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红小鬼_《卿云歌》三度成为中国国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卿云歌》三度成为中国国歌 (第2/2页)

  次年袁世凯称帝,不久退位,郁郁而逝,《中华雄踞》也成为昙花一现。

    中国国歌命运多桀,袁世凯之后又得重新讨论国歌事宜。

    1919年11月民国教育部专门为此设立了国歌研究会,文学家和音乐家们讨论来、讨论去,感觉还是《卿云歌》最佳。研究会解释是:

    “卿云”是五色云气,吉祥而“烂缦”,且与国旗色彩相符——当时国旗是五色旗,取意“五族共和”,暗喻中国文化的“五行”(水火木金土)与“五德”(仁义礼智信)。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是日月照中华,一天比一天进步,且与国名(中华民国)和政体(民主)暗合——上海复旦大学校名即源于此句。

    于是,研究会推选会员萧友梅、王心葵、吴瞿安和陈仲子作曲。最后,国务会议决定採用萧友梅作的曲,并于1921年7月1日起施行。其歌词去掉原词中的长句“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

    卿云烂兮,糺缦缦兮,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坚持到北伐军占领北京。

    直到1940年抗日战争时期,汪精卫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又想到了国歌问题:国不可一日无歌。再三斟酌之下,还是确定萧友梅作曲的《卿云歌》作为国歌。抗日战争结束后,南京汪伪政权自然消亡,《卿云歌》也从此无人问津。

    1930年5月,国民党民国政府悬赏1000元公开征求国歌,规定歌词能表示民族特性与共同理想,唤起爱国观念和民族精神。同时要求歌词浅显,韵味深长,全国男女老幼都能信口成诵和普及。气氛上务求声调铿锵,使民众歌唱觉得欢欣鼓舞。8月底截稿后,请“党国先进”初选出歌词20余篇,但以后就没了下文。因为,列宁式政党是党国一体,国民党中常委已经决定,用国民党党歌来代替国歌,主要内容为1924年6月孙中山对黄埔军校的训词(易大厂拟稿):

    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建大同

    咨尔多士为民前锋夙夜匪懈主义是从

    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

    其实岂止于此,1924年6月23日国民党决定以“青天白日”为党旗和国徽(替代原十二章国徽),该图案下方再加红色块的“青天白日·满地红”为国旗(替代原五色旗),因为该党旗是辛亥革命前陆皓东设计、孙中山提议,当时黄兴差点为这事与孙中山闹翻。所以,中国的第一共和仅仅存在于北洋政府时代,蒋介石当政后只是保留国名,实际政体完全改变。

    (武昌起义爆发时,用的是共进会的十八星旗,代表当时的十八省;上海、江苏独立用的是宋教仁、陈其美主张的五色旗,代表五族共和;广州独立后用的是青天白日旗,但陈炯明在惠州起兵用的则是井字旗,此外还有用白旗(取以明涤去污染、光复旧物之意)、金瓜钺斧旗(代表尚武强兵的精神)等,可谓各树一帜。

    等到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参议院为制定国旗发生过剧烈的争论,最后决定采用沪军都督府所用的红、黄、蓝、白、黑五色旗为国旗,以十八黄星旗为陆军旗,以青天白日三色旗为海军旗。

    孙中山作为临时大总统,对国旗问题发表了他的意见。1912年1月12日,他在写给参议院论国旗的信中,反对以五色旗为国旗,主张在民选议会产生后由国民公决。他的理由是:(一)清国旧例,海军以五色旗为一二品大官之旗。今黜满清之国旗而用其官旗,未免失体。

    (二)其用意为五大民族,然其分配代色,取义不确,如以黄代满之类。

    (三)既言五族平等,而上下排列,仍有阶级。

    他指出:“国旗之颁用,所重有三:一旗之历史,二旗之取义,三旗之美观也。武汉之旗,以之为全国首义尚矣;苏浙之旗,以之克复南京;而天日之旗,则为汉族共和党人用之南方起义者十余年。”青天白日旗原是孙中山早年的亲密同伴陆皓东为兴中会所设计,计划在1895年广州重阳节起义中使用。起义流产,陆皓东被捕遇难,成了“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者之第一人”。此后,孙中山参与发动的历次起义打出的都是这一旗帜。至于取义,他解释说:“青天白日,示光明正照自由平等之义,着于赤帜,亦为三色,其主张之理由尚多。他还附了两幅青天白日旗的图案。

    身为大总统,孙中山想让青天白日旗成为国旗的主张并没有得到参议院多数的赞同,所以只能作为海军旗,而不能成为国旗。对于这一结果,他虽然不满意,但必须接受这个事实。直到1927年国民党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牙以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为国旗。

    其实早在1906年冬天,同盟会内部就为国旗问题发生过冲突,黄兴与孙中山几乎为此决裂。黄兴认为青天白日旗的形式和日本太阳旗相近,“以日为表,是效法日本”,主张用井字旗,“示平均地权意”。孙中山坚持不让。

    章太炎到死,只愿以五色旗覆盖,不承认青天白日旗。)

    以党歌代替国歌引起了公众非议,用“吾党所宗”要求国民都“主义是从”,让人贻笑大方。国民党就将“吾党”解释为“吾侪”,译成英文时作“我们”以蒙混洋人。1943年民国政府不顾公众反对,正式宣佈国民党党歌为中华民国国歌,现在还是中华民国(台湾)的国歌。

    共产党只有党旗,没有党歌,是用田汉词、聂耳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即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歌。该曲属于军歌,诞生于中华民族最艰难的时期,火药味重了点,偏离了中国“礼乐之邦”的儒家传统。

    该歌能激起爱国热情,唤起民众围绕在政府身边(集权),所以能被国民接受,又被执政党推崇,法国国歌《马赛曲》不也同样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莱茵军团军歌?而法国大革命的精神是:自由,平等,博爱。莱茵军团是抗击前来镇压法国大革命的奥地利军队(法王妻子是奥地利公主),即为了反抗法国国王的专制,争取法国人民的自由……

    颤抖吧,暴君,和你们的卑鄙者们,所有党徒的耻辱,

    颤抖吧,你们邪恶的计划最终将给予你们应有的报应。

    我们每位都是抗击你们的战士,如果年轻的英雄牺牲了,

    大地会孕育出新的英雄,来与你们抗争。

    ——《马赛曲》第四节,钱跃君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