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娘的决意之晓的水平线下_新武器设定:火炮篇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新武器设定:火炮篇1 (第9/10页)

主炮

    回旋角度:-150°~ 150°

    回旋速度:2dps

    俯仰角度:-5°~ 40°

    俯仰速度:5dps

    装弹角度:-5°~ 30°

    防护:正面12“/305mm、侧盾7“/178mm、后盾9“/228mm、顶盖6“/152mm~7“/178mm、座圈13“/330mm

    全重:1288t

    *备注:一般顶部炮塔会自带两座厄利孔20mm连装机枪,不计入炮塔全重

    ※※※※※※※※※※※※※※※※※※※※※※※※※※※※※※※

    【14inch三连装炮MK.6→14inch三连装炮MK.11】→14inch三连装炮MK.11 GFCS、14inch四连装炮MK.B

    14寸MK.4和MK.6系统贡献了美国海军的第一座三连装炮塔,也是第一座超弩级战舰的非共鞍炮塔。这种14寸炮采取强装药,威力已经明显胜过了维克斯14寸炮(即后来的四一式)一筹。不过,在20年代本炮长时间受到散布界过大、炮弹向药室“逆流”脱落的问题困扰,其结果就是整个药室缩小,降低了50磅的装药量,同时改善了炮塔内的人员座位和仰角、炮管镀铬……在30年代,大多数新墨西哥-田纳西级标准战舰都进行了这样的改装,更换为MK.11炮,依然是相同的三连装炮塔。

    虽然新墨西哥、密西西比、爱达荷和加利福尼亚在30年代都已经换装了11号炮,但田纳西的改装工作却一直拖延到了1941年——也不需要继续拖延了。因祸得福,珍珠港空袭使得田纳西级两舰受创严重,不得不在港内进行长时间的整修。在新的MK.11炮塔内置了RPC(远程动力控制)系统、MK.34主炮指挥仪和MK.8火控雷达。火控系统的应用对于老式战舰来说是惊人的突破,在苏里高海峡之战中,田纳西和加利福尼亚几乎没有受到夜幕的阻碍。

    14“/L50MK.11

    炮管重量:81.5t

    总长:714“(78.136m)

    炮管长:700“(17.78m)

    理论射速:1.75rpm

    装药量:420lb/190.5kg

    高爆弹:HCMK.19(使用近接信管时即为对空弹)(全重1275lb、装药104.2lb)

    高爆弹:HCMK.22(使用近接信管时即为对空弹)(全重1275lb、装药104.2lb)

    穿甲弹:APMK.16(全重1500lb、装药22.9lb)

    穿甲弹:一式徹甲弾(全重1486lb、装药24.5lb)

    *备注:美英日三国的14寸炮弹在2015年后可以通用

    炮塔:三连装炮塔

    定位:大口径主炮

    回旋角度:-153°~ 153°

    回旋速度:2dps

    俯仰角度:-4°~ 30°

    俯仰速度:9dps

    装弹角度:0°~ 1°

    防护:正面18“/457mm、侧盾10“/254mm、后盾9“/229mm、顶盖5“/127mm、座圈13“/330mm

    全重:958t

    至于MK.B,则是一个11号炮的新设计计划,是为第二次伦敦条约A计划时期(即限制最大口径为14寸的时期)的北卡罗来纳级战舰案而准备的改良型。装药量恢复470磅,加上长身管,其威力可能尤在常装药只有339磅的英制MK.VII之上。虽然历史上曾经有过三连装、四连装的北卡罗来纳设计案,最终并没有建成实物,本次是为了实验北卡罗来纳的航空战舰案,而在北卡罗来纳改二的时候重新设计的、北卡罗来纳F案所指的四连装炮,并采用了法国四连装炮的中央隔板设计,且配置RPC系统、MK.38主炮指挥仪、MK.8火控雷达和延时射击装置,从而使得四连装炮真正拥有了战斗力。

    14“/L50MK.B

    炮管重量:81.5t

    总长:714“(78.136m)

    炮管长:700“(17.78m)

    理论射速:2rpm

    装药量:470lb/213.2kg

    高爆弹:HCMK.19(使用近接信管时即为对空弹)(全重1275lb、装药104.2lb)

    高爆弹:HCMK.22(使用近接信管时即为对空弹)(全重1275lb、装药104.2lb)

    穿甲弹:APMK.16(全重1500lb、装药22.9lb)

    穿甲弹:APCMK.VIIB(全重1590lb、装药48.5lb)

    穿甲弹:一式徹甲弾(全重1486lb、装药24.5lb)

    *备注:英制6/12crh穿甲弹因较重,装药少的11号炮一般不敢使用,只有本炮敢使用

    炮塔:四连装炮塔

    定位:大口径主炮

    回旋角度:-150°~ 150°

    回旋速度:4dps

    俯仰角度:-4°~ 45°

    俯仰速度:12dps

    装弹角度:0°~ 15°

    防护:正面16“/406mm、侧盾10“/254mm、后盾11.8“/300mm、顶盖7.1“/180mm、座圈11.5“/292mm~14.2“/360mm、中央隔板2“/51mm

    全重:1404t

    *备注:一般顶部炮塔会自带两座厄利孔20mm连装机枪,不计入炮塔全重

    ※※※※※※※※※※※※※※※※※※※※※※※※※※※※※※※

    试制50.8cm连装炮

    50.8厘米即整20寸的主炮,德军确实有过这样的军舰构想,那就是在1942年到1943年短暂重启的H级战舰新图纸的最后一张。不过,比起之前那些至少有个实现方法的42厘米炮来,这个50.8厘米炮根本就是不存在的东西,连立项都没立项,至于前述的53cmL/52Geraat36,因为造不出合格的炮塔以及没有条件造那么大的舰也已经被舍弃了。萨莉·布拉德娜来到美国后,与当年美国“最大化战舰”计划的提出者、老选棍本杰明·提尔曼的妖精会面,并在一开始被其所迷惑,按照其提示的“大口径50倍径大装药多连装,自紧炮管膛线镀铬”的思路,开足马力,很快便搞出了H44的连装炮的图纸。也就如同提尔曼的计划一样,炮身自紧、膛线镀铬、50倍径(德奥俄制),装药量接近半吨Gu.RPC/40炸药,测距仪则用了日式的15米测距仪配蔡司厂的镜片,RPC还是用的C/35系统,并且如同前卫一样,加上了GTU和九八式延时射击装置。另外,由于采用大角度倾角,在防御力不变的前提下压缩了护甲重量,成功把该炮塔的总重压缩到了三千吨以下……虽然还是有两千九百多吨吧。……然后,被约书亚·约翰逊一句“你有能装得起这个的舰吗?”点醒,加上提尔曼完全没有对于军舰防护和火控系统的概念,最终重新燃起的大舰巨炮热情逐渐退潮了。这张图纸就此不了了之,只做出了两个实验炮塔。

    50.8cmL/50Geraat44

    炮管重量:256t

    总长:1004“(25.5m)

    炮管长:948.8“(24.1m)

    理论射速:1.2rpm

    装药量:1058lb/480kg

    高爆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