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84章 出狱,奇遇 (第2/2页)
火并,动用大量火器炸药,就跟放烟花一样。 杨星闻言一愣,可转过来又想到,自己是水儿的,索性也不必管什么。 杨星并没有选择在此地停留,而是又雇了一条船,顺着水路往下一座城镇赶去。 坐船的时候,杨星可以清楚的看到乌龙山上冒着黑烟。 船路过乌龙山、富春山最后在天黑之前,到达了桐庐县。 桐庐县城前也有一座山,问过他人才知道,那是桐君山。 面对如此相似的地方,相似的场景,杨星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平静。 水儿也出奇的没有闹,十分懂事的依偎在杨星的身旁。 次日,杨星带着水儿并没有选择继续雇小船,而是选择和一众人坐大船前往。 只因为雇小船太贵,坐大船便宜。 可小船清净,坐大船就没有那么清净了。 两个人坐船,两个人没事闲聊,也不会影响什么,最多和撑船的聊一聊。 一群坐船,好家伙那天南海北啥都能聊。 最常见的就是喜欢盘问对方的老家在哪里,不管走多远都能碰见老乡。 问着问,就问道杨星和水儿了。 杨星也不好意思不会人家,便说道:“金华府兰溪县。” 这话不说还好,一说一群金华府老乡就出来了。 有一个小孩说道:“我是义乌的,我们这一帮人都是义乌的。这次打算奔杭州去,看看能不能奔个出路。” “我们是东阳的,就离着义乌不远。”另外一伙人背着大锯小锯,好像是 木匠。 有一伙人穿着挺干净,猜不出来是干什么:“我们是永·康的,来杭州好几次了,还是杭州地方大,好干活。” 最后几个穿的破烂,胸口脯子rou翻着,胳膊rou鼓着,应该也是装卸搬家的。“我们是武义的,本来在金华府城干的挺好。这一场灾,都奔金华了,钱也不好挣。” 然后就开始聊自己的家那边有什么,自己出来都经历过什么。 聊着聊着,就聊起了这场灾荒。 每个地方受灾的程度不一样,而且有的地方给放粮,有的地方连粮都看不见。 聊着聊着,大家都羡慕起了出海下西洋的那群人。 有的地方给多少多少钱,有的地方给多少多少地,有的地方啥也不给,都被抓上船,运走了。 有观念开放的,认为走到哪里都行,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最好能盖个大房子,有几亩好田。 当然也有守旧的,认为背井离乡不好,只要有机会就还得会老家祖宅。 也有激进的,认为就应该进京告御状,只要告下了御状,家乡就有救了。 其中也有不少明白事儿的,反驳他:“别听上京告御状能成,就是越衙上告,你都得被打一百大板子。” “拦皇上御驾,会被身边的官兵拿着一人多高的大刀,给杀死,剁成馅。” “什么啊,是皇上身边每个太监都有一把弩,谁敢靠前都得被射成野猪。” “不对不对,是皇城上都有大炮,那大炮一炸就能把一座县城给炸没一半。” “他说这是对的,而且皇帝出游的时候,喜欢带着老虎溜达。至少得有有二十多只老虎,给皇上拉车。” “而且咱们这个皇帝喜欢养大鹰,一扇翅膀都能把一头猪给抓出来。” “皇上还喜欢养蛇,就是那种好几百年,快要蜕变成龙的那种大蛇。一条蛇能有水缸那么粗,能有这条大船那么长。 只要那么当官的不听话,直接抓起来就喂蛇。” “知道郑和太监下西洋吧?当时是抓到一条快要成龙蛇精,被皇帝杀了之后,用蛇骨当船的龙骨使。 要不然咋能在海里航行那么久的,听说一出去就是三四年。没有这蛇骨,老龙王能同意?” “不对不对,是船上用夜叉皮绑得鼓,咚咚咚一敲,老龙王就知道了。” 众人是越说越离谱,气得那个人怒吼着的反问道。 “难道就只能任由这群贪官污吏,来饿死咱们家乡父老吗?” 这下所有人都闭嘴了。 又过了一会儿,有人说道:“你不是女的,要是女的去拦御驾,兴许皇上还能看上你。愿意听你的,调兵遣将。” 这个话题似乎永远都没有终点,永远也没有结论。 夜晚到来,所有人都早早地睡下,只等天亮的时候,好下船到岸。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有人因为船体的摇晃,起身准备朝向水里尿一泡。 可眼前的景象似乎有些不对,为什么在河道里行驶的船,会看见一座黑乎乎的东西。 为什么应该岸边的树林村庄,此时变成了与天地一色的水。 突然想起来,大喊道:“坏了,大家快起来,我们被人卖到岛上了。”chaptere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