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白话《古镜记》 (第3/3页)
雷一样巨大;忽然,池里的水腾空而起,形成一个水柱,涌落在二百步远的地方。水柱落地后,看见一条鱼,有一丈多长,鱼身粗得两个手抱不过来;鱼头呈红色,额上有白点,鱼身青黄相间;它没有鱼鳞,但像泥鳅似的有一层粘液;头长得像蛇,但有龙一样的角;嘴巴尖尖的,和鲟鱼差不多。当时它周身还泛着耀眼的光,只是陷在泥里,不能游走。我觉得它是条蛟,你知道蛟离开了水就没什么能耐了。我拿刀把它宰了,然后用火烤,作成干粮,味道还蛮好的,当了好几天的早饭。” 【宋汴除鸡魅】 “接着,我去了宋汴。当地的主人张琦家有一个女子生病了,每天晚上痛苦的哀叫,声音凄厉悲惨,让人听不下去。我就问他们原因。他们说病了已经一年,白天总是好好的,每到晚上就这样痛苦。我当晚住在那里,听到女子的叫声时,就拿宝镜对着照。病人叫道:‘杀了那个戴帽子的男人吧!’而后,从病人的床底下发现一只死了的大公鸡,原来是主人家已经养了七八年的鸡。 【宝镜平怒浪】 “在游历江南的时候,我正从广陵横渡扬子江。忽然天空乌云压境,狂风大作,波涛汹涌,船夫吓得脸色煞白,害怕有翻船的危险。我拿了宝镜站在船头,对着江面照去,立刻眼前一片明朗,风云都飘散开去,浪潮也不再汹涌;不一会儿的功夫,就到达了岸边的青山。之后,我或攀岩而上,或循洞而行,路上遇到鸟群,在四周鼓噪鸣叫,还碰到几只狗熊蹲在路边上;但只要我拿着宝镜一挥,它们就都被吓跑了。有一天赶路去浙江,涨潮的时候出海,涛声如震天怒吼,几百里之外都能听到。船家说:“潮水已经快到跟前了,不能再往南去。要是再不回头,我们肯定会掉到海里喂鲨鱼。”我就拿出宝镜一照,潮水就不能往前涌,而是像云一样立了起来,四周排开五十多米的一条江路,江水清澈,水面平静。于是我们扬帆速行,一路直达南浦。上岸后回头一看,只见汹涌的巨浪高达数十丈,一下子就把刚才渡过来的水路给吞没了。 【一更除三妖】 “随后,我去了天台山,游览那里的洞府深沟。 晚上我把宝镜别在身上,穿越山谷,光线直达百步之外,什么都看得清清楚楚,而枝头的小鸟则被强烈的光线惊得到处乱飞。 后来,我在会稽遇到一个高人叫张始鸾,他传授了我一些奇门遁甲的法术。 我和陈永一起往回走,顺便游了游豫章,遇见一个叫许藏秘的道士。 他说自己是旌阳第七代孙子,会踩刀吐火的本领。他在说奇闻轶事之余,提到丰城县仓督李敬慎家有三个女儿,得了怪病,没有人见过,更不会医治。 他去疗救过,但也没有成功。我有个老朋友叫赵丹,很有才干,在丰城县担任县尉,所以我就顺道从那里经过。 赵丹准备安排我住宿,我对他说:“我想住到李敬慎家。” 赵丹随即就让李敬慎来接待我。 于是我就问起了他女儿生病的事。 他说:‘三个女儿都住在内堂的阁楼,每天一到晚上就打扮得花枝招展。 黄昏之后就躲在阁楼里既不开灯,也不出来。 在楼下仔细听,能听到她们在与人说笑。到了天亮,不去叫她们就不能醒过来。 而且天天不好好吃饭,人日渐消瘦下去。 我也曾阻止她们梳妆打扮,可她们就闹着要跳井自杀,实在一点办法都没有。’ 我对李敬慎说:‘请带我到小姐住的阁楼去。’阁楼的东面有窗户。 我怕大门关了打不开,就先弄断了几根窗户上的横木,再拿东西顶住,看上去和原来一样。到了傍晚,李敬慎来告诉我:‘她们化完妆,回阁楼了。’到了一更鼓响,听见谈笑的声音。我拨开窗户,拿着宝镜闯进了阁楼,朝里面一照。 三个女子叫道:‘杀我丈夫了。’最初什么也看不见,后来等宝镜把里面照亮,便看见一只黄鼠狼,有一尺三四寸那么长,全身光洁无毛;有一只老鼠也不长毛,居然有五六斤重的样子;还有一只壁虎,和人的手差不多大,全身长满鳞甲,颜色绚丽,头上长着两只半寸来长的角,尾巴有五寸以上,尾巴顶端有一寸左右是白色的。他们都在墙壁前死了。从那以后三个女子的病就好了。” “之后,我在庐山住了几个月,有时在树林里扎营,有时在草丛里露宿,那里豺狼虎豹多的不得了,但只要我拿出宝镜,就都吓得趴在地上动也不敢动了。庐山有个隐士叫苏宾,是个博学的知识分子,精通易经,能洞悉过去,预测未来,他对我说:‘天下的神物,肯定不会一直留在人间。现在世道纷乱,在异乡不是很安全,你手里拿着宝镜,可以自卫防身,但还是早些回家乡的好。’我不太相信他的话,还是按照原计划往北走。在走到河北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在梦里,宝镜对我说:‘你哥哥对我不错,但现在我要离开人间了,想和他告个别,请你早点回长安吧。’我答应了。到了早上,我一个人坐在那里回想经过的这些事,觉得后怕,所以匆匆回来了。现在看见了哥哥,总算实现了诺言。不过我觉得宝镜这样具有灵气的宝物,恐怕也最终并不属于哥哥的。”几个月后,王绩回了河东。 大业十三年七月十五日,镜盒中传来悲鸣之声,最初声音仿佛很遥远,而后渐渐变大,像虎啸龙吟一般声势磅礴,过了很久才安静下来。王度打开盒子一看,宝镜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