。于是双方发生冲突,段锡朋脸被抓伤,长衫被撕破,他的汽车玻璃也被击碎。

    段锡朋狼狈跑回教育部向朱家骅哭诉,朱家骅大怒,领着他去行政院告状。当日行政院就决定解散中央大学。接着又派警察先后逮捕学生王志梁、钱启明、陈克诚、谢治珍等60余人。

    的记者是有责任心和正义感的,*发生后立即赶赴现场,写出了真实报道。

    看着摆在桌上的中大*新闻稿,史量才心潮起伏。现在正处于非常时期,如果刊登关于*的报道,势必得罪蒋介石的亲信朱家骅,引起蒋的更大忌恨。报社也可能会遭到更大的打击。他的脑海中此时又浮现出黎烈文鲜血淋淋的情景……他的眉头不由自主地拧到了一起。

    如果不报道……。这样重大的事件却没有出现在的纸面上,简直不可思议!“如实报道历史事实,成为历史的真实记录。”这是的办报宗旨啊!

    有人敲门,来人是儿子史咏赓。

    “你怎么来了?”史量才有些诧异,儿子可是很少到他办公室来。

    “爸,同学们都很关心、支持‘中大’的*,大家想知道详细情况,说肯定会有详细报道,让我来找回去给大家看。”

    “是么,学生们都认为会有详细报道?”史量才看着儿子问。

    “是啊,这么重大的事件,怎么会不报道?而且肯定比别的报纸报道得多,报道得详细。”

    “你也这么想?”

    “当然,这是的一贯作风啊。”儿子有些诧异,父亲怎么会这样问啊?

    “你想对了,儿子,这么重大的事件,不会不报道。这是记者交上来的报道稿件,我正要签发,明天就见报。”史量才指指桌上的一叠稿子。

    “那我可以先看看么?回去好跟同学们汇报。”

    “好,你看吧。”

    儿子看着稿件又问:“爸,这样有刺激性的稿件,吴醒亚会不会又给删节,开天窗呀?”

    “他这两天去南京开会了,报纸不会受影响。”

    “好,太好了!我真希望他永远离开上海。”儿子高兴地说。

    史量才拍拍儿子肩膀,感慨地说:“吴醒亚走了,还会来张醒亚,刘醒亚,国民党不会放松新闻检查的。”

    儿子的脸色暗淡下来,“爸,现在办报可真不容易呀。”

    史量才叹了口气,“是啊,就像在高空走钢丝……”他又感慨地说:“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又有‘文字狱’的传统,要真正实现社会民主,新闻自由,‘路漫漫其修远兮’……”

    儿子看着父亲,思索着。

    七

    朱家骅看到关于中大*的报道,勃然大怒。他联合一些官僚,又搜集了一些所谓“蛊惑民众,危害党国”的“罪证”,向蒋介石告状。

    蒋介石虽然忙于对江西红军的围剿,但还是抽出时间召开会议,研究的问题。参加会议的有委员长行营秘书长杨永泰,教育部长朱家骅,国民党宣传部长张道藩,组织部长陈立夫,军统局长戴笠,委员长侍从室副主任,蒋介石秘书陈布雷、上海市市长吴铁城等。

    蒋介石身穿笔挺的草绿色毛料四星上将戎装,腰板挺的笔直,坐在会议桌前方主持会议。“这个,骝先报来一些的不法情况,我已经交诸位传阅了,现在诸位发表意见吧。”

    朱家骅首先发言:“鄙人注意已经很久了,这份报纸总是与党国、与领袖作对。”说到这他看看蒋介石,蒋介石不露声色,示意他继续说。

    “一向妖言惑众,蛊惑煽动,危害党国。下面我概括举一些例子。”朱家骅声调激昂。“‘9.18‘事变,委座指示以静制动,不要扩大事态,等待国联调查、调解。可却连篇累牍报道抗日动态,指责政府不抵抗。”

    “委座制裁党内异己分子邓演达,指责委座杀害忠良、铲除异己。”

    “委座以国家利益为重,暂时退避下野,发表社论,连声叫好,表示欢迎。我当时看了非常气愤,怎么能这样对待领袖?简直是大逆不道!”说到这朱家骅又看看蒋介石。

    蒋介石这时说话了:“这个嘛,对我有意见还是可以说的。”

    “这是委座大度、宽容,可是我们作为党国干部,却不能容忍,我们要维护领袖的威望,不能容许他人随意诋毁!”朱家骅满面通红地说。

    “是的,我也这样看。”戴笠插话说。

    “我赞同朱部长的意见。”张道藩也附和。

    其它人这时也不能不表态了,都表示支持朱家骅的意见。

    蒋介石的眼睛亮了亮,但他马上说:“好,不说这个了,往下说。”

    “‘12.8‘事变,委座还是指示暂不要与日军正面冲突,而19路军不听从委座命令,擅自与日军交火。又连发文章支持19路军,史量才不但给19路军大笔捐款,还四处为其募捐。”

    “委座为了国内安定,派兵围剿南方*,发表文章反对,指责国军只打内战,不敌外侮。”

    “‘自由谈’栏目连篇累牍刊登左倾分子的作品,讥讽当局,抨击时政。”

    “史量才还参与组织‘民权保障同盟’,高喊保障民权,反对独裁、专制,矛头所指,昭然若揭!”朱家骅说到这又看看蒋介石。蒋介石仍是不动声色。”

    “总之,是一贯同政府、领袖作对,鄙人的意见,应该坚决予以取缔,并将其负责人绳之以法!”朱家骅完成了自己的控诉,连忙拿起杯子喝水。

    蒋介石扫了一眼众人,说道:“这个,骝先已经说完了的问题,诸位再谈谈意见。”

    戴笠清了清嗓子,说:“对我已经注意很久了,正如朱部长所说,其问题是严重的,我支持朱部长的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