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成语大明_第384章 出狱,奇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84章 出狱,奇遇 (第1/2页)

    数日,金华府府衙回信,贬低县令此事冤判六十余人收监,降职并罚俸禄半年,并在此地等候朝廷圣旨。

    现在已经派人去各府衙门、关隘要道通缉此人。

    令派人随信,勒令释放关押的六十人。由县丞暂时领县令一职,等候朝廷调令,委派官员。

    杨星等人被重新叫回堂上,县丞重新询问证言,又去坍塌的事故现场,派人测量,取土样。

    又和其他的木匠询问,最终确认隋掌柜雇用的木匠,施工方案不对。

    “此地泥土湿润,初挖掘时四周土地还可撑住。再挖掘时,应该在土坑两侧或三侧做支撑,且挖出的泥土应该及时运走,不可随意堆放在土坑四周。

    可此坑并没有做支撑,且挖掘出来的泥土堆放四周,加之土坑深度过大,宽度过小,土质也不符合施工的安全要求。与建房书互相违背,加之监工不作为,所以才会酿成悲剧。

    按照大明律,监工判处廷杖八十,流三千里。

    木匠剥夺其秀才身份,终身禁止考试,廷杖四十,流一千里。

    隋大机任用不当,致人死亡,应抄其家产,赔付三人家属共计六百两。

    致人伤残,拨付其诊费、药费、生活费用,共计两千两。

    此案还差隋大机没有归案,现已各处通缉,悬赏二百两。”

    县丞将所有的口供、仵作验伤、现场初次探访记录和二次探访记录、隋大机购买的地契存根等等,一并打包,交往府衙。

    然后调动所有官兵,进府抄家搜查。

    所有钱财仔细对账,所有家眷下人仔细核对,检查有没有偷带东西。

    归衙充公,开始给死者家属赔付,给伤残者赔付,给误关押者赔付。

    等案件彻底结束,杨星也准备举办开庙的法天大会。

    寺庙里所有弟子穿戴整齐,坐在庙外法台下,集体诵经。

    诵经结束后,杨星登台讲话,宣布大庆法王庙正式接纳香火朝拜。

    各种前来上香求神的,能排出一里多远。

    还有附近的小贩趁机来外围摆摊的,庙里庙外一片沸腾。

    有了庙,就有了香火,杨星当初向所有乞丐许的愿望已经实现。

    现在庙里弟子不用出去乞讨,可以在庙内整理一切,也可能出外干活,结善缘。

    虽然庙里庙外火成一片,庙里的收入噌噌见涨,可杨星知道,此事绝不是长久之计。

    在牢里的时候,杨星总是在思考,如果有下次,还会有机会平安出狱嘛?

    虽然人都说出家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官府是不会进庙里来抓人。

    可这次证明了,只要想抓,没有动不了手的地方。

    想要保全寺庙,保全自己和水儿的安全,必须要结交大官。

    只要和官场上的人都熟络了,在有可能不怕这些琐事。

    结交朱三爷,可惜上次得罪他太狠,连进大牢人家也不会管。

    所以,杨星准备收拾行囊和细软之物,带着水儿前往南京。

    如果说天下美景在苏杭,那么杨星是必须要从苏杭走一趟,顺着运河北上南京。

    刚把计划告诉水儿的时候,水儿是不同意的。她觉得现在每天挣着钱,

    看着钱进账是非常美妙的一件事。

    杨星跟她陈清利害关系,又好言相劝了许久,水儿这才答应与杨星远去南京。

    临行前,杨星再三叮嘱六袋长老照顾好寺庙,然后雇了一艘船顺着河水直奔严州府。

    进了严州府城里,水儿的小眼睛滴溜溜地乱转。

    街边各种布匹玩物饰品,与蓝溪县根本就不是一个等级的。

    若不是杨星提醒她钱不够,需要省下的时候,水儿准备都买回来。

    仅仅一个下午,水儿便忘记了离开寺庙的难过之处。

    找了一间客栈,杨星准备歇息,而水儿却还在对着今天买来的东西傻乐。

    “星儿星儿,快来看啊,外面有人在放烟花。”

    杨星拗不过水儿,只好陪她站在窗前往外看烟花。

    “星儿星儿,外面好美啊,带我出去玩吧,好不好。”

    “水儿啊,这才是一个府城啊,如果进了苏州城、杭州城,你还不得天天晚上不睡觉?啊哈哈哈。”

    水儿一撅小嘴,气鼓鼓地锤了杨星两拳。杨星将水儿拥入怀中,温柔的说道。

    “总有一天,我要带你去京城看看。作为天子的脚下,一定比这个小地方还要美。”

    水儿娇羞的闭上了眼睛,仿佛已经看到了京城里的模样。

    “星儿,我觉得没有必要去那么远,我觉得咱们能在这里定居也挺好的。”

    “水儿,你放心,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次日,杨星带着水儿在楼下吃早饭。

    正吃着,听旁人说昨夜乌龙山上有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